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意思”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读、写作为学习的基本功,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读是重中之重,对于有些课文来说,如果教师能够在朗读指导方面下足功夫,那么课文则无须多讲,学生就能达到深入理解的目标。因此,读理应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而学生充满个性、有滋有味的朗读更是自己对课文的另一种解读方式。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普通的朗读就可以实现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抓住关键词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再上一层楼。
  《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童话故事,情感浓郁、故事曲折、语言优美,深受学生的喜欢,尤其是小木偶的经历更是能让学产生无限遐想。那么,教师应如何通过必要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真正入情入境,获得对文本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呢?一次次的磨课经历,使得笔者对朗读指导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沉入词语,习得朗读技巧”“创设气氛,定准情感基调”“精选方法,力求切合实际”“多元参与, 注重朗读评议”
  等方面进行。
  一、沉入词语,习得朗读技巧
  【教学片段1】
  出示: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了点什么。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我怎么感觉这句话好像少了点什么?
  生:“总”这个字他读得不是很清楚。
  师:那你来试试?
  (生再读,并注意把“总”字重读,声音拉得长一些。)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不仅读通了句子,还通过教师的引导真正沉入词语。教师以词语为抓手,帮助学生习得朗读技巧,让他们也由此看出了老木匠在雕琢小木偶时非常用心。学生读得入味,朗读目标明确,为真正理解故事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气氛,定准情感基调
  不同的课文朗读的基调是不同的,在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先要确立好这篇课文的朗读基调,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音乐、图片等,创设出和谐的朗读气氛,以使学生能够在入情入境的气氛中感受人物形象,走进阅读的深处。
  【教学片段2】
  出示:热闹的大街上,小木偶兴冲冲地大步向前走。
  师:小木匠离开家以后,心情怎么样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小木偶离开家后很高兴,我是从“兴冲冲”这个词语看出来的。
  师:你能把“兴冲冲”的样子读出来吗?
  (生读,脸上显露出高兴的样子。)
  师:还有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小木偶高兴的样子?
  生:大步向前走。
  师:你能把小木偶大步向前走的样子演一演吗?
  (师播放音乐,生配乐表演读。)
  在对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时,准确把握文本基调是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要想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基调,除了读好重点词语以外,教师可根据需要为学生配备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或者恰当的音乐。只有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朗读气氛,帮助学生形成与课文基调相一致的朗读氛围,才能真正把学生带入到文本所描述的故事情境之中,进而为他们品读感悟奠定基础。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紧紧抓住“兴冲冲”“大步向前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并选择了一曲欢快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了小木偶不谙世事、高兴出门的朗读基调,从而使学生的朗读显得更加有滋有味。
  三、精选方法,力求切合实际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精选朗读方法,灵活进行选用。一般来说,情感丰富而富有变化的阅读内容,适宜学生个别朗读;而对话多、情趣浓的内容,适合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另外,对于文中一些意境深远或者可以走进读者内心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读,以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
  【教学片段3】
  师:小木偶走着走着,这时他最先遇到了谁?
  生:小红狐。
  师:小木偶与小红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小红狐把小木偶的红书包抢走后马上跑了,小木偶在后面追,他们俩很快发生了争执。
  师:你们能把他俩发生争执的过程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
  (生自由组合进行分角色朗读)
  朗读的方式有许多,但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文中小木偶与小红狐发生言语争执的这部分内容,对话较多,分角色朗读是最适合的朗读方式。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个人读与找合作伙伴共读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分角色朗读时,他们的朗读兴趣会更高。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鼓励学生真心参与其中是最重要的,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大脑中自然浮现出了相关画面,并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感悟语言,可以与作者、文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这样的朗读是有效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四、多元參与,注重朗读评议
  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方面,教师要注重朗读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进步。在教师一层层的朗读评价中,学生的朗读水平会得到明显提升。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元参与,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个地方读得好,可以继续发扬,哪个地方读得不好,需要改进,以使学生在读中进步,读中提升。
  【教学片段4】
  出示:小木匠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老木匠只给了他一种表情,那就是笑!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木偶感到很委屈,可是也只能笑,因为他只有这一种表情。
  师:你能把小木匠的表情读出来吗?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只是读出了委屈的样子,并没有把小木偶那种委屈又不得不笑给别人看的样子读出来。
  师:你来试试?
