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品社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要想使品社课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精心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陶冶升华情感,把课堂教学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
  关键词:课前预习  主体活动  课外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转变,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说教,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状态。要想使品社课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精心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基础

  品社课课前的预习和准备活动,如对课上所需材料的搜集,身边的人物、环境的调查与访问,对自己生活经历或经验的回忆,根据教学内容自觉主动地查找并整理资料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初步构建课堂学习必须的知识结构,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各项活动提供条件保障。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寻迹孔子故里》部分时,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解读,觉得引导学生通过孔子的思想和贡献领略孔子的人格魅力和神采是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但是,孔子所处时代距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是那么遥远。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呢?通过我对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的调查,布置学生做好以下准备;①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生平、图片资料。②孔子的名言。③孔子的成就资料。课上首先通过孔子像或雕像,引导学生认识孔子,让学生展示所搜集的孔子的资料,谈谈对孔子的总体印象,然后交流讨论孔子的资料、讲述孔子故事。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已有经验,学生已有经验一下子被激活了,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课堂真正焕发出了光彩。
  •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来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品德与社会课在孩子们心中散发生命活力,使学生良好品德得以形成,学生个性得以自由飞扬,使课堂多姿多彩。
  如在教学《公共交通有规则》一课,交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我会过马路”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接着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课件,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交通知识。然后开展了“交通规则知多少”竞赛,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不再枯燥、呆板和难以认识。在学生自己进行的活动中,学到了基本的知识,丰富了生活经验,学生学的轻松、快乐。
  • 注重课外实践延伸,做到知行结合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中做,知行结合。所以以课堂为中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如《邻里之间》一课最后一环节时,我指导学生重新深入生活。①给帮助過你的邻居写一张感谢卡,②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将做力所能及的事的事活动持续下去。这样使本课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的广阔的生活空间,使维护邻里和睦关系逐渐成为儿童生活的自觉行为,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融为一体。
  品社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陶冶升华情感,把课堂教学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
其他文献
一、缘由、目的和意义  责任心是人格中最朴素而又最难能可贵的人格因素,我们一向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心系天下,但我们应该尽可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意识和责任心。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真正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学生来说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他们才能够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学习,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热爱她
期刊
“一所好学校是因为有一个好校长”,这话讲得真对。“一所好学校是因为有一群好班主任”,好校长这样说。我也这么认为,有好校长好的决策,更有好班主任们好的工作,这学校办不好才怪。但身为班主任的我深知,要当一名好班主任,谈何容易。  我是这样做的:  放手工作  评心而论,做了这么些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还是有点,但我不相信有万能的套路,所以每个人都该有个人独特的工作方式方法。套路不可学,事儿还要自己做,一步
期刊
新课标倡导: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把教学目标由“双基”发展为“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就需要师生共同“动”起来,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要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得知识,提升探究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在初中阶段占据重要位置,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扩大学生物理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教育职能。然而,物理知识概念具有抽象性特点,学习过程对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一定要求,造成部分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学习效率低,难以取得理想成绩。如何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提高初中物理成绩,成为初中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
期刊
摘要:高中学习阶段受到高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题型,在这种高压的学习下,学生很容易思维僵化,对大量的数学试题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需要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入手。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突破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因为高考的影响,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需要面对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导学案”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创设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预习导学是“导学案”教学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关键词:导学案 自学能力 兴趣 有效性 主体性  一、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状况  教师层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虽然也有部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笔者认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智特点,对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明白学习的真正主人是他们自己。  现以
期刊
热点: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为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开放共享,嫦娥四号任务中,与荷兰、德国、瑞典、沙特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把所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教学过程的维度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应体现“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应追求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应立足维度、梯度和相关度进行最优化设计。  人的认知发展由知识与能
期刊
一、对探索规律的题目加以重视  可以说,在当下,小学生们对探索規律这类数学题的重视度还不够高,这对于他们的解题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小学生们首先要意识到探索规律这个题型的重要性,继而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打好学习基础。在学生对探索规律这方面的知识都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可以快速搜索到对应的知识点,解题能力自然就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此外,教师也要提升对探索规律解题的重视度,在平时讲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