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青春,谈谈未来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读音乐才子、电影导演、脱口秀主持人,“跨界王”高晓松的作品集《如丧》。年轻时一切都如来,现在一切都如丧。在现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流言社会,曾经沧海的高晓松以自嘲的口吻直面自己的青春年少和自己曾经干过的那些“坏事”,与其说是怀念“如丧”的青春,更不如说是以一颗勇敢而坦诚的心来敲打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鄙夷和冷漠,好像在呼吁那些“活在套子里的人”敞开乌黑的“套子”,敢于面对自己的丑陋和容纳他人的各异。
  年轻时候,和很多人一样,高晓松也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叛逆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长大,家里冷漠的氛围,让他特羡慕街头的那帮热血少年。年少气盛的他英雄主义高涨,常跟人打架,结拜兄弟,大讲特讲江湖义气,总想着做个“好时代里的坏孩子”,从而引人注目。高中毕业后,父母为高晓松安排好了路,上清华,然后去国外读博士。这样的生活不是不好,却不是高晓松内心要的,他从清华退了学,组乐队,去海南、厦门流浪。《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知打动了多少多愁善感的学子,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时代无数人深藏在心底的经典唱片。
  2011年5月10日高晓松因醉驾入狱被判处6个月的刑期。在看守所里,高晓松听见雨在很远的地方下着,因为看不见,能看见的只是窗口那两米外的高墙。偶尔听到雨的声音,突然感觉庆幸,因为他发觉内心对生活的热爱还在,还没有被噪声或者这个城市的灰尘掩埋。那一刻,高晓松想到了自己写过的两句歌词: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去紧紧依偎,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那一刻,高晓松的内心有一种东西在召唤着他,是小时候听见的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是中学路上电报大楼传来的钟声,是大学校园悦耳的木棉吉他,是温柔拂面、直入心扉的春风……在看守所,高晓松写了《如梦令》,就是电影《大武生》的主题曲,韩庚唱的那首,他坦言是在听到雨声的时候获得了灵感。除了写新歌,他还翻译了一本马尔克斯的书,中文名就叫《昔日种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种柳柳成荫,人生的好多境遇竟藏在不经意间。
  从看守所出来后,高晓松对很多事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在写作品《彼得堡遗书》时,高晓松署名叫“矮大紧”,刚好是高晓松三个字的反义词。为什么要署这个名字呢?高晓松觉得:年轻时候,自己是内心柔软,外表狰狞;现在的我,内心狰狞,外表柔软,正好反了过来。我还是觉得一个人必须顺流而走,真诚的表达自我,真诚地面对他人。
  《如丧》中的高晓松就是一个无比真实的人。对于《如丧》,刘震云老师说的好:“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真实的表达。书最大的的价值就在于记录这个民族每个时代的情感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不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几乎和出书同时,高晓松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横空出世。“晓说”这个名字是由高曉松好友韩寒确定的。在每周20分钟一集的节目中,《晓说》每期由主持人高晓松谈论一个热门话题,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文章”。每个月《晓说》会邀请嘉宾制作一期特别对话节目。晓说的节目话题会提前在网上公布,与网友全互动。很快,这个节目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好评。
  “年轻时候的心态就是‘总想踹生活两脚’。到了现在的年纪,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管年轻时多么狂放不羁,最后都会被生活打得劈头盖脸。这也是一种无奈吧,最终我们只能向生活缴械。无论青春、爱情、荷尔蒙,生活都会一一收回。”这是高晓松的心里话,说给读者,也说给自己;说给青春,也说给未来。
其他文献
大师正在一个山村里化缘,突然遇上两个老农吵架,二人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众邻里希望大师能化解他们的矛盾。  大师走上前,问二人为何吵架,其中一个对大师说:“大师,实不相瞒,他立的栅栏明显占了我家的地,我让他把地让出来,可他硬说没占。”另一個听后,立即对大师说:“大师,不要听他胡说八道,我只是把我家的旧栅栏拆了,重新插上了新栅栏,根本没有占他家的地。”  大师听后,笑着让人拿来一支笔,然后分别在两
