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儿一天要喝很多份母乳,而只需要吃很少的一份米糊,母乳是液体,如果把米糊冲到母乳那么稀,它所含的重金属一样很少。
一项来自瑞典科学家的研究报告,在发表了3个月之后,突然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神经紧了一把。
这项研究称,婴儿每天吃2次米糊等食品,砷的摄入量会比单独喂母乳高50倍,镉高150倍,铅则高8倍。米糊是一种婴儿辅食。从孩子4个月左右,很多家长就会开始给他们补充米糊。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是在检验了9个样本之后,得出了上述的这一结论。这些作为样本的产品都是由欧洲的知名品牌生产的;它们在包括中国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人数众多的消费者。
米糊中所含的重金属被认为来自原材料。因为大米、小麦、燕麦会从受到污染的泥土中吸收砷、镉、铅等重金属。
由于这些重金属对婴儿会造成怎样的风险,还很难准确地估计出来。因此,报告建议父母们,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喂食以稻米为原料的食品。两年前,英国食品标准局也曾警告,婴幼儿应停止食用米糊。
一般来讲,砷、镉、铅等重金属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入人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告诉记者,人们暴露在含重金属的环境中时,会将大气中的重金属吸入,食物和水源也会将重金属送入人体。后者是一个主要的渠道。
由于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比较缓慢,因此,它们会蓄积得越来越多。
砷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一旦在体内积累过量,就会致癌。镉及其化合物在进入人体之后,会损害神经系统、肝脏、肾脏。铅主要是由于暴露在含铅环境中而被吸入人体,它被认为会对儿童的智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或者行为异常。
“但实际上,还没有太多真正的证据,可以证明铅会对健康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潘小川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告诉记者,只要是根系长在土壤里的植物,就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含有重金属,粮食也不例外。这是因为除了环境被污染之外,地球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决定了环境中天然地存在着重金属。“哪怕找一个从来没有工业污染过的山区,也会种出含有重金属的粮食。”
在此次研究中,瑞典科学家将样本按照每升进行了检测。其中一个有机桃和香蕉早餐麦片的样本中,含1.7微克砷、0.13微克镉和0.33微克铅。
虽然被测的重金属含量都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安全指导值的上限,瑞典的研究人员也指出,被测样本中的砷、镉、铅水平并没有超出欧盟标准的上限。但欧盟委员会还是开始了对现行婴儿食品安全标准的重新审视。
不过,我国正在修改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并没有将调整大米、婴幼儿食品的含砷限量列入考虑之列。
根据我国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每千克大米中的无机砷限量是0.15mg(=150微克),面粉为0.1mg/kg,杂粮为0.2mg/kg。而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GB10769-2010)中,每千克添加藻类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所含无机砷不得超过0.3mg;每千克的其他婴儿辅食中,无机砷的限量为0.2mg。
“重金属的含量没有超出标准,就不会有危害。”潘小川解释,我们在制定标准的限量值时,是将安全的限值乘以一个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不会高于0.1~0.2。也就是说,标准的限值比安全值,严格了至少5~10倍。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的标准一般可以被分列在两大体系中:欧美体系和前苏联体系。前者会在安全值的范围内,结合经济因素的考虑,因此标准比较宽松。而后者则完全不考虑标准对产品、经济的影响,完全出于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也就制定得很严格。
世界卫生组织(WHO)虽然不制定标准,但也会提供一个指导值,这个值一般来说更接近于欧美。中国基本上沿用了前苏联的体系;不过近几年,一些标准更多地转向了欧美的标准。
“这是因为前苏联体系安全得有一点过分了。有时候,这并不实际,一测就超标。实际上,稍微超标一点,也仍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造成健康损害。”潘小川说,不过超标了,就要政府采取措施了。“从风险评价的角度来讲,消费者现在过分紧张了。”
“老百姓能理解‘生病时,药吃少了不管用’,为什么就不理解‘有害成分吃少了,不会致病’呢?”何计国认为,消费者的紧张是因为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缺乏和不信任。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就频频曝出。
仅以婴幼儿受到的伤害为例,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一家奶牛饲养户出售的牛奶导致了3名幼儿死亡,另有3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人中毒。早在2008年,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就让全国各地的千余名婴儿患上肾结石,震惊了国内外的消费者;毒奶粉阴云尚未散尽,去年三聚氰胺又再一次现身甘肃、青海、吉林的乳品中。
“很多家长都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心,恨不得让孩子吃纯品还觉得不安全。”何计国说,人们同时却对安全食品存在误区。“在讨论面粉增白剂的问题时,我就谈到过,这样的专业问题不应该让消费者来讨论,因为消费者不懂。消费者没有这样一个概念:任何食品不可能一点都不存在有害成分。”
以瑞典科学家的这项研究为例,它只是一个科学研究,实验的设计等也会存在缺陷,专业人士可以讨论,但报道中不应作为一个安全判断的依据误导大众。
何计国认为,实验比较了一份米糊和一份母乳中的重金属含量,这是不对的,在设计上有缺陷。“婴儿一天要喝很多份母乳,而只需要吃很少的一份米糊,母乳是液体,如果把米糊冲到母乳那么稀,它所含的重金属一样很少。”
此外,在不同的地方,土壤中天然所含的重金属不同、被污染的程度也不同;而很多公司在全球各地都分布有生产厂家,因此一个地方的数据并不能代表其他区域所产的原料的情况。
“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工业,而重金属沉降在土壤里是成百上千年都消除不了的。中国发展工业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污染确实存在,这值得我们关注。”何计国认为,加重惩处,可以杜绝人为的食品安全问题;但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必须重视了。
“虽然我国现在环境中累积的量比发达国家少,但如果不重视,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会超过他们。”何计国说。
