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凡先生与苏雪林、刘开荣的师生情缘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我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考取南京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陈中凡先生研读宋元明清文学史。其时,中凡师已年逾古稀,我才二十多岁。我每周去中凡师家中求教,有时中凡师或与我纵论天下大事,或回忆当年在各大高校执教的趣事。他曾多次谈及女弟子程俊英、冯沅君、苏雪林和刘开荣的故事。程、冯、苏三位毕业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刘开荣则毕业于抗战期间成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在中凡师与我谈及她们的故事之日,程俊英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冯沅君执教于山东大学,刘开荣执教于江苏师范学院,而苏雪林则执教于台湾台南的成功大学。
  1970年,当“文革”正酣之日,我曾收到中凡师大函,询问有关刘开荣和程俊英的近况。“文革”结束后,我又查阅了冯沅君、苏雪林评论中凡师诗文创作的资料,拜读了程俊英回忆和纪念中凡师的大作,深为中凡师与这四位女弟子之间的师生情谊所感动。本文仅就我所知道的情况,略述中凡师与程、苏、刘的若干遗闻轶事,从中不难窥见老一辈学者之间真诚、深厚的师生情谊之一斑。
  陈先生长期执教于高等院校,不仅当教授,且在不少学校担任文学院长和中文系主任,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岗位,教书育人,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陈先生治学勤奋,涉猎广泛,著述颇丰。早年研究哲学,兼及文史,于诸子群经,皆有所阐说。中年讲授诗文,撷华揽实,追踪汉魏,推尊盛唐,晚年又致力于元明清小说和戏曲,多有创新之论。陈先生于1980年9月所撰《自传》中尝谓:“数十年来,我在国内高等院校任教,一般说来,师生情谊甚笃。”无论在北大当学生,毕业后留校当教师,还是在诸多高校当院长、系主任和教授,陈先生与老师和学生相处融洽,情谊甚笃,可谓一大亮点和特点。陈先生对患病的业师刘师培伸出援手、将出狱的陈独秀接到家中居住,当时学界士林无不传为佳话。如果说,上述陈先生对待刘、陈两位业师的事迹,充分说明了陈先生与老师们的情谊甚笃,那么,下文我们要介绍的陈先生与几位学生的故事,则可谓陈先生与自己的学生情谊甚笃的生动写照。
  动乱年代挂念女弟子刘开荣和程俊英
  1970年夏,我收到中凡师的来函:
  永健同学:
  渴别数年,经文化大革命运动,彼此获益匪浅,惜未得良晤,一聆倾吐耳!
  昨见唐圭璋君,据称刘开荣在苏逝世,未悉果在何时?春日得渠手书,称移往无锡乡间休养,病势日有起色,已能摆脱杖策,出户步行,并拟到宁就医,岂途中不慎,因伤致命!
  华东师大中文系郝炳衡(立权)、程俊英诸君近况何似?前年该校曾专人来,询问渠等在沦陷区中出处节操。惜我远在成都,未能周知。未识近况何似,并希有以见白为荷!
  即颂
  近祉
  陈中凡拜启七、十一、
  信上关于“刘开荣在苏逝世”之说,实乃误传。刘先生于1968年因中风而半身不遂。中凡师函到之日,刘先生仍在天赐庄校内寓所养病。当时,我专程去拜访了刘先生,转达了中凡师对她的关心和问候,并复信中凡师报了平安。
  中凡师为人正直,性格开朗,豁达大度,平易近人。他尊重师友,爱护晚辈。“文革”中,面对“抄四旧”“占房子”等所谓革命行动,他皆泰然处之。来函虽少不了说几句时髦的套话,但他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很不以为然。我记得1971年,我出差到南京,登门拜访中凡师。中凡师绝口不提“文革”之事,却沉湎于年青时代与好友们亲切交往的回忆,并兴致勃勃地从一大捆书画中,找出了吕凤子先生为他所作画像、黄宾虹先生赠给他的《湖山秋兴图》……与我一起赏玩,并详细介绍了他与吕、黄两位先生的友谊。
  尽管中凡师对于“文革”如此不屑一谈,但1970年夏,这场“革命”尚在深入发展中。想到华师大曾派人外调郝、程两位先生在沦陷期间的出处节操,中凡师怎能不挂念他们的近况!听到刘开荣“在苏逝世”的噩耗,想起她的不幸人生和师生情谊,中凡师又怎么不倍觉伤心、惋惜,急于得悉详细情况!
