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问题 增强教学实效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原理》课绪论部分的核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一是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及其根源入手,澄清误解,改善认知;二是从不同时代历史语境的对比入手,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感与时代性;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平事迹与伟大人格入手,增强感染力;四是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入手,凸显理论的实用性。通过上述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核心问题;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253-02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中,绪论部分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正如教材编写者所言,“它有利于学生站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绪论部分的教学也是消除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或抵制心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重要契机。
  就绪论部分整体布局及其内在关系来看,其中所蕴涵的内在逻辑是非常清晰的:即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到“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再到“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该部分的核心问题。对该问题把握与剖析的准确与深刻程度,与《原理》课程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通过对该问题的阐释,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帮助学生澄清和抛弃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歧解,从总体上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认知,从而增强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源头上提升本课程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如下四个方面作为侧重点,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现实感与历史感交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及其根源入手,澄清误解,改善认知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起,就一直遭受来自各界的种种误解与非议。大学生之所以对《原理》课形成一种先入的抵制与消极心态,与这些误解的流传直接相关。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误解加以剖析,揭示其产生的根源,从而澄清误解,扭转成见,改善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
  当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较具代表性的误解主要有:“无用论”、“过时论”、“终结论”以及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乌托邦”,等等。在简单介绍上述种种误解的基本观点之后,笔者剖析了其产生的三个主要根源。
  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内部某些继承者的误解或误用。19世纪9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内部某些继承者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诸多误解,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出现较大失误。人们很容易将这些误解与误用及其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归咎于马克思主义本身。二是由于某些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刻意攻击。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并不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是完全客观和公正的。他们要么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裁剪马克思主义,要么将某些不正确的东西附加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下。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指责很多也不是出于纯学术目的,而是承载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取向。三是由于历史背景与实践条件所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表述其理论时,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或不够全面之处。这是无可讳言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点,恩格斯晚年曾经坦诚地检讨过。
  在教学中,对于上述三方面原因,笔者紧密结合历史事实来加以剖析与论述,有较强的说服力,使学生对于造成上述误解的各种历史根源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他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不正确认知。
  二、从不同时代历史语境的对比入手,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感与时代性
  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的客观评价与深刻理解,离不开对这一理论从产生到不断发展所经历的历史语境的变迁的准确把握。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把经典作家的论述放到特定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和评价,并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从不同时代历史语境的对比中,分析异同,从而坚持“四个分清”,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与当今时代各自的主题与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使学生把握这两个时代的不同与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工人阶级处境恶劣、经济危机频发,而唯心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严重干扰着当时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与社会阶级状况有了一定调整与改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化了宏观调控,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使阶级矛盾相对缓和,解决矛盾的方式趋向非暴力化,经济运行相对平稳。而两个时代的相同之处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这一矛盾是伴随资本主义始终的,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资产阶级无论采取怎样的调节方式,都无法彻底消除阶级对立,也无法从根本上逃脱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这一铁律。因此,尽管当今时代相比马克思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本质而言,当代资本主义并未超出马克思的理论视野,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马克思的理论所表达和把握的时代。正如萨特曾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1]。
  通过上述对比,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与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哪些是由于当时时代特征的局限而作出的片面的或不准确的判断,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修正、完善和发展?哪些又是历经一百多年历史时空而仍然具有时代价值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应该如何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平事迹与伟大人格入手,增强感染力
  在绪论部分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平事迹和高尚人格。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事迹,并结合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无论如何得有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的论说,引导和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中体现出哪些高尚人格与伟大精神?