一项来自瑞典科学家的研究报告,在发表了3个月之后,突然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神经紧了一把。
这项研究称,婴儿每天吃2次米糊等食品,砷的摄入量会比单独喂母乳高50倍,镉高150倍,铅则高8倍。米糊是一种婴儿辅食。从孩子4个月左右,很多家长就会开始给他们补充米糊。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是在检验了9个样本之后,得出了上述的这一结论。这些作为样本的产品都是由欧洲的知名品牌生产的;它们在包括中国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人数众多的消费者。
米糊中所含的重金属被认为来自原材料。因为大米、小麦、燕麦会从受到污染的泥土中吸收砷、镉、铅等重金属。
由于这些重金属对婴儿会造成怎样的风险,还很难准确地估计出来。因此,报告建议父母们,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喂食以稻米为原料的食品。两年前,英国食品标准局也曾警告,婴幼儿应停止食用米糊。
一般来讲,砷、镉、铅等重金属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入人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告诉记者,人们暴露在含重金属的环境中时,会将大气中的重金属吸入,食物和水源也会将重金属送入人体。后者是一个主要的渠道。
由于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比较缓慢,因此,它们会蓄积得越来越多。
砷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一旦在体内积累过量,就会致癌。镉及其化合物在进入人体之后,会损害神经系统、肝脏、肾脏。铅主要是由于暴露在含铅环境中而被吸入人体,它被认为会对儿童的智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或者行为异常。
“但实际上,还没有太多真正的证据,可以证明铅会对健康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潘小川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告诉记者,只要是根系长在土壤里的植物,就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含有重金属,粮食也不例外。这是因为除了环境被污染之外,地球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决定了环境中天然地存在着重金属。“哪怕找一个从来没有工业污染过的山区,也会种出含有重金属的粮食。”
在此次研究中,瑞典科学家将样本按照每升进行了检测。其中一个有机桃和香蕉早餐麦片的样本中,含1.7微克砷、0.13微克镉和0.33微克铅。
虽然被测的重金属含量都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安全指导值的上限,瑞典的研究人员也指出,被测样本中的砷、镉、铅水平并没有超出欧盟标准的上限。但欧盟委员会还是开始了对现行婴儿食品安全标准的重新审视。
不过,我国正在修改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并没有将调整大米、婴幼儿食品的含砷限量列入考虑之列。
根据我国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每千克大米中的无机砷限量是0.15mg(=150微克),面粉为0.1mg/kg,杂粮为0.2mg/kg。而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GB10769-2010)中,每千克添加藻类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所含无机砷不得超过0.3mg;每千克的其他婴儿辅食中,无机砷的限量为0.2mg。
“重金属的含量没有超出标准,就不会有危害。”潘小川解释,我们在制定标准的限量值时,是将安全的限值乘以一个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不会高于0.1~0.2。也就是说,标准的限值比安全值,严格了至少5~10倍。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的标准一般可以被分列在两大体系中:欧美体系和前苏联体系。前者会在安全值的范围内,结合经济因素的考虑,因此标准比较宽松。而后者则完全不考虑标准对产品、经济的影响,完全出于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也就制定得很严格。
世界卫生组织(WHO)虽然不制定标准,但也会提供一个指导值,这个值一般来说更接近于欧美。中国基本上沿用了前苏联的体系;不过近几年,一些标准更多地转向了欧美的标准。
“这是因为前苏联体系安全得有一点过分了。有时候,这并不实际,一测就超标。实际上,稍微超标一点,也仍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造成健康损害。”潘小川说,不过超标了,就要政府采取措施了。“从风险评价的角度来讲,消费者现在过分紧张了。”
“老百姓能理解‘生病时,药吃少了不管用’,为什么就不理解‘有害成分吃少了,不会致病’呢?”何计国认为,消费者的紧张是因为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缺乏和不信任。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就频频曝出。
仅以婴幼儿受到的伤害为例,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一家奶牛饲养户出售的牛奶导致了3名幼儿死亡,另有3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人中毒。早在2008年,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就让全国各地的千余名婴儿患上肾结石,震惊了国内外的消费者;毒奶粉阴云尚未散尽,去年三聚氰胺又再一次现身甘肃、青海、吉林的乳品中。
“很多家长都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心,恨不得让孩子吃纯品还觉得不安全。”何计国说,人们同时却对安全食品存在误区。“在讨论面粉增白剂的问题时,我就谈到过,这样的专业问题不应该让消费者来讨论,因为消费者不懂。消费者没有这样一个概念:任何食品不可能一点都不存在有害成分。”
以瑞典科学家的这项研究为例,它只是一个科学研究,实验的设计等也会存在缺陷,专业人士可以讨论,但报道中不应作为一个安全判断的依据误导大众。
何计国认为,实验比较了一份米糊和一份母乳中的重金属含量,这是不对的,在设计上有缺陷。“婴儿一天要喝很多份母乳,而只需要吃很少的一份米糊,母乳是液体,如果把米糊冲到母乳那么稀,它所含的重金属一样很少。”
此外,在不同的地方,土壤中天然所含的重金属不同、被污染的程度也不同;而很多公司在全球各地都分布有生产厂家,因此一个地方的数据并不能代表其他区域所产的原料的情况。
“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工业,而重金属沉降在土壤里是成百上千年都消除不了的。中国发展工业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污染确实存在,这值得我们关注。”何计国认为,加重惩处,可以杜绝人为的食品安全问题;但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必须重视了。
“虽然我国现在环境中累积的量比发达国家少,但如果不重视,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会超过他们。”何计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