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ajxh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面对西方技术社会日益暴露的种种危机,人们渴望为迷失方向的现代人寻找一条再生之路,“自然的观念”与“诗意的栖居”再度成了哲学思考的重大课题。其实,向自然去寻求精神的救赎之道,古今中外的人们一直没有放弃。法国作家卢梭在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并且集中地描写了自然风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亲自劳作,去体验自然给予他的乐趣。而早在东晋时代,中国诗人陶渊明就开始了田园的书写,被称为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那么面对现代的生存困境,我们是否可以师法古人,让陶渊明的精神再度复活?
  陶渊明在回归田园时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我们还可以说,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往往成了囚禁自己的樊笼。“自然”是陶诗中的另一核心意象,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自由无拘,与“樊笼”相对;二是指天然如此,是一种自在的状态,是“质性”的具体表现,与“矫厉”相对。如《归去来兮辞》序:“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陶渊明的“自然”的特质有两个方面——自由、率真。特别是率真,正是陶渊明与其他山水田园诗人最大的不同。其他山水田园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他们像一群偶然到来的游客,置身于大自然中时,只是为了进行美的欣赏,并没有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陶渊明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为了写诗才身居田园体验生活,他归耕田园是生活的需要。因此,陶渊明并不是把自然当作观赏的对象,而是生活在其中,把自己完全融入了田园生活里。这种“融入”,让他的劳作带有了诗意,而这种诗意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臆想,而是亲身实践者的切实感受。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陶渊明与梭罗在作品中所写的近似的劳作和相近的感受。两人都写到了种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描写了他种豆的场景和在劳作中得到的精神愉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同样,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种豆”一章也多次描写从劳作中获得的精神的愉悦感:“我爱上了我的一行行的豆子……它们使我爱上了我的土地……我珍爱它们,我为它们松土锄草,从早到晚照管它们;这算是我一天的工作。”在精心照料下,“那些豆子很快乐地回到了我培育它们的野生的原始状态去。而我的锄头就给它们高唱了牧歌”。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和自由自在的心态,对自己、对未来都有一种希望和自信。这种对未来的自信和精神的满足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与他们同时代的人都迷失在所谓的功名利禄中。社会是一个名利场,很少有人看透,幸运的是,陶渊明和梭罗做到了。因而,他们呼吁人们放弃或减少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呼吁人们回到一种简单质朴的状态,以此来避免人的异化,保全人的本性。他们相信,回归自然,实践简朴的生活,就有可能回归人的本性。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他把……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回归自然”的口号,主要是反对、厌恶社会现实,追求精神解放与自由。正是现实社会的黑暗,才引发了“回归”的寻梦。很多人选择回归自然,因为自然就像人类的母亲一样。回归自然,即是回归母亲的怀抱,这一点也能给予现代社会一些新的启示。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哪个人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当一个人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人们要么积极努力地改变环境以实现自身的意愿,要么选择逃避,以求得到心灵的解脱和安慰。就逃避者而言,自然就是一个“温馨”的港湾。
  题目
  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生存的压力常常会感到茫然无措。出路在何方?有人说可以让陶渊明复活,让我们从“自然”中去汲取精神力量。
  请结合所学的陶渊明的诗文,谈谈你所认识的陶渊明的自然。不少于800字。
  标杆作文
  醉在桃源
  ◆文/张宸已[苏州中学高二]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以笔墨为杯、桃源为酒的五柳先生在青史上留下的每一笔都是佳酿。