  刘开荣(1909-1973),湖南衡阳人。父亲刘鸿亮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英勇牺牲。刘先生因家境贫寒,从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研究生,都在教会学校读书。因为入教会学校,可以免费,并提供食宿。1935年秋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恰值陈先生任该系主任和讲座教授。刘先生在校读书时所撰写的《唐人诗中所见当时妇女生活》一书(194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就是在陈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后刘先生随校西迁成都,1941年毕业,从事基督教古典文献的翻译工作,兼任华西大学文学院秘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英文系教师。1943年,刘先生考取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陈寅恪先生攻读唐代文学。她的毕业论文《唐代小说研究》(1947年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陈寅恪先生因故特委托陈中凡先生代为指导。陈中凡先生原来就是刘先生大学时代的业师,又在中凡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因此刘先生与中凡师的情谊分外亲切而深厚。中凡师曾多次与我谈到刘先生在成都学习和工作的情况。而我到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后,刘先生也经常在我面前赞扬中凡师的高风亮节,称颂他的道德文章。
  1948年秋刘先生留美回国后执教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时任系主任仍是中凡先生。刘先生讲授中西比较文学,并兼写作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职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后调至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任系主任。她因不满已有的《神曲》译本,决定重译,并撰写长达4万言的《论但丁〈神曲〉》,惜仅译了《地狱篇》,即遭“文革”之变,有关论文和译稿均未发表。在历次政治运動中,刘先生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个人生活亦不如意。上世纪50年代,她创作的《睡醒了的莲花》在《雨花》发表后,又曾遭到过粗暴的批判。“文革”初期,刘先生更是受到冲击,因此心情一直不舒畅。60年代末,刘先生突然中风,当与此大有关系。   1949年力劝苏雪林回归
  苏雪林(1897—1999)是位活了103岁的奇女子,她不仅是著名的女作家,一生笔耕八十载,作品多达65部;又是著名的教育家,杏坛执教半个世纪。但1949年后,苏雪林“销声匿迹”,中国大陆无人提起这位30年代蜚声文坛的女作家。苏雪林曾执教于苏州的东吴大学和景海女师,在百步街的寓所居住过一年多的时间,可是知者寥寥无几。至于苏雪林与恩师陈中凡先生的师生情谊,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1936年10月,鲁迅逝世之后,苏雪林在公开发表的致蔡元培先生长信中,列举鲁迅的“劣迹”,力劝蔡元培先生不要参与支持鲁迅治丧委员会,并声讨推崇鲁迅的“左派”和“鲁党”;其二,1949年5月,苏雪林先生不听陈中凡先生的力劝,由上海乘船赴香港,后又长期生活和执教于台湾。
  苏雪林和中凡师结缘于北京女高师。1919年秋,苏雪林赴京准备报考女高师。她赶到北京时,已错过考期,于是,她在已先两年考进女高师的安庆女师的同学陪伴下,拜访陈中凡先生。陈先生为她的求学进取精神所感动,答应收她做旁听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苏雪林很快就转为在籍学生。1921年7月,苏雪林考取法国里昂的中法学院。在法国留学时,她常与中凡师通信,把她写的一些诗词寄给中凡师,陈先生很赞赏她的诗词作品,还推荐给国内的报刊发表。
