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咬文嚼字”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词语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每位教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学时,采取诸如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换词作比较等许多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词语。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理解词义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是对词义的掌握是从整体来掌握,未能理解词语中每个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在理解词义的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地来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
  一、“咬文嚼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咬文嚼字”理解词义的方法,简言之,就是“字义+字义=词义”。如“征途”:“征”走远路的意思;“途”路途的意思,二者合起来为“远行的路程”,这就是词义。这种理解词语的方式必须依赖单个字的本义,借助另一个字义来选取这个字义,才能总结出正确的词义。这里理解得来的词义,一般都是这个词的本义,通常词语还有它的引申义和比喻义,这些意思都是建立在本义基础上的,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揣摩、体会来确定。
  词语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偏正等多种形式,所以在“咬文嚼字”理解词语方法运用时,有一部分并列式的词义,如果前后字义相同,只选其中一个字义来代替本词词义。如“震撼”可直接解释成“震动,摇撼”,而“吊唁”就不行,“吊”的意思是祭奠死者或对其家属的慰问,“唁”只是对死者的家属的慰问,此时,“吊唁”的意思只能选择“吊”的意思了,就是“祭奠死者或对其家属的慰问”。
  当然,这种字义简单相加理解词义的方式,只能初步总结出词义,还得再经过一定的组合,加工,润色,才能把词义表达得准确完整。
  二、“咬文嚼字”理解词语方法的局限性
  词语的来源和造词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这种理解词语方法具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变迁。词语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意义会扩大,缩小或转移。如“火车”“妻子”“火箭”等词。
  第二,特定的构词方式所组成的词。如加前缀“老”组成的词语“老鼠”,加后缀“子”组成的词语“孩子”结构的词。
  第三,某些固定的词组。如“惟妙惟肖”“中国”等。
  第四,外来词和双声词。如“沙发”“蹒跚”“匍匐”等。
  这四个方面词语的词义,只能借助工具书或整体性的来理解,如果从单个字的字义方面去理解,就无法理解或准确地来解释这个词义。在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词,不能简单地套用这种方法。
  三、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能力的方法
  由于“咬文嚼字”理解词语方法的局限性,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明确的提出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因此,教学时应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讓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己揣摩、体会、归纳、概括,进而学会运用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自己心中会形成一种理解词语的“尺度”,防止对词义产生错误的理解。
  具体训练,可分为四步:
  第一,就句问词。这是导入设问的过程,根据所读的句子,提出:“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学生回答出词义,可再问字义;如果回答不出,就直接问字义,再总结词义。
  第二,就词问字。这是引入分析的过程。提出:“词语里每个字是什么意思?”如果出现虚词时,可不必解其意,只说在词里作用是什么。
  第三,组合成义。这是归纳概括的过程。由字义相加,组合成词义。
  第四,检义。把词义放入句中,分析所理解的词义与句意相通不相通。相通则对,否则就错,重新再理解,直到理解正确为止。
  这四步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应用。
  下面结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怎样理解“囫囵吞枣”与“张冠李戴”这两个词语来具体谈一谈。
  首先,导入设问:“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吃枣儿。”有的说“不加分析,不求理解。”有的说“这是一个故事。”我让那个说故事的学生先讲一讲《囫囵吞枣》的故事,等故事讲完,便进入第二步引入分析。这个成语是由“囫囵”“吞”“枣”三个词构成,“囫囵”是一个双声词,很难理解,于是我先从“吞枣”着手问起:“这两个字是怎样解释的呢?”学生回答:“吞”是吞下,吞进;“枣”是枣儿,也就是吞下枣儿的意思。我紧接着问:“那‘囫囵’怎么理解呢?”这下就众说纷纭了。我便引导一句:“青年人是把枣儿怎样吃下去的呢?”他们才发现这点,说是:“青年人把枣没有咬碎吃,而是整个儿的吞下去的。”我就肯定地说:“这就是‘囫囵’的意思,因为把枣儿完整的吃下去,所以这种吃只能叫‘吞’。”这就理解完字义。第三步归纳概括。提问:“现在这个词语的意思怎样理解呢?”学生回答:“把枣儿整个吞下去。”我就紧接着问:“课文写读书怎么与枣儿扯上关系了呢?”学生通过讨论,最后总结回答:“我(作者)读《水浒传》时,只是注意紧张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情节,全搞不清。这如青年人吃枣儿时候,没有咀嚼咬碎吃下,对身体无益的。这是比喻读书时不加分析,不加理解笼统接受。”最后归纳出这个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这个词是结合句子理解出词义的,所以没有检义的必要。
  紧接着,我又顺势提出:“谁来解释一下张冠李戴的意思?必须能说出每个字义。”同学们的解释是“冠”是“冠军”,“第一”,“帽子”等,还未联系其它字义来确定这个字的字义与字音。我们便进行了如下的对话:“戴是什么意思啊?”“戴上。”“一般来说戴上什么?”“帽子。”“对,冠就是帽子的意思。那读音就是guān,而不是guàn。”我又作不解的样子问:“怎么帽子李戴上?”同学们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争着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最后总结出“张冠李戴”的词义是“比喻颠倒事实,认错对象。”我又问:“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是说这个意思的呢?”(这是检义的过程)。同学们回答:“有时还把这个人身上发生的事安在那个人身上……”这就说明同学们已完全理解了这个词义。
