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l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必须顺应改革的需要积极进行高效的教学方法探索,而问题导学法,以其自身众多的优势和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被师生广泛接受。为了更好地发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价值,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对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帮助自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运用问题导学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字: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问题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知识灌输的模式,学生借助问题导学法,能够积极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实践,学生兴趣与自主性受到了激发,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合理设计导学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问题导学法中问题的设计,充分发挥问题的引导价值,勾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方面出发,围绕着学生进行问题设计[1]。
  例如,在《9.3 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在本节课设计导学问题中,在分析完知识点后,可以将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联系起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在巩固学生旧有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借助数学符号和语言,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数学的观察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推理能力,进行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直接画出同一水平方向上的两条斜线a、b,之后在垂直放下上,向左画出相交与a、b斜线的c线。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黑板上的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标记出来,并进行分析。之后教师让a、b斜线变成平行直线,让学生尝试标记和分析图形中的角。教师借助已知知识,结合本课教学知识与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建立自信后,借助改变问题条件,勾起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索欲望和兴趣,学生在导学问题的引导下,进行了实践,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
  二、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初中数学知识不是简单的运算,而是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连,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问题导学法应用的过程中,也应该将问题与学生生活进行关联,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学生还能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提升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2]。
  例如,在《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各种实例和场景,借助与导学问题的结合,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加深對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月球和火星白天和晚上的场景,给出月球白天的温度103℃与晚上的温度150摄氏度,让学生尝试用正负号进行标记。又如,冰箱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教师可以直接给出冰箱冷藏温度+1℃和制冷温度-10℃,让学生分别阐述这两种正负数所表示的温度含义。教师借助将生活与导学问题融合,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探索欲,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体会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加深了对正数、负数的理解。
  三、重视问题导学法的层次性
  初中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中,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问题导学层次的解答中,逐渐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在有层次的问题解答中,自信逐渐建立,数学基础知识得以巩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教师在问题层次的设计中,要立足于课本知识,积极对本课知识的难易进行划分,以知识的难易为层次,进行导学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由易到难,逐级解决数学问题[3]。
  例如,在《11.3 图形的中心对称》的教学中,在研习本节内容后,根据图形中心对称知识的知识点,进行难易的划分,根据知识内容,由易到难,进行导学问题的设计,如怎样描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怎样判断教师给出的图形是否中心对称?三角形、圆形、多变形、长方形等图形是中心对称,具体说明原因。中心对称点是如何确立的?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各自的特点与联系是什么?教师借助以上有层次的导学问题设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索,学生在逐渐深入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对图形中心对称理解更加透彻,能够对各种图形的中心对称进行识别和利用。教师在本节问题导学法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加入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绘制,从而提升问题导学法应用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知识复杂性更高,学习难度更大,而中学生身心发展又处于特殊时期,极大地增加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教师积极引入问题导学法,重视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探索与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苑丽影.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魅力中国,2020(45):74.
  [2] 裴苗苗.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57.
  [3] 冯祥友.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9):171,174.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中的教师期望效应吸引了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期望效应的传递过程和影响因素作些尝试性探讨,并提出教师期望对教育工作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传递过程;影响因素;启示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发现,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期望最终与学生成绩的真实水平相关,这种现象被罗森塔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或者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基本素养的概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本素养与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素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的起点和目的应该是基本的素养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基本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本素养;高中;精神健康  为了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适应,我国的各种科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这一发展形势对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完成课堂中的体育训练等任务,同样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关注体育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文章主要针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方案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内涵  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主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方向,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及管理工作当中真正的做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教书育人得到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班主任在日常当中也应该展现自己的作用,不断的实施励志教育,让学生可以学会做人,调整心理状态,形成坚毅品质,带动学生美好性格的良好塑造。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励志教育;实施  前言: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家庭当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亲人的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能为初中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教师应当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觉悟使学生的核心素质得到进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理论性;实践性  初中生的道德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并且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精神
期刊
摘要:当下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多方面培养,比如作曲、作词和奏乐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正确的音乐表演意识,因此,本文探究音乐表演艺术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培养;创造性思维  当前大环境下,社会需要人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其日后社会竞争力,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想象思维与逻辑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作为专业职业性较强的人才孵化基地,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理念。而工匠精神代表着人们对从事行业的热爱,是展现自身职业操守必不可少的重要体现。因此,为提高学生社会认同感,培养全面性人才,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工匠精神氛围,使其在无形中加强学生精神文化。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达到成功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期刊
【摘要】在趋向零边际成本社会中协同共享已经成为社会信息传递的最主要方式,知识作为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其传递方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学校壁垒和知识传递垄断途径的的打破,延续数百年的教育的目的也将发生改变。  [关键词]协同共享;知识传递;产销者   人类社会经历了参摘与狩猎文明、农牧与养殖文明、机器工业文明后现在来到了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教育的目标和方式也发着改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实际
期刊
摘 要: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要求。当下学校对于德智体美都有具体的课程实施,而对于劳动教育的实施,要么不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过于形式化,没有将劳动教育合理的落实下去。本文旨在小学的综合活动构建劳动教育,并且提出具体的课程设置。以家庭劳动为基础型课程;以学校劳动为探究型课程;以社会劳动为拓展型课程分别加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前言  综
期刊
本论文是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企业学院模式下高职产教融合路径创新》的研究成果  摘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企业学院,是实现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符合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文章分析企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企业学院模式下的产教融合机制探究,提出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共同参与人才培育方案的制定、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以及提高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