家庭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gq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整个教育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上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是不可能“教”出来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熏陶中浸润,逐渐增强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照高考的标准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按照高考的要求和特点去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这只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要想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必须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任务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东西,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其中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以外,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是学生最早接受教育、也是经常性并终身接受教育的地方。学生所处的家庭对他们一生的影响非常深远。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行为举止、得当的教育方法、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语文教育的“硬件”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各种书籍报刊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获取语文知识的宝藏,使一代又一代家庭成员从中受到滋养。有的家庭还精心构筑书房,购置文房四宝、名家字帖或字画,营造馥郁芬芳的书香气息。时至今日,许多家庭已经拥有了电脑等现代传媒,为子女学习和运用语文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得子女在学习语文上可能有个较高的起点。然而目前的现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调查显示,许多家庭的教育是缺失的,并且已经成为导致问题青少年出现的关键因素。当前,不少学生存在“提前沾染社会陋习现象”、“孤雁现象”、“高分低能现象”等,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正愈演愈烈。
  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作文教学与学生家庭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这种特殊性,积极干预、影响家庭教育。用学生的学牵动家庭去学,用学生的理想去同化家庭的理想。端正家庭的生存观念,并反过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与家庭教育双赢的目的。
  二、针对以上这些情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从备课到课堂教学,要掌握每个学生家庭对学习语文的影响情况,了解学生语文智力发展上的个人特点,从而确定教学的起点和因材施教的方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懂得了的东西,如果还在课堂上唠叨不休;或学生已接触了新的思想和观点,教师还在传授陈腐的观念;或者学生已从家庭阅读和电视中,具有了一定的鉴赏力,形成了一定的看法,教师还在按原定的框框说教;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反感和对教师的轻视。
  第二,作文教学要让家长一同参与,因为家庭生活琐碎杂乱,学生作文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写生活日记,对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写生活日记要让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私人日记家长看不到,但生活日记必须让家长看到并且亲自参与创作。一天一则生活日记,记下家庭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家庭生活中,学生与家长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生活日记可以选择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细节来描述,也可以选择一件事情、一段对话进行叙写。
  第三,家庭作业的布置,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不能把书面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须对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进行改革,重谱家庭作业的轻快“曲调”。首先,应以生活为源,以活动、实践为流,泽及素质教育之乐土,通过作业,可以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其次,应以思维力为源,以自主、创新为流,浇灌能力这个“百花园”,使能力这个“百花园”得到源源不断的“营养”,带来万绿竞发、姹紫嫣红的景象。最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长,以树立学生的协作精神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四,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在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步骤上,教师和家长要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在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上,要注意同步,在短期目标与阶段要求上要统一。所以,教师应将语文教学阶段要求及时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怎样配合教师一起抓。现在多数家庭能上网,电脑、手机使用起来都很方便,这些都是与学生家长交流的好途径。
  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作文教学的特殊优势,渗透、干预家庭教育,把作文教学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蝉是酷暑烈日的特定景物,不少诗就借蝉表示节令的更替。比如,唐代王维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韩翃的“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明中”(《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部》),白居易的“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宴散》),杜牧的“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题扬州禅智寺》),等等。这些诗句再现了时令,同时也借写蝉为画面的描绘添上了传神的一笔。其他脍炙人
期刊
《论语》云:“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章如果过于华丽,堆砌语言,就未免铺张浪费,对表意也有损伤。很多学生的作文,过多引用古诗文,运用排比句,文章浮华,表达效果未必令人满意。有一学生曾向老师倾诉她的烦恼:“我的文字平淡,缺少文采,缺乏意蕴,味同嚼蜡,我该怎么办?”老师颇觉诧异,印象中,她的作文很有自己的特色,于是取了她的文字重新阅读,发觉她是多虑了。原来,她是对自己要求过高,
期刊
一、重提板书设计的背景  较之于整个庞大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只是其中分量很小的一个环节,大多数时候不能被教师真正地重视起来。如今,各种新兴教学媒介和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板书设计很少被利用,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对板书设计的冲击最大。教师往往醉心于新教学手段的光幻陆离,或沉浸于多种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的热闹非凡,甚至一些学校整节课都由学生来主演、活动,教师的引导整合作用被严重忽略,更不要提板书设计
期刊
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是对其进行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能够有助于揭示作品的内涵,理解作品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通常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这些方法还是比较有效且具可操作性的。  笔者最近在阅读时,似乎也发现了另外一条分析人物形象的渠道,即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物形象。《战国策》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什么样的人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即,语文教学处处存在,语文教学资源处处皆有。其中,家庭教育资源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最便捷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那将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帮助作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有利于语文教学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小如蜂鸣,甚至站在那儿怯生生地低着头,不敢张口说话
期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些朴素的中国古语,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这实际上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联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设计理念中首先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期刊
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的内容。要想让学生在诗词鉴赏时走进古诗词创设的情境当中,能够深切地体会诗词的意境主旨,就必须要使学生有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古典诗词的创作,本来就是在诗人主观情志的关照下,依靠想象和联想来完成的。在古代特定的语言条件和古典诗词的章法下,诗人依靠想象和联想,以高度凝练的文字表达真切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再者,
期刊
大家都说:“作文难,构思更难。”学生每次写作文都叫苦连天,说是无内容可写。布置的作文老是交不上来,但学生在一起谈起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时,却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为什么流行歌曲易受学生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抒发了普通人平凡而真实的感受,这种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浓缩提炼,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优秀流行歌曲的歌词大都是生活的再现,凝聚着创作者对生活深入的品味和思考,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在流行歌曲歌
期刊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亲身体验:在批改学生作业特别是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如果看到书写潦草、杂乱无章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烦意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人们已经基本不再用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打印机,书写就这样被人们淡漠了。这不得不引起语文老师的深思:语文教学中到底有没有必要渗透书法艺术教育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  书法与中华民族精神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