  1925年,苏雪林回国,与张宝龄结婚后赴上海张家。陈先生得知苏雪林住在上海的消息,便写信约她在苏州相见(时陈先生在东吴大学兼课)。苏雪林接到恩师的来函后,便到苏州与陈老师相会。在陈先生的推荐下,苏雪林担任了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国文科主任,并在东吴大学中文系兼课。1926年春,苏雪林便来到苏州工作,开始住在景海女师教工宿舍。后因其丈夫张宝龄亦执教于东吴大学,便搬到百步街寓所。1927年,苏雪林辞去苏州的工作,回到上海夫家。由袁昌英介绍,与陈源及其夫人凌叔华相识,并执教于沪江大学。
  1928年7月7日,李小峰在悦宾楼所设的午宴上,苏雪林第一次与鲁迅相见。当苏雪林热情地伸出手时,鲁迅反应极为冷淡,并不起身,只微微向她颔了下首。这次初见,可说种下了苏雪林憎恨鲁迅的种子。我曾问过中凡师,苏雪林初次与鲁迅见面,鲁迅为何对苏雪林如此不客气,原因何在?中凡师告诉我说:苏雪林曾向他诉说此事,说她百思不得其解,她与鲁迅素昧平生,鲁迅为何如此冷淡!唯一可能是她与陈源夫妇是挚友,而陈源则是被鲁迅视为“敌人”的人。俗话说,爱屋及乌,鲁迅可能是“恨屋及乌”吧。当时,中凡师感叹地对我说:鲁迅如果“恨屋及乌”,那也并不可取。但鲁迅死后,苏雪林的过激行为,更不足为训。
  1949年,苏雪林赴香港。我曾询问过中凡师:苏雪林到香港之前有没有告诉您?中凡师是这样回答我的:苏雪林是1949年5月5日到香港,在香港时与我有过书信往来。当时,我执教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写信给苏雪林,劝她回内地。苏雪林回信说:“我‘反鲁’历史彰彰,在人耳目,回去岂不危险!”我复信说:“我同一位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说过,那人说,像苏雪林这样高才硕学之人,我党定要争取的;‘反鲁’此事,谁能记忆,请你转告,勿以为虑。”苏雪林在复信中又说:“离开武大是不告而别,回武大也不会要我。”我又一次复信说:“我可与校长吴贻芳相商,聘你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但是,苏雪林还是心存疑虑,不敢回来。她在复信上说:1950年是公教的圣年,许多教友将到罗马朝圣。是否回大陆,等我朝圣回来再说。是议如何?中凡师知道苏雪林害怕,不敢回来,于是回信骂了她一通,并遗憾地说:“长与足下生死辞矣!”从此中凡师与苏雪林便断了书信来往。1952年5月,苏雪林又到了法国,曾对好友潘玉良说:“共产党实行专政,像我这样嘴不关风的人,在那个政权下是没法过的,我只好逃出来了。”这恐怕是1949年中凡师苦劝不听,坚持不回来的原因吧。苏雪林由于王世杰的推薦,于1952年7月到了台湾,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1954年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大学执教,一年多后返台,执教于台湾成功大学,1973年退休。
其他文献
电影明星在拍合照时,谁能占据画面居中的位置,说明谁最为当红,这个中心位置被称为C位,多少明星为此C位而明争暗斗,娱乐八卦前赴后继,有识之士往往不屑,视之为恶俗。然而高雅如书画艺术,往往也不免有此类纷争。《安持人物琐忆》一书中有一章就是写作者陈巨来如何帮助顶头上司斡旋,将其拙劣的画作由边缘地带转而移至展厅中心之事。  元朱文篆刻天下第一的陈巨来先生,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天赋,文笔也着实生动有趣,然而口
期刊
贵刊我每期必读,内容精彩,令人感佩!唯在部分细微末节之处,我认为有时还出现一些差错,仿佛玉中留瑕,读后不免有些遗憾。即以最近出版的两期为例,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祖父刘体智先生和他的收藏》:“祖父早从小校经阁那里搬出来了……后来搬到延安西路卫乐园”(2018年第三期第31页)。  卫乐园是上海一处优秀历史建筑,位于長宁区的华山路泰安路拐角处,并不在延安西路上。  (2)《我所了解的邱清泉
期刊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农村经济凋敝和农民日益贫困化,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政界、金融界都提出了“到农村去”的口号,主张通过金融进村来解决农村问题。因此,从1933年起直到全面抗战时期,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关中农村,部分解决了关中农村金融枯竭的问题;各种农贷和专项贷款的发放,使关中的农田水利、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销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全面抗战时期,现代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在关中传播,如现代农田
