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解读,活化诗歌教学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教学中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感悟诗歌意境,形成自己对古典诗歌学习的自主学习方式成为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因此,通过施行创设情境、主题探究、多元设问等全新教学手段层层递进,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收获审美意识上的提升,进而彰显高中语文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解读;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时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精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对教材中丰富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诗歌内容,如何挖掘古典诗歌的深刻内涵,使学生领悟到诗人在诗歌创设的意境和埋下的一系列伏笔等,加强对学生的诗意培养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了解高二学生现阶段的语文认知水平,明确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有“梯度”,高二学生的逻辑思维在逐渐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处认知阶段,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梯度”教学策略。然而,现阶段,高二语文课堂上诗歌教学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高二语文课堂上,教师解读诗歌的模式较为死板,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通过作者生平、重点字词、内容含义、表达手法、思想感情等顺序和角度进行解读,未能多层次地活化诗歌教学。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有梯度地进行诗歌教学,真正引领学生融入诗歌意境,設身处地地理解诗人内心想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
  一、创设情境,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与诗歌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学习和解读诗歌的氛围与情景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其中的形容性语言和带有诗人情感色彩的字词,体会诗歌描写的或壮美或凄清的画面;感悟诗人通过含蓄蕴藉的文字所表达出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并且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故事,在画面想象和字词解读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学习《登高》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马头琴弹奏出的乐曲,创设良好意境。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在课前对诗歌内容进行解读,自行写一篇小短文对诗歌中体现的画面进行描绘;此时,教师便可以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下向学生描绘这样一幅画面,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长江边上大风凛冽,树叶在天空上被吹得飘飘扬扬;江水滚滚翻腾,凄冷的风中,几只孤鸟在盘旋,不远处,依稀可听到猿猴的哀鸣……通过情境的创设和画面的描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可依据教师的描述自行对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和写作,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主题探究,提升学生抽象思维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重点字词,理解了诗歌文章大意并具备了将文字在脑海中转化为画面的能力。之后,教师可再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细致阅读和品味诗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诗歌主旨进而掌握一般性的规律,从形象思维发展至抽象思维。之后再通过问题训练加以巩固,掌握实质的探究方法。
  例如,在学习《琵琶行》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琵琶行》的主旨,并说出其中反映了中心主旨的句子。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中对于乐曲变化的描写,感受到琵琶女内心的情绪起伏;通过“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诗句,使学生感受到白居易在听闻琵琶女的经历之后自伤身世和对命运不公的悲愤之情。在主题和情感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能够学会通过中心词句领会诗人情感的探究方法。
  三、多元设问,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笔者看来,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突破以往介绍作者生平、分析诗歌内容、升华诗歌主旨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点从方法和技巧的讲授转移到分析诗歌细节内容和审美鉴赏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抓住诗歌的切入点,进行巧妙设问。其一,教师可以抓住“诗眼”进行设问,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其中的关键字词抓住诗歌中心;其二,教师可以通过抓住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设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领会诗歌情感,也可将其作为一种写作素材、手法的积累方式;其三,教师还可以抓住诗歌的章法进行设问,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书写内容和特点。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近诗歌,从而更好地贴近作品和诗人的灵魂。
  例如,在学习《锦瑟》一课时,教师可依据诗歌向学生提问:“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宝玉和黛玉互诉衷肠之后,二人感情更加坚定。假设此时黛玉要送给宝玉一方手帕作为信物,你认为黛玉会选本诗中的那一联题写在手帕上?”通过这一问题,既使学生回忆了《红楼梦》之中的情节,又使学生将两文本结合起来进行阅读分析,学生可以《红楼梦》中宝黛二人的情感为切入点,加深对诗歌意象、情感的理解,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
  综上所述,教师应通过尝试诸如创设情境、主题探究、多元设问等不同实践方法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探究诗意、品味诗词的美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内容的学习,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积淀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浅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2].王艳.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三步法[J].考试周刊,2010(35).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阅读是语文教学重点内容,是提升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是初中、高中及大学阶段阅读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阅读计划,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强化阅读教学效果;最后,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促使学生交流讨论,创造活力的阅读课堂氛围,进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实验是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影响着初中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發展,决定着初中生的化学思维发育情况,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保障实验活动的教学课时,同时还可尝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优化化学实验的现象、效果与操作步骤,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化学思维结构。本文将从以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情境、以信息技术优化化学演示实验、以信息技术优化化学探究实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
期刊
摘要: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到许多的写作素材,得到写作灵感,并且提升运用写作技巧与方法进行写作的灵活度。教师要消除学生对于阅读的害怕,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对此,笔者从初中生阅读难度的原因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
期刊
摘要: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新不是那些社会精英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行动,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的实践和探索”,使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其次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再次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
期刊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其考察了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笔者分析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标下,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由于作文考察了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能力,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也一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为学生未来的语文能力奠定基础的阶段,培养学生写作灵感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写作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时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能够找到写作方向并写出深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灵感 策略研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学生都觉得写作很难,不知道写什么。学生会产生这种感觉,与他们的写作基础有关,而教师要想很好地改善这种情况,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定要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学以致用。因而高中英语教师就更需要将合作学习法应用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并且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布置合适的合作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把握合作的频率。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法的作用,促使自己走上教学的高效之路。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高中  新的教
期刊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抑扬顿挫。书法字体,各具所长。  篆书隶属,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这篇课文从汉字的形、音、意、书法艺术、汉字起源、文化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汉字的与众不同,赞美了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紧紧围绕本课内容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汉字的创造”“
期刊
摘要:教室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的生活场所。设计精巧、布置漂亮、功能合理的教室,会营造育人的氛围,当学生走进教室,感觉到温暖、温馨,亲切之感会油然而生。这样不但能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会使整个班级飘逸着浓浓的书香味和文化气息。  关键词:教室布置 学生 主人  为了美化教室,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室布置的检查评比。走进一间间教室,带给我们的是一阵阵的惊喜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知识的基础知识,初中教授学生的时间只有九年级一个学年,学生步入初三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基础知识和化学的表面现象上,初中教师只需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学习初中化学知识时能够产生兴趣,有初步的对基础化学知识产生理解就可以。教师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新学科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学习化学之初就渗透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