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乳腺增生,需警惕癌变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所说的“小叶增生”“乳腺病[Naisi1]”“囊性增生”等属于广义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乳腺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性增高相关。乳腺增生主要发生在绝经前女性,平均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但也可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检查“可疑者“,需做活检
  乳腺增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乳腺腺体增厚或局限性肿块形成。超过90%的患者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即在月经前2~3天出现乳房疼痛或胀痛,或可以在乳房内触及小结节,月经后消失。少数患者的乳房疼痛与月经周期没有明显关系,表现为乳房烧灼感、下坠感或刺痛。局限性肿块和局限性增厚多出现在单侧乳房的外上象限,亦可双侧乳腺受累。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可伴或不伴有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弥漫性的腺体增厚,整个乳房质韧,呈结节状。少数患者可有乳头溢液表现,多为浆液性或水样溢液。
  乳腺增生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做超声、乳腺钼靶等影像学检查,排除乳腺病变可能。若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性质可疑,则需要做活检,避免误诊、漏诊乳腺癌。
  “非典型增生“,癌变风险增加
  在病理学上,乳腺增生性病变统称为导管增生性病变,是一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各不相同的增生性病变,主要局限于乳腺小叶系统。这些病变大致可以分为3类:
  1.增生性病变乳腺囊肿、导管扩张、大汗腺化生或组织型增生。一般地说,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与同年龄未进行手术活检的女性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
  2.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这是一种增生细胞如流水线般排列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患者癌变风险增加1.2~2.0倍,属于轻度风险增加。
  3.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Naisi2]是一种肿瘤性导管内病变,以单细胞增生、细胞均匀分布为特征。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患者癌变风险增加4~5倍,属于中度风险增加,是一种癌前病变。根据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非典型增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非典型增生。
  虽然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证实,少数经活检诊断的重度非典型增生病例可进展为浸润性乳腺癌,平均时间为8.3年。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癌变指标,可以辨别哪些非典型增生患者最终会发展为乳腺癌。
  部分乳腺增生发展到乳腺癌的演变过程
  大多数学者认为,乳腺增生发展到乳腺癌是一个多阶段、渐进性的演变过程,大致为:正常乳腺组织——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轻、中、重度)——导管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
  普通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疗
  普通的乳腺增生本身并不需要治疗,只有非典型增生的病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术前通过空芯针穿刺、微创手术或切除活检发现存在非典型增生,尤其是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则需要完整切除可疑病灶,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标本供病理诊断。术后患者应该密切随访。有乳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高危女性应咨询专科医师,看是否需要服用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做基因检测(如BRCA1/2),以利进一步确定乳腺癌预防策略。[Naisi3]
  除了非典型增生外,其他乳腺增生患者以观察随访为主。因乳房疼痛引起失眠,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者,可考虑心理治疗,超过80%的患者通过心理治疗可治愈乳房疼痛。若仍无缓解,也可短期接受他莫昔芬等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乳腺增生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低脂饮食。有报道称,减少咖啡因、可乐、巧克力的摄入,可能起到缓解乳房疼痛的作用。
  总之,乳腺增生患者不必为乳腺增生焦虑不安。但应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认识和防癌意识,坚持每年一次乳腺专科检查,包括临床医生对乳腺的触诊,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检查,以筛查乳腺癌。非典型增生患者應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乳腺癌筛查方案。
  [Naisi1]其实乳腺病和乳腺腺病都可以,只是平时可能讲乳腺病更多一些,故此处修改为乳腺病
  [Naisi2]都可以,本文统一为非典型增生
  [Naisi3]本段进行了修改,以免混淆概念
其他文献
汗蒸源于“汗法”  “汗蒸”源于中医治法中的“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汗出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要平复水气,祛除体内的积水,做些轻微运动而蒸蒸汗出,令阳气渐次宣行,从而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素问·玉机真藏论》中记载:“脾风、发痒、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这是对用沐浴治病最典型的描述。蒙古人也有受风寒生病后,用新宰杀的牛羊皮,把病人包裹起来,架火醺蒸,使人出汗治病
早期肝癌:手术最佳选择  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的中国肝癌治疗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原发性肝癌病人中,Ⅰ期占15.3%,Ⅱ期占27.1%,Ⅲ期占53.9%,Ⅳ期占2.6%。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肝癌病人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Ⅲ期病人占一半以上,即多数病人在初诊时已为中晚期,生存期短。  目前,手术依然是早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数据显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肝癌手术病人的平均肿瘤直径
民谚曰“秋瓜坏肚”,很多人却半信半疑。“半信”是因为确实有秋天食用瓜果导致腹泻的实例;“半疑”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而且其他季节的瓜果难道就不会“坏肚”吗?那么,“秋瓜坏肚”的依据是什么,真相确实如此吗?  原因一:秋瓜寒凉,容易伤脾胃  真相:关键不在季节,而在于个人体质和食用量  夏季的高气温导致食欲变差,人们会大量进食瓜果、冷饮等寒性食物以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如果过多摄入冷食,经过一个
专家简介  徐玲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现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房管理委员会常委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网友snakesnake00提问:塑胶的电热水壶能不能熬中药?本人买了些金钱草与车前草但是没火没药煲,故用塑胶电热水壶直接熬中药了,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PUTINZZ
我刚结婚,现在还不想要孩子,但选择避孕方法挺犯难的。有朋友说口服避孕药安全方便,但也有朋友说吃了避孕药容易发胖。到底会不会发胖?  江苏 张女士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诸葛听:女性常用的避孕药大都是性激素甾体化合物,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发胖原因有两种:一种不是真正的胖,是由于雌激素造成水钠储留而引起的水肿;第二种就是真正的胖,是由于老一代避孕药中的孕激素有一定的雄激素作用,可以刺激食
身边故事  孔老伯65岁,退休前是话剧导演,性格开朗幽默。最近半年来,孔老伯突然僳“变了个人”。原来精神不错的他,变得有些“懒散”,白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夜间睡眠变差。近两月来,孔老伯“性情”也发生了变化,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不愿参加老同学、老同事的聚会,也不爱洗澡和换洗衣物,家中垃圾常常不扔。他还经常“丢三落四”,此如买菜时忘了把菜带回家、烧水时忘了關煤气等。  刚开始家人没在意,觉得孔老伯年纪
专家简介  庄辉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病毒病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和《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主编。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生育的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
当“结节”遇上“钙化”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甲状腺、乳腺、前列腺堪称“结节重灾区”。由于结节很“普遍”,故被告知某部位有“结节”时,大部分人尚能平静面对。不过,若检查报告单上写着“结节伴钙化”,很多人就不那么淡定了。当“结节”遇上“钙化”,十有八九是癌吗?且听专家的分析。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散在病灶。甲状腺内钙化较少单独出现,常与结节
河豚:有条件放开经营≠可以“放开了”吃  河豚肉质鲜美,曾广受人们的吹捧,自古便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但食用河豚导致的中毒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动物性食物中毒。河豚毒素的毒性比剧毒物氰化钠高1000倍,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初期,中毒者表现为感觉神经麻痹,全身不适;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嘴唇、舌尖及指尖刺痛发麻;同时,外周血管扩张,血压急剧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麦片当成健康食品的代表,认为麦片有营养、能量低。然而,超市、商店的货架上,所谓“健康麦片”的猫腻特别多。有一些麦片,常常披着健康的外衣“欺骗”我们的眼睛。  燕麦又名莜麦,是一种禾本科植物,主要产地为我国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也有种植。燕麦作为一种主食,营养价值较高:在谷类食物中,燕麦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最为平衡;必需脂肪酸的含量非常丰富,亚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