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挚的“官家药石”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嘉祐二年(1057年),右谏议大夫梅挚到杭州任知州,宋仁宗特别赐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为他送行,诗中勉励梅挚到杭州后,要分担皇帝的忧愁,获取百姓的颂扬。梅挚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便根据此诗第一句“地有湖山美”的意思,在杭州吴山建堂,名“有美”。欧阳修应梅挚盛情邀请来到“有美堂”,感慨于这里既处于四方之聚,又能尽揽山水的美景,精心撰写散文名篇《有美堂记》。
  梅挚为了不负皇命,作《五瘴说》,镌刻在杭州吴山上有美堂前的石壁上,其中关于仕有五瘴写的甚是精彩:
  “予谓仕有五瘴之患,避之犹未能也。若夫急征暴敛,剥下以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晨昏荒宴,废弛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陈姬妾以娱声色,此帷薄之瘴也。
  有一于此,民得以怨之,神得以怒之,而后逆氣成象。俾安者疾之,疾者殛之,以示天戒。虽日在辇毂下,亦不可逭矧其绝远乎?世之仕者,或不自知五瘴之过,止归咎于土瘴,得不谬欤?”
  白壁青字,遒劲俊逸,意寓为官做人一清二白、方正潇洒,高度概括了为官从政者需恪守谨遵的规矩,被誉为警醒为官之人的“官家药石”。
  《五瘴说》列举的与民争利、刑狱不公、奢靡享乐、侵民敛财、作风不正等几种毒化官场的“瘴气”不是正应和了当前中央八项规定,严肃纠正“四风”,严厉惩治腐败的时局吗?
  梅挚《五瘴说》是有感于官吏贪贿不法而写的一篇名文,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南宋学者陈郁的《藏一话腴》内编卷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都转述并高度评价此文。值得一提的是,桂林七星山瑶光峰山脚有龙隐洞,龙隐洞里有《龙图梅公瘴说》碑。龙图梅公即指龙图大学士梅挚。
  1963年郭沫若游桂林写下了“榕树楼头四壁琛,梅公瘴说警人心”。2009年作家蒋子龙游览时得读此碑,写作了《龙隐洞纪游》文,作家写道:“梅挚列举的宋朝官员的腐败行径竟可以和今天社会上的某些腐败现象对上号,原来腐败也遗传!”作家有感于来此看碑的人寥寥:“我突发怪想,是不是因为有了这块警世之碑,有些官员不敢或不愿到龙隐洞来,便影响了对它的宣传,致使许多游客不知道有此洞,更不了解它的价值,才造成这里如此冷清?既想到这儿了就按捺不住要请教讲解者:古代的官员,不论遭贬的还是春风得意的,到广西来必看龙隐洞,现在的领导干部们到这儿来的多吗?”