  自然是一壶勾人心魄的美酒,美酒人喉,仿若能抛却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愁绪万千;自然是一个愉悦身心的田园,田园人眼,仿若能忘记这现实的钩心斗角、世態炎凉。他心甘情愿地归隐田园,自斟自饮、自娱自醉。政治黑暗、王朝覆灭带来的伤痛在悠然南山下治愈,委曲求全、民生多艰带来的忧虑在荷锄耕豆里消减。“采菊东篱下”使他挣脱官场的樊笼,不必为五斗米折腰,不必“违己”学“纡辔”,终于能让他听从本心,朝夕躬耕。正如他挚爱的酒使他摆脱名节的困扰,直抒胸臆写下《饮酒》。他醉于自然正如醉于酒,归去来兮忘掉枷锁获得自由。
  然而他真的在这自然酿成的酒中沉醉忘忧了吗?未必。真性情如他,在观景后写下的《饮酒》中表达着人若幽兰却无清风尽其才的惆怅:“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那田园酿成的酒中饱含着无奈。作为一名东晋士人,自幼的儒道修习、“六经”研读,早就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烙在他灵魂深处,醉情于山水使他独善其身,却从另一个角度时时提醒着他兼济天下的壮志难酬。辞官回故里八年他却依旧会察觉这酒的苦涩,“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他渴望自然能让他忘记人世丑态,也渴望在这田园里重温鸡犬相闻、安居乐业的人生理想。
  自然似乎冥冥中更成了他追寻理想的方式。他日复一日地沉醉于山水构想桃源,在他眼中,醉反倒更能清醒地看着世事更迭,寻找实现壮志的途径,“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他看着身边风景,畅想一群百姓在桃花源中避战而居,平安喜乐常在。在他的田园里,他看过太多的风景,终其一生都在找寻这样的理想国,这是他能给出的对于芸芸众生如何追求幸福的最好答案。他在日常耕读的描绘中暗写平淡的幸福,他在对景的抒怀中发出回归本性的召唤。他品尝这壶有过宽慰有过苦涩的桃源酒,并把避世而居作为一个问心无愧的答案教给苦苦挣扎追求幸福的太多人。
其他文献
作者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白芷类生药中微量元素,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The author measured the trace elements in the crude drugs of Radix Paeoniae by plasma
从国产西洋参茎叶中分离出5种微量成分,用IR、~(13)C—NMR法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4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胡萝卜甙、人参皂甙—Rh_1、—Rh_2和拟人参皂甙—RT_5,均系国内外
爱婴中心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医大三附院) 婚育与健康杂志社隆重推出—— Baby Friendly Center Henan Provinc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eyi Junior College
在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如火如荼发展的最近几年,面对新兴崛起、高利润却也高风险的全新投资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持谨慎的观望态度, In the recent years when the art ma
各位领导、同志们:省政府召开的这次廉政工作会议,是认真贯彻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省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会议,对于推动政府系统反腐倡
本文从中英语言特征及审美心理结构差异出发,探讨了许渊冲文学翻译中"三化"策略在中英翻译中对美学价值实现的指导价值。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青海省合作医疗管理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牧民医
对重楼类中荮的6个常用种和变种作了镇痛和镇静作用研究,实验表明均有较明显作用。其中镇痛试 The analgesic and sedative effects of six commonly used species and var
曾国藩曾说:“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这句话可谓道出了做人的准则。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应尽量做到这两点。  “群居守口”指与别人在一起时,要守住自己的口,不言他人是非,不爆他人隐私,不论他人缺点,同时不吹捧自己,不言而不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谨言”。“群居守口”可以防止祸从口出,也可避免“恶语伤人六月寒”。  有人问墨子:多说话有没有益处?墨子说:青蛙日夜不停地叫,口干舌燥也没有人注意它的存在;公
我去接女儿小年下羽毛球课,教练最后安排的热身项目是跳绳一千下。他有事先走,学员们立刻军心涣散,几个顽皮的男生跑到很远的地方佯装跳,一会儿就过来大喊:“跳完了。”  一看小伙伴们都走了,小年也慌了:“我也要下课。”  我揪着她:“你才跳了七百下。”  她在我手里乱挣:“他们男生都走了,我是女生,为什么还要跳?”  我脱口而出:“你是女生,不能掉队。”  八年抗战,战火是中原大地上滚动的痛,日军步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