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没的写”,一是“怎么写”。我想开放式作文教学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专家张富先生说"提高学生听读说写能力,需要老师的讲,但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习,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开放式作文教学的体会与实施:
一、源头活水——解决“没的写”
1.写景作文可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
没有见过大海,相信不会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场面,没见过高山,也很难摹状出那巍峨的气势。所以,在教学写景状物这一类作文时,我主张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去实地看看,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有的写”。
如写《秋天的田野》,可带领学生到田间走一走。学生会看到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稻穗,饱满的大豆,涨红了脸的高粱……回来后,学生就不难写了。又如写《秋天的树叶》,可组织学生到小树林里看一看,学生置身其中,兴致盎然,观察也仔细,形状各异,色彩不同的树叶定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小学作文中写景的可不少,教师可从室内走向室外,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话可说,且直观、生动,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久而久之,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例如:有一次我正在教室上課,室外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有的学生禁不住向外张望,显然学生被外面的雪景吸引了,这时我停下,说:"同学们,你们看外面多美啊!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堂课我们来写一篇描写雪景的作文。"学生听了兴致很高,有的说:“这些雪花像芦絮。”有的说:“像仙女散花。”学生边欣赏边说,忽然有个学生说:“像银河系中的星星变的。”其他学生哄堂大笑,我说:“这位同学想像很大胆,我们写作文就要说自己想说的,不要像鹦鹉学舌那样,人云亦云。”结果那位同学受到鼓励,其他同学也得到教育。
2.写人记事类作文讲求说真话,讲实话
有些学生写这类作文,一味以歌颂、表扬为基调,作文内容不实,很多时候套作文。这样下去,不但没有起到练笔的作用,而且养成一种惰性。这类作文要想写好,不难,关键在于说真话。因为只有真人真事,才能写得生动、具体,才能打动人。巴金老先生就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3.想像作文,可先描述,再表演,然后作文
如看图作文《母爱》,让学生根据画面,发挥想像,放手让学生表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既适合低年级,又适合高年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4.实践性作文,可让学生先操作后作文
如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等,可让学生先动手,获得经验后,再写作,会容易得多,且印象深刻,受益非浅。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学生都喜欢搞活动,你叫他把活动过程有条理写下来,学生一般是乐意完成的。如开展拔河、扳手腕、踢毽子、跳绳等比赛,学生的高兴劲甭提了。
有一次,我们班与五(2)班举行拔河比赛,然后我让他们写作文,问问难不难?他们异口同声说:“不难。”“为什么?”一个学生说:“因为是亲身经历的。”是啊,“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远比“隔岸观火”印象深。
生活就是作文,提倡返朴归真。的确,脱离生活的作文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
二、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写”
1.学会观察
老师要做有心人。我在培养孩子作文能力方面也注重这一点,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记下来,再稍加整理,就是一篇有声有色的作文了。如观察紫玉兰,到田野里观赏春天的景色;在校园里走走,感受校园的变化;观察日出日落、日月星辰、云起云涌等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这些安排让学生有东西写,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老师在稍加指导,就能写出东西了。
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狂风,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稍后把它记录下来。”顿时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几乎是屏住呼吸观察着窗外的狂风。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停了。我让同学们先动笔,然后再读。一会儿,就有同学举手了,他们写出了麦浪、草堆、尘土、树木、村庄的变化,又加上自己的感受。我想,只要教师多用心,虽然我们不能保证学生的作文能达到什么水平,但总会提高的。
2.勤于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3.善于指导
如在学生观察迎春花后,我指导学生把迎春花的形状、颜色、气味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位同学这样写道:“一簇簇黄色的、薄如轻纱的迎春花盛开了。花儿们挨挨挤挤,密密层层,开满枝头。那婀娜的花姿,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真让人赏心悦目。我走到枝下拾起一朵随风飘落的迎春花,定睛细看,只见几片鹅黄色的花瓣,将黄色的花蕊裹在中间,显得那么娇柔、美丽。这时一阵轻风吹来,满树的花瓣飘然而下,好似下了一场花雨,伴随它们飘来的又是一股浓郁的芳香。我置身于此情此景,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你看写的多好啊!