  在一段时间内的培养下,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方法,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运用。他们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会自觉地由字义定词义,由句意验词义,达到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与理解必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说明了理解课文内容,必须抓住语言最基本单位的词语来理解,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勇于尝试,为强化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734300)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读文比较阅读,感受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作品的创作风格。  2.预测比较阅读,发现新美南吉作品特点。  3.模仿创编阅读,练习编写童话,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应用不同的阅读形式与方法尝试群文阅读,培养搜集与整理文本信息的能力。  2.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同一作家的不同创作风格。  设计思路:  1.在阅读群文中走进“新美南吉的童话”,感受同一作家的不同風格,以
期刊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助力语文关键性能力的生长,其中在关乎学生语文综合性素养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中,朗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尤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是要将课文朗读正确流利。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体现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借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意识。笔者即以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四个太阳》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统整归类,借助组合拼音读通语句  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模式恰似三朵奇葩竞相开放,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思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三大”学习方法,并初见成效。  一、快乐的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逐步形成独特的见解,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进行选择性
期刊
众所周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根本”的这一信条式教育命题,既是新课程理念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语,又是新时期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和主抓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措施。那么,如何秉承这一核心理念并积极开展高质效的课程活动呢?一言以蔽之,就在于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让学引思”这篇主题文章。  所谓“让学引思”,就是教师应始终坚持“生本学主”指导思想,善于把“让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题材是名人类文本,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传统的教法往往是带领学生反复地去论证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人物的情感,实则不然。“言”与“意”,应是名人类课文教学的两翼。在教学中,应遵循写人叙事类文体的特征,以事为经线,用情作纬线,带领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体验中习语用文,达到“言”与“意”的同构共生。  《钱学森》一课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典型的名人类文章,展现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的工具课程,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主要途径是大量的阅读。”然而就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来讲,小学语文教学并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同时还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发展
期刊
名人、伟人的思想品质及人格魅力永远熠熠生辉,光照后人。教学名人风采类课文,应根据课文内容及表达形式上的特点,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融人文熏陶与语言训练于阅读探究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下面我以苏教版第11册中的相关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与思考。  一、揣摩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崇高追求  “言为心声”,引用人物语言往往能够有力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境界,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钱学森》
期刊
文章进入“教材”成为“课文”,多数情况下都会被编者根据编排体系等的需要进行“改动”,这也是统编教材在许多课文首页下面明白标注的“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直接原因。笔者研读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一文时,发现与人教版中的文本相比有不少改动之处,而这些改动,一方面,相对于作者郑振铎先生的原作《海燕》中的相关内容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回归;另一方面,更切合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学习。  一、“开头
期刊
《搭石》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语言清新,画面优美。作者刘章把镜头对准了山里村间小溪上的搭石,把平平常常的搭石当作家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借助平凡的事物表现了早些时候乡村里纯朴和谐的民风以及如溪流般绵延不绝的爱。由于搭石过于平常,所写的事只是乡亲们在搭石上走来走去的情景。深入细读文本,用心体会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把搭石当成了家乡的一个微型舞台,课文着力描绘的就是在这个微型舞台
期刊
在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高效途径。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内涵;在思维方面,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思辨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细读进行深入剖析,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就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展开相应对策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想要细读品味,请先给予空间  文本细读意味着打破了原填鸭式教育下,那种为应对考试从而加快课堂进度的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