期刊
美國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请人帮忙推陷在土坑里的小汽车,他随机向路过的行人求助,他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人乐于出手相助;后来他改变了求助策略——他告诉行人,如果有谁帮忙推车,他将给予对方10美元的报酬,这次竟然只有很少几个人愿意去帮他,丹·艾瑞里甚至遭到一些人的白眼:“我没有时间,你用10美元的报酬去雇用别人吧!”第三次,丹·艾瑞里改变答谢策略——车推出土坑后,他赠与每个施助者价值一
期刊
父爱无言,深远如海。  记忆里,父亲从未抱过我,亲过我。同样地,也从没听他说过他爱我之类的话。不会表达感情,似乎是父亲最大的缺陷。  我第一次看见父亲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竟然是在10岁时的一个深夜。那个午夜,我被声音惊醒了。向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醉汉在拼命地拍我家的门。父亲跑去开门的时候,我迷迷糊糊地走到了客厅。正看见醉汉在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父亲:他的卡车翻到了沟里,父亲必须马上穿好衣服,送他进
期刊
有個人听说圣火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熊熊燃烧着,于是他离开家乡去寻找圣火,希望将圣火带回家。他想:有了圣火,我就会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且我爱的人也会拥有这一切。  他长途跋涉,历经艰难,终于找到了圣火,用圣火点燃了火把。在回去的路上,他只担心一件事:火把可能会熄灭。  在回家的路上,他遇见一个快要冻僵的人。他没有火取暖,因此恳求能分给他一点火种。他拿着火把,犹豫了片刻:如此珍贵的火种,能就这样随随便便
期刊
◎如果咱这行星不叫地球,估计足球就会叫地球,全在地上玩的球。这个球越滚越大,到今天已经滚成了仅次于地球的大球球。  奥运会给人的感觉是世界很有序:GDP顺序基本就是金牌顺序,国力决定全面的体育能力。世界杯却完全不同,它展示的是另一个世界,一个更加浪漫,更有性格的世界。  每四年,巴西和阿根廷就变成一次超级大国,高山仰止,全球敬畏。如同今天的美国,昨天的苏联,前天的纳粹德国,大前天的英帝国。他们可以
期刊
漂过整条尼罗河……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起源于非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湖,往北流向地中海,全长约4000英里。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  现在谁也说不准是哪一个人首先提出这个乒乓球试验的想法的。它可能是某个想象力犹如天马行空的诗人心血来潮时的奇思妙想,也可能是一个伟大科学家的不同凡响的创意,还有可能是某个幼儿园小朋友的天真幻想。不管这个想法是谁提出来的,重要的是,的确有人提出来了。这个
期刊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6年。”  “6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5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
期刊
人是不朽的,  人的灵魂,  有能够怜悯、  牺牲和耐劳的精神。  近期有一部名为《桃姐》的电影真是名声大噪,好评如潮。它讲述的是一个老保姆在一个家族里兢兢业业六十年,照看了五代人,晚年终究得到犹如血浓于水的亲情般回报的往事。在新闻报道与大家的摇头叹气中,道德频频病危的这个时代里,这部影片好似泥沼中一抹洁白羽翼,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观影者无不为之感慨唏嘘。只是有谁知道,早在20世纪,“桃姐”的故事就
期刊
2011年秋季葡萄最甜美的时候,好友交给我一种自酿葡萄酒的简易方法:将葡萄冲洗晾干,用手各個搓揉捏破,置于容器中,覆白糖,加盖但不密封。几天后皮渣上浮,容器底开始冒泡,再加糖,然后怀着中学做化学实验的惊异心情,看着气泡一个个地往上冒。这个过程安静而绵长,约摸一个月后气泡消失,滤去酒渣,得到颜色如红宝石般莹润的葡萄酒,气味芬芳,入口醇美。  所有对抗衰朽、对抗腐败的方法无非冷藏、风干、腌渍和酿造,而
期刊
孩子眼中的世界,色彩斑斓。  对于很多人,伊朗是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国度,那里有高大的枣椰树,印着繁复花纹的毛毡,带着黑色头巾的妇女,以及眨着美丽大眼睛的儿童。阿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电影《小鞋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阿里给妹妹补鞋,却不慎弄丢了鞋子,当他告诉等待已久的妹妹莎拉时,妹妹的眼神从期待变成了怨怒,然后变成无奈。家里的贫困已经让父母不能再为他们买新鞋了。最后他俩达成一致:莎拉穿阿里的鞋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