4.勇于练笔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需要多练笔。写日记、周记、随堂小练笔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5.多读多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自我修改或相互修改也能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坚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始终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最佳精神状态下轻轻松松地进行习作,达到乐作文,爱作文,想作文的良好效果。
一、源头活水——解决“没的写”
1.写景作文可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
没有见过大海,相信不会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场面,没见过高山,也很难摹状出那巍峨的气势。所以,在教学写景状物这一类作文时,我主张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去实地看看,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有的写”。
如写《秋天的田野》,可带领学生到田间走一走。学生会看到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稻穗,饱满的大豆,涨红了脸的高粱……回来后,学生就不难写了。又如写《秋天的树叶》,可组织学生到小树林里看一看,学生置身其中,兴致盎然,观察也仔细,形状各异,色彩不同的树叶定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小学作文中写景的可不少,教师可从室内走向室外,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话可说,且直观、生动,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久而久之,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例如:有一次我正在教室上課,室外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有的学生禁不住向外张望,显然学生被外面的雪景吸引了,这时我停下,说:"同学们,你们看外面多美啊!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堂课我们来写一篇描写雪景的作文。"学生听了兴致很高,有的说:“这些雪花像芦絮。”有的说:“像仙女散花。”学生边欣赏边说,忽然有个学生说:“像银河系中的星星变的。”其他学生哄堂大笑,我说:“这位同学想像很大胆,我们写作文就要说自己想说的,不要像鹦鹉学舌那样,人云亦云。”结果那位同学受到鼓励,其他同学也得到教育。
2.写人记事类作文讲求说真话,讲实话
有些学生写这类作文,一味以歌颂、表扬为基调,作文内容不实,很多时候套作文。这样下去,不但没有起到练笔的作用,而且养成一种惰性。这类作文要想写好,不难,关键在于说真话。因为只有真人真事,才能写得生动、具体,才能打动人。巴金老先生就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3.想像作文,可先描述,再表演,然后作文
如看图作文《母爱》,让学生根据画面,发挥想像,放手让学生表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既适合低年级,又适合高年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4.实践性作文,可让学生先操作后作文
如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等,可让学生先动手,获得经验后,再写作,会容易得多,且印象深刻,受益非浅。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学生都喜欢搞活动,你叫他把活动过程有条理写下来,学生一般是乐意完成的。如开展拔河、扳手腕、踢毽子、跳绳等比赛,学生的高兴劲甭提了。
有一次,我们班与五(2)班举行拔河比赛,然后我让他们写作文,问问难不难?他们异口同声说:“不难。”“为什么?”一个学生说:“因为是亲身经历的。”是啊,“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远比“隔岸观火”印象深。
生活就是作文,提倡返朴归真。的确,脱离生活的作文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
二、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写”
1.学会观察
老师要做有心人。我在培养孩子作文能力方面也注重这一点,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记下来,再稍加整理,就是一篇有声有色的作文了。如观察紫玉兰,到田野里观赏春天的景色;在校园里走走,感受校园的变化;观察日出日落、日月星辰、云起云涌等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这些安排让学生有东西写,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老师在稍加指导,就能写出东西了。
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狂风,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稍后把它记录下来。”顿时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几乎是屏住呼吸观察着窗外的狂风。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停了。我让同学们先动笔,然后再读。一会儿,就有同学举手了,他们写出了麦浪、草堆、尘土、树木、村庄的变化,又加上自己的感受。我想,只要教师多用心,虽然我们不能保证学生的作文能达到什么水平,但总会提高的。
2.勤于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3.善于指导
如在学生观察迎春花后,我指导学生把迎春花的形状、颜色、气味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位同学这样写道:“一簇簇黄色的、薄如轻纱的迎春花盛开了。花儿们挨挨挤挤,密密层层,开满枝头。那婀娜的花姿,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真让人赏心悦目。我走到枝下拾起一朵随风飘落的迎春花,定睛细看,只见几片鹅黄色的花瓣,将黄色的花蕊裹在中间,显得那么娇柔、美丽。这时一阵轻风吹来,满树的花瓣飘然而下,好似下了一场花雨,伴随它们飘来的又是一股浓郁的芳香。我置身于此情此景,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你看写的多好啊!
4.勇于练笔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需要多练笔。写日记、周记、随堂小练笔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5.多读多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自我修改或相互修改也能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坚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始终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最佳精神状态下轻轻松松地进行习作,达到乐作文,爱作文,想作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