  千年前梅挚《五瘴说》这篇政论短文,至今仍不失为党员领导干部反躬自省、规范自身行为准则的一剂良药。
其他文献
一本《民国老课本》里,有篇课文叫《水仙花》,全文女,下:  早春时,窗下置水仙一盆。父命二子,各作短文记之。兄之文曰:“水仙花为多年生之草。叶细长,有并行脉。茎生于叶丛之间。花为伞形,其色白,别有杯形之副冠,色黄。其地下茎为块状。”弟之文曰:“今有仙子,姿态楚楚。带袅,裙长,凌波无语。名曰水仙,真无愧也。”父见之曰:“兄所作,科学家之文,弟所作,文学家之文也。”  恐怕用不着争论,杂文既是一种“直
期刊
有一句话说的好:砖头瓦块都有翻身的时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堆砖头瓦块,堆放在没有用的地方多少年,也许突然有一个机会,或者垫路,或者填坑,或者盖房,突然派上了大用场。  这是极富有哲理的一句话,砖头瓦块都有翻身之日,况且一个人呢?  生活的辩证法是:你意识到自己错了,又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是你大踏步走向成功的开始,最终你會发现,当初的错也是对的。  人生的悲剧是:自己陷入泥潭却一无所知,还幼
期刊
初冬时节,拿到了陈鲁民教授的新著《繁华素心》,不禁感叹教授出书之快、创作之丰。晴窗旁,清茶一杯,品读教授佳作,实乃人生关境。  作者的自序《不为繁华易素心》,为其新著点了题。素心,纯真之心、朴素之心、平常之心,乃作者为人为文的一贯坚守。然龚自珍曾这样评价陶渊明,你且不要相信他那种表面的平淡,其实他的诗三分之二像诸葛亮的《梁甫吟》,三分之一像屈原的《离骚》,所谓“莫信诗人竞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家
期刊
赞同丁辉先生《文言之美》所议(本刊原创版·2018·2·上)。谨附议之。  文言具有简洁美。《史记》所记述的历史从史前的“五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时间跨度少说也有三千多年,所涉范围极其广泛,只用了52万6千余字,如果用白话文写,530万字怕也不够用。  文言具有韵律美。文言惜字如金,可为了追求韵律美,不惜植入了“之、乎、也、者、亦、焉、哉”等看似“无用”的字。传说,王勃溺死后化为水鬼,每至夜,反复
期刊
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这是昙花的广告语。说到昙花,很多人都会想到“昙花一现”这个成语,难道昙花就是指不长远的美好事物吗?其实,人们大多错怪了昙花,其实昙花是花之君子。加拿大华裔作家姚船先生作有《何妨作昙花》一文,就号召人们学习昙花默默无闻开放、不与百花争奇斗艳的品格。  昙花之关,有点清高,又有点傲骨。众花都爱在阳光下炫耀,都爱与群芳争艳斗丽,唯独昙花个性孤傲,偏在夜间开放,看似孤芳自赏,实
期刊
不少地方政府都办有微信公众号,这是政府倾听呼声、服务群眾的又一新举措。然而,有极少数公众号却成为政府部门唱戏,公务人员、党员干部“关注收看”的自娱自乐的公众号。  其实地方政府微信公众号文章如果能时效性强、生动活泼实用,可以更能吸引读者,在党群沟通上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少数地方政府公众号转载过多,身边人、身边事太少,不很接“地气”。  当前,正是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许多群众特别是贫困群
期刊
明代大儒陈献章有一幅流传下来的草书作品《种蓖麻诗卷》,记录了他避世离俗,于家乡广为种植蓖麻的事迹。现代的年轻人对蓖麻可能会比较陌生,因它既不能吃,也不是纺织原料,生活中很少有交集。然而上了些年紀的人,就知道用蓖麻榨出的油,是过去常用的医药泻剂。美国作家鲍金美,出生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她在《杭州·我的家》一书里回忆童年生活,提到自己幼年贪嘴,经常吃东西没有节制,每次因消化不良去看医生,都“得喝很多的蓖
期刊
1930年臧克家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得了个“鸭蛋”,而且作文也仅仅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个考生笃定无法录取。然而,臧克家却运气好,他碰上了一位识货的伯乐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时任青岛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他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学子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  臧克家也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期望,进
期刊
爆竹声中除旧岁。为什么除岁必须“爆竹”?长久以来沿袭此习,习焉不察,没有谁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又值一年除旧迎新之际,我心血来潮,决定对此做点“探究”。  爆竹起源于2千多年前。《周礼·春官》篇所记载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为“爆祭”。“爆”,字义之一是燃烧。爆竹,就是烧竹子,竹子中空,其中空气受热急速膨胀,致竹子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人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那么,古人为什么喜欢弄出震耳欲聋的响
期刊
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因为在他看来,公与私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这就是古人所崇尚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古人看来,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大凡清廉的官员,皆把以权谋私看作是一种耻辱,故而绝不越雷池一步。  无独有偶。同处于宋朝的还有一位州官名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