  (生读,一边读一边做出既委屈又不得不笑的样子,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恰当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在朗读指导方面,只读不评,等于没读;只评不读,等于没评。读评互促才是提升学生朗读水平的最有效方式。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上,笔者主要抓住了“委屈”一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在学生朗读后,再鼓励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如此教学,学生读得投入,听得认真,评价得到位,从而使所有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并不是让学生仅仅读准字音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准确地、鲜明地、生动地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出作品原有的风貌,更要传递出读者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的着力点要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学作品上,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实现学生与文学作品的沟通与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朗读的点拨与指导,便能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吗?这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浣溪沙·咏橘》。  看看我们手上的橘子,许多同学认为不就是一个圆圆的、扁扁的水果嘛,这有什么好写的呀!不用发愁,只要你抓住一个要点就可以写好啦,那就是——多感官参与。  看到橘子,除了用眼睛觀察外,还可以用鼻闻、手摸、嘴尝、耳听。如下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它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确定教与学的方向。所以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构建本真、简约与多样的课堂需要我们从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开始。  一、目标主体清晰,还一个本真的课堂  本真的课堂应该就是生本的课堂。用课标中的话说,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体
  
前面我们看了《月月不怕黑》的小故事,正如月月的爸爸说的那样,黑夜会有惊喜,讓我们一起走进——  找到前面图中的萤火虫和小星星了吗?小星星,真可爱,动动你的小手,可以把它“变”出来噢。找出彩色卡纸,一起来试试吧。  根据图示①一④进行折叠。  根据图示⑤在纸上画线。  根据图示⑥把划线部分全剪掉。  完成如图⑦。  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手电筒照在剪好的星星纸上,看到星星跑到墙上了吗?再躺下,让星星跑到
新学期,我们班的配班老师是刚从外地调到我园任教的叶老师。每天早上,她在门口接待小朋友,我则是在教室里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进行晨间区域活动。  一天早上,叶老师很紧张地走过来说:“杨老师,小凯说他有炸药,你要不要问一下家长,看看是怎么回事!”我听了也是一惊:“什么?炸药?”我们猜想可能是小凯偷偷带了鞭炮,把鞭炮说成炸药了。为了弄清问题,我再次询问小凯:“小凯,你有什么?”“老师,我有炸药!”小凯再次明确
《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洋溢着浓浓的自由气息,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勾勒出了萧红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中劳动的欢快场景。透过温暖而真切的祖孙情,笔者似乎体会到了萧红那饱含深情的回忆:“祖父、后园、我,这三样东西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祖父给予萧红的爱和自由,让那平常无奇的园子也显得那么独特,那么有灵性,那么自由;祖父给予萧红的爱和自由,让多年以后深陷苦难生活中的萧红回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因为民间故事具有形象、生动、曲折、神奇、吸引读者等特点,人们在进行民间故事创编时大都运用丰富的想象,使得民间故事更为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民间故事题材的文章,鉴于以上认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能借助想象,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传承民间文化,可以使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刻、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怎样才能把握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真正完成课标对习作教学的要求呢?可以从“读”“思”“写”三方面来实施。  一、大量阅“读”,夯实基础  常看到一些学生习作用词单调、句子缺乏生机与活力,从而影响习作的整体效果。谈到写文章时,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的生动活泼,同语汇的丰富是分不开的……语汇越丰富,文章就越生动、出色,读者就会喜笑颜开、百读不厌。语汇贫乏,也就谈不上
一、 教材分析及学法指导  《学弈》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些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于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现代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建构和谐的民主互动对话式课堂就成为多数教师的选择。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
神话是人类最早进行创作并传播的文学形式。教材中的神话故事具有精妙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形象的人物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往往会将更多的关注力聚焦在情节和人物上,从而忽视文本语言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把感知情节、体悟形象与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富有情趣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一、感知曲折情节,提升概括复述能力  入选教材的神话故事,大多情节简单、结构清晰,学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