期刊
陈修良(1907-1998)同志解放前曾经担任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书记,解放后曾经担任南京市委组织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等重要职务。她是一位知名的女革命家,也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她于晚年亲笔撰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从微观到宏观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历史变迁中许多真实的情景,以及这位知识分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漫长的心路历程。本刊节选其中精华,以飨读者。  该回忆录系其女沙尚之女士交由本刊发表
期刊
近代中国基督教由欧美传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基督教通过传教差会,向华捐款、派遣传教士最多,对中国基督教影响极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基督教开展了“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割断外国津贴,实行独立自主,随着1950年代“反美”形势的发展,除了基督教领袖吴耀宗、丁光训等人与个别美国进步朋友保持零星通信以外,作为整体来说,中美基督教之间断绝交往近三十年。破冰之旅  经过“文革”的噩梦,19
期刊
引言:1937年8月10日,容国团出生在香港一个工人家庭。那时,日寇的铁蹄正践踏着祖国,父亲容勉之为他取名“国团”,寄托了对国家的期望和小家的愿景。  1957年11月29日,因击败两届世乒赛男单冠军荻村伊智朗而名震香江的容国团从香港来到内地,进入广州体育学院。1959年4月5日夺得第25届世乒赛男单世界冠军,这也是新中国体坛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又在1961年4月9日的第26届世乒赛上,携手庄则
期刊
从文摘小报上读到《世纪》2018年第4期武重年先生口述的《我所知道的邱清泉之子邱国渭》一文,武重年说得相当翔实,无褒无贬,能够作这样叙述,为之存史,大有贡献。但武说的也有系传闻,邱国渭其人其事当时在上海图书馆也广为传说,其大意相同,但也有细节出入,试举例如下:  一、邱国渭何以解放后留在上海。武说其随母去福建,被俘返回,此说我未听到。我听到有两种版本:国民党将撤退上海时,有兵舰停泊于黄浦江面上接邱
期刊
1939年5月3日、4日,是重庆历史上空前黑暗的两天。5月3日,日机36架对下半城商业、金融、居民区投下大量炸弹,其中包括首次使用的燃烧弹,当时繁盛的陕西街、新丰街、商业场、西大街几乎被炸光,燃烧弹将朝天门、陕西街到中央公园一路变成火海,炸死市民673人,炸伤350人 1。市民还没有从极度恐怖的炸烧中回过神来,第二天日机又对上半城故伎重施,商业中心督邮街、天官府、柴家巷、会仙桥、机房街等几乎被夷为
期刊
蒋介石“求人不如求己”的“传子”心志  上世纪40年代末,在大陆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由于此前饱受各地军阀与国民党内派系的要挟与挑战,蒋介石感到痛苦不堪,有诸多难言之隐。如今到了台湾之后,局面小了,权力容易集中控制,蒋介石基于以前寻觅继承人难求的经验,加上以往信任的许多核心干部,均在重要的时候背叛了“领袖”,纷纷投共。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考虑下,蒋介石的“传子”心志,于是日益明显,蒋经国
期刊
关于与启功先生交往的事,可谈的太多,有关他的德行、书法、绘画,他的幽默等,之前写过他的文章也极多,从专家、学者到学生、百姓,而我作为与启功先生相识半个多世纪,跨越民国、新中国两个时代的人,只采撷与启老交往的二三事,以此寄托对启老的无尽思念。  我存有启功老致我的两通书札,时间在1976年至1978年之间。因年事高,具体时间一时想不准。内容不妨录之:  谐和同志:  首先恳切要求尊谦万勿再称,咱们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