  通过思考与讨论,笔者与学生一起,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伟大精神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文精神。马克思从中学时代起就具有了深厚的人文情怀。正如他在中学毕业论文中所写的,我们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这样,“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其后,马恩果敢地放弃了富有安稳的生活,选择了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一生生活动荡、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备受迫害、没有国籍。但他矢志不移,始终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斗。二是求真精神。如,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进行了长达42年的深入研究,阅读了1 000多本书,做了400多本笔记。除母语德文外,他还先后攻下了六门外语。其中,俄文是在他55岁那年,为了研究俄国的具体形势才特地去学习的。马克思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三是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毕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始终保持着对历史、对现实、对其他理论、尤其是对自身的鲜明的批判性。正是这种批判性,使得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能不断概括新的经验而得到发展和充实,能坦然面对和承认自身的某些失误与不足,并不断通过与实践的互动来修正和发展自身,不断通过剖析与回应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观点来审视和充实自身。正是基于这种精神,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一百多年不断变换的历史时空中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四是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理论活动的出发点,从来就不是为了建立所谓完备的哲学体系,而是为了指导现实的无产阶级解放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不懈斗争。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与讨论,使课堂学习生动鲜活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并使其在思想品格上受到感染与熏陶。
  四、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入手,凸显理论的实用性
  恩格斯晚年曾经反复强调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作为一种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和改造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笔者在讲授这一观点时,结合现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常常面临的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加以阐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无用”的错误认识。
  如青年大学生常常面临的“高智商低情商”问题。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的挫折,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对一些人际关系困扰时,往往容易想不开,钻牛角尖,自暴自弃,甚至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这些问题,表面看来是心理问题,从根本而言,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评价、理解和处理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他人关系的问题。
  又如人生的选择和得失问题。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停选择的过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当我们面临人生的每一个选择时,任何一个决定,都既意味着得,也意味着失。因此,在面对每一个选择的时候,多一点哲学的辩证思维,既能够有助于我们作出更合理地选择,又能帮助我们在人生得失面前保持一种更平和与达观的心态。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与讨论,使许多青年学生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为大家正确认识、评价和改造社会现实、正确处理自身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正确的观念与方法。使他们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
  总之,《原理》课程的教学要真正走出困境,使实效性得到切实提高,就必须准确把握核心问题,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对核心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并自觉地加以运用。不仅绪论部分如此,其余各章节的教学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林骧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其他文献
摘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当前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冷漠,对一些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课堂气氛沉闷等等,教学实效性不尽人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摘要:《沉思录》是两千年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对人生进行的深刻哲学思考,通过认真学习和拜读此书,有以下诸多感悟:他告诫在喧哗都市中整日忙碌的人们,要有闲暇时间反省自我,不断学习历练人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减少欲望淡泊名利;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坚持“理性”的人生观,遵从“本性”地生活。这些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人生思考
期刊
摘要:教育问责对公平公正的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问责兴起较晚,是个较新的领域,因此探索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的教育问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南达科他州利用与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从而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公共问责体系,南达科他州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教育问责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等教育;问责;南达科他州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从探讨博物馆的概念和社会使命入手,指出目前我国基层博物馆所存在的社会效益差、经费短缺以及社会服务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在目前基层博物馆的物质、人才条件无法迅速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发挥基层博物馆贴近民众、植根社区的优势,发动社区参与博物馆建设,同时也让基层博物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基层博物馆建设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而顺德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可以作为经验进行参考。  
期刊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我校部分本科生做了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我校本科生确实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等。试图从学习动机、学习归因、自我效应、教师角色四个维度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我校本科生自主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目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作为从事高校大学生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在结合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当前“就业难”对于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当前的大学教育产生的微妙影响。对于就业与大学教育二者之关系,实为当今教育发展规划需慎思考虑之实际。如何更好的平衡“就业”——眼前困难与“大学教育”发展——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教育
期刊
摘要:社会稳定是与社会转型相伴而生的历史性课题: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把保持社会稳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才能促进社会转型的良性运行。但是保持社会稳定又不能以牺牲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为代价。所以,对于现代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必须本着推进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理性认识,合理调控,以稳
期刊
摘要:基于因子分析对我校2008级市场营销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学生成绩背后的变量,并通过因子综合得分排名与传统排名相比较,更好的发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差异,以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因子分析;因子得分;载荷矩阵;市场营销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335-03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必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
期刊
摘要:结合小说《追风筝的人》的故事情节,运用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进行精神分析批评,探讨小说主人公阿米尔身上存在的“自卑感”,及其对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主人公阿米尔的形象和影响这部作品的文学接受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自我超越;《追风筝的人》;自卑感;阿米尔;阿德勒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144-02    一、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
期刊
摘要:农村引水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实地调查融水县洞头乡一心村情况基础上,认为当地引水工程建设存在着环境恶劣、资金缺乏、林改阻碍等问题,最后提出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多方筹资、加快林改等建议。  关键词:引水工程;新农村建设;洞头乡;一心村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