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茉莉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ang89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站在三楼的阳台,隔窗就可以看见他。
  已经是晚上十一点的样子,看来今天他是非要等到一单大活儿才回家。他骑着一辆小巧的电动车,戴着头盔,上身穿着一件闪光的黄色背心,背后写着两个黑体大字:代驾,还有一串电话号码。他身后是一家酒吧,名字怪怪的,叫私奔酒吧。酒吧门口上方的墙上装饰着一个巨大的吉它,彩灯闪烁着诱人的光色。音乐不时随着门的开合飘散过来,让我感觉到那里边的温情满满。旁边是一排卖骨灰盒纸钱殡葬用品的商店,白色的或黑色的门头,衬着这家私奔酒吧,怎么看怎么别扭。可这酒吧居然也有人进出。有一天晚上,他对我说:私奔的都不怕死。于是我明白了。
  半年前,我们搬到这个租住的三楼一室一厅的小居室,与酒吧隔街相望。他本来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做生意,结果让人骗了,只好把房子卖了还债,但远远不够。他就找了一家公司,一边上班一边晚上跑代驾。奔四的人了,每次见他很晚才拖着一身疲惫回来,我心里就有些不忍。他却时常轻轻拍拍我,说,宝贝,没事儿。再后来,他的女人与一个男人消失在酒吧迷人的色彩里。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他总是低着头,不愿理我,甚至会无故打我一顿。有一天他喝多了酒,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一个跑代驾的,老婆却让人代驾了,你知道吗?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那女人领着一个精瘦的男人进屋,让我撞见了,女人还对我大吼:滚!我只能一溜儿小跑躲到阳台,充满恐惧地隔着窗寻找他,希望他早点回来。
  他买了一个大大的白板,画了一张大表格,上面是日期、他每天晚上接单的地点、挣的钱数。有时日期后面是空白,有时是一个数字:15、20、50,等等。他每天出门的时候,都是满怀豪情地给自己励志,冲着我说:我能行!我也总把他送到门口,看着他闪光的背心下楼,远去。有时,他会给我带回一个鸡腿,满脸笑意地把挣来的钱用手机冲我显摆一下,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挣了八十!这可是个大单!有时,他会垂头丧气,手里只有一瓶喝了一半的矿泉水,无奈地在白板上写一个零。
  离此不远的街道那边,是一家非常上档次的餐厅。他也会去那边等活儿,可有时候代驾的比吃饭的人还多。
  回到家里,他会像中年妇女似的跟我念叨没完。他说今晚拉了一个女人,喝了许多的酒。那女人意识有些不清,送她上楼,却搂着他不放,结果钱没挣到还吐了他一身。又碰见了两个喝酒的男人,非要让他拉着去找快活的地方。他们说,带过去加钱,加双倍的钱。他说,我不去,我也不知道。那两个人趁着酒劲问他: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后来,他有意躲开那家餐厅,到这个酒吧门口。他说,这是他发现的新大陆,这里人不太多,可年轻人出手大方,赶上一个单子,能顶那边两单。他也去其它地方转,可总感觉收益不如这一片,有酒吧有餐厅还离家近。他会记下大单的日期、时间、地点以及客户进行统计,想找到大致的规律。万事皆有定数,他对我说。就说这个县城的客户吧,大概每周要来一次私奔酒吧,与一个年轻女孩一起喝酒聊天玩儿乐队,一个是歌手一个是鼓手,俩人配合得很好,好像天生的一对儿。年轻,有钱,有闲,这样的人生他也向往,可现在他只剩下向往了。而突然有一天,女孩甩手而去,男孩在車上用目光咬着女孩的背影,悲悲切切地问他:大哥,你说女人是不是跟变色龙一样善变呢?
  他没答话。
  而当男孩又顺路接上另外一个女孩时,他明白了,也许每个人都是变色龙。
  今天会不会有一个大单呢?我隔着窗看着他。他一只腿叉在地上,骑着小电动车,看着手机。下着小雨,夜晚的秋风吹过阵阵冷意。他胖胖的身材明显消瘦了许多,他兴奋地抬起脸,收车,向一个男人笑笑,跟他走向一辆SUV。上车,启动,消失在流光溢彩的夜色里。
  直到凌晨一点多,他才回来。他疲惫不堪地拍拍我的头,对我说:怎么还不睡?也就是你这么晚了还等我。看看这个月我挣了多少了?他冲我晃了一下手机。
  那上面有一串数字,一串让他满意的数字。我知道这是他与黑夜搏斗了很长时间的战果。他扔下手机,倒头便睡。手机微信里,是走了的那个她发给他的信息,一直停在那里:我想回家,你在哪儿?
  对了,我是一只看家的泰迪,他还给我起了个土洋结合的名字:尼古拉斯·茉莉。
其他文献
清末,河间府,有位老神仙。老神仙活了一百二十岁,依然挺拔俊逸,面如冠玉。  最初老神仙还不是老神仙,只是浪荡公子哥儿。  十六岁那年,他娶了第一任妻子,名叫秀花,定的娃娃亲,长相不俊,秀发乌黑。夜里,老神仙将头埋在秀花的头发里,吸着鼻子。真香,他说,就像院里枣树开的花。  他闻了一夜头发。  老神仙睡着了,秀花潸然泪下,以为老神仙瞧不上她。第三天回门,秀花一五一十禀告娘亲,娘亲二话不说,抄起剪刀,
期刊
宇高兄是县里某局的副局长,但就是个副科级干部。然而,在一个人口百万的大县,从一个乡村少年走到这个位置,也是了不起的了。有一次在一起小酌,他跟我讲起他舅舅的故事。  我就这么一个舅舅,前两年刚去世。说起他一生的爱好,就是好喝酒。村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酒葫芦”。即便是早些年日子过得艰难,他也没断过酒,当然那是供销社里最低廉的山芋干酒,散装的,五毛钱一斤。  我舅干庄稼活也是一把好手。早些年,每回下
期刊
许多年以后,郎公子成了郎老先生。  此时郎老先生正坐在庭院里独自斟饮,想着当年旧事。  三十多年前正值清末民初,郎公子祖上曾在前朝为官,如今虽是换了朝代也颇有家资,不需要做甚营生,加之郎夫人持家有道,日子还算殷实。  郎公子年过三旬却无子嗣,整日醉心书法,自幼临习颜体,楷书学麻姑碑,行书临争座位,在小镇也算是布衣名流。  那一日,新任的何镇长请酒,自然都是当镇名流文士。郎公子必然也在其座,酒席间少
期刊
早晨,玉生在自家楼上甜睡。屋外鹂鸡鸟儿在树上跳跃:丽——句——儿,丽——句——儿——好听的鸟音,又引动百鸟和鸣。  妻子春梅在厨房里忙活做饭,锅盆碗勺的碰响也同样优美。  玉生昨儿个刚结束期末考试回家,春梅过节似的炒了俩菜,让小儿子去村超市买回啤酒。时隔两个月跌进家的温馨,玉生竟喝晕了。春梅说,你别起,多睡会儿,咱家那巴掌大的地儿,我一个人慢慢干。  鹂鸡鸟儿将他唤醒,看表已是七点。七岁的小儿子像
期刊
明洪武年间,张三丰云游至陕西宝鸡,在一个叫金台观的道观住了下来。  那时的张三丰,已经100多岁了。金台观里来了一个期颐之寿道人,让人啧啧称奇。不过,比这罕见高寿更让人称奇的是,张三丰竟然在金台观里起死回生了一次。  有一天,张三丰把门人杨轨山唤至近前,说:“我命数已尽,归天有期。”杨轨山以为他在开玩笑,就没在意。不料第二日早上唤张三丰起床用餐时,连唤数声都无应答,进屋一看,发现张三丰已经气绝人亡
期刊
海边一座孤岛。岛上百余人,捕鱼为生。捕鱼的船大多为渔民自制,木船占十之八九,有条件的造铁船。自制渔船形状各异,长的扁的方的圆的,还有菱形椭圆形的。渔民们靠天吃饭,船是家家户户的宝贝,别说造船技术秘不外传,成船了也是概不外借。  月亮船例外。  月亮刚出生时,瘦瘦小小,白白光光,蜷缩成一团,宛若初七八的月亮。父亲便喊他作月亮。刚过满月,父母出海捕鱼,船被飓风卷入海底,尸骨无存。月亮成了孤儿,吃百家饭
期刊
一走进眼前这个院子我就觉着有点熟悉。  高伯说,他年轻时村里来了一群插队知青,就住在这儿。后来知青们都返城了,这里就被当作了学校,再后来村里盖了新校舍,就一直荒着没人住了。  几乎每年的秋天我都会来这里采风,就住在高伯家。这次来不想写东西,我只想安静地住几天。在高伯家喝过了酒,我就对高伯说,这次不住他家了,我想找个没人的地方住。高伯诧异了一会儿说,走吧。于是就把我带到了这个地方。  院子里只有几间
期刊
这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  丹州城文化局有个画师,姓崔,名子秋。崔子秋以画花鸟见长,也画山水人物,更是写得一手好书法。除此之外,他还精通音律,手风琴拉得不错,常常在幽静的夜里,拉着琴,唱着那首经典的《喀秋莎》。  “没文化的人,一旦进了文化局,也就成了文化人。”这句话是局长说给局里的很多人听的,谁都能听出局长的不满情绪,而崔子秋听后却面色平静,内心波澜不惊,在那些没文化的“文化人”当中,崔子秋
期刊
上床后,我拉上了厚厚的床帘。灯光从残留的缝隙插进来,刺向我的左胸,我吃了一惊,慌忙把床帘拉严。屋内一片漆黑,世界终于消失,我松了一口气。  我把床头灯拧开,另一种光亮涤荡开来。我为自己创造的新世界感到欣喜。  我打开一本书,踩在文字上小心前行,有时文字间的距离远了些,我只好放大步子,吃力地迈过。有时前方又出现一个省略号,我不得不像跳远运动员那样奋力一跳——我不敢顺着那条由六个细环连成的绳索走过,怕
期刊
哥哥和嫂嫂因公出国,让我和女友代为照顾他们的宝贝儿子飛飞。  飞飞喜欢画画,一有空就在小本本上画呀画,有时兴之所至,信手往墙上涂鸦几下,屡教不改,令我们十分头痛。有一次,飞飞拿出画笔,又想往墙壁上涂鸦,我想了想,说:“乖,不要画!我忘了告诉你,这套房子是我们租来的,上次房东叔叔说了,如果你继续在墙上作画,弄脏墙壁,就要你赔钱,你可赔不起哟!”女友心领神会,大声附和,飞飞连忙缩回手,转而在纸上作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