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行更远还生(创作谈)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在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和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分别做了一次讲座,讲题归一:《文学创作的三个打通:以我的中短篇小说为例》。身为教授,在大学任教三十余年,教的是文学写作,亦兼及小说美学、当代文学概观诸课程,更因自己从未放弃过虚构与非虚构的写作,结合自己的创作思考、创作素材、创作成果来呈现文学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流程,想必对已进入或待进入大学中文系——未必以当作家为鹄的,却必须培育文学欣赏能力的同学们有启迪。
  我的三个打通,讲述的是我近十来年的创作特点,亦即选材方法和切入方式,一言以蔽之:历史和现实打通,虚构和非虚构打通,自己的经历和父兄辈的经历打通。举隅:《绿皮车》《回乡》《老桂家的鱼》《曹铁匠的小尖刀》《珊瑚裸尾鼠》《远去的寄生》。此三种打通的方式、方法,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作品中,既有侧重,又有兼容。
  《绿皮车》是一个过去时,慢车的概念。现时的一些绿皮车,譬如青藏铁路奔驰的也是绿皮车,那既是快车,亦堪称豪华。我上大学前的1970年代曾在赣西铁路工作过7年,那时候一是蒸汽机,二是绿皮车。小说《绿皮车》唱的是挽歌,是不可变更的历史。“绿皮车”是一个整体象征,却有着现实的内涵:不能一味奔跑,一味求快,有时候确实要慢下来,慢下来才能左顾右盼,扶老携幼,让所有弱势群体都能分享时代前进的果实,不被落下,更不容抛弃。有朋友说,这列绿皮车是一个流动的茶馆,里面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鲜活而真切,是一个时代的记录。
  《老桂家的鱼》写的是疍民生活,概因我的一个研究生在近20年前带我去惠州西枝江,结识了一户来自河源紫金的船民,从此与之保持了紧密的联系。此小说不仅仅是想表现高楼大厦的一侧,尚存愁楚万分、朝不保夕的一群,而且想着力于底层的人生及情感——我一直希望疍民的遗孀能在她病重的老公在世时,带他去住几天医院。人情尤其是亲情的矛盾交织,在此小说中有不露声色却又较为酣畅的表达。此中一条翘尾斑鱼,是一个个体象征,寓含了老桂与潘家婶婶二人相互照应却毫不逾矩的情感,此乃虚构与非虚构的融汇。同样呈现纪实色彩的《回乡》,因了第一人称,又因了诗人洛夫的出现,还因了我有一个真实的来自台北的“大舅”——他在回乡之后遭遇的暌离、变迁及种种炎凉,是一种虚构与非虚构的高度冶炼。
  至于《曹铁匠的小尖刀》《珊瑚裸尾鼠》,则是去年仅发的两部短篇小说。前者素材源自四川渠县的采风,一位固守田园的铁匠和他的外出务工的老同学(此老同学在珠江三角洲当了老板)的对比,亦是一种对位法,带有某种复调意味。后者的着力点是生态——生态或自然文学,这是我多年以来的一畦自耕地,我以为,人类的各种纷争——党派、国别、族群、阶级等,都远不及日益败坏的大生态环境带来的危机深重。为此,我写过《哭泣的白鹳》《来自伊尼的告白》《消失的养蜂人》……
  《远去的寄生》是讲题中提到的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写到了我父兄辈。我兄妹五人,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相登韶比我大七岁。“文革”发动那年,我才小学五年级,他已经初中毕业,去了宜春中学读高中。如果不是那次旷日持久达十年的运动,原本他笃定上大学了。犹记他初中毕业那年,因为家庭负累太重,家父让他填报中专与技校,志愿须得填满八个,最后一个填了高中。重点中学先录取,他“不幸”录去了高中,却又因运动不期而至,挨过兩年,下放农村……各种阴差阳错,各种叠加的负累,终至1980年代初染上肝病去世,那一年他才三十五岁。不可不提的是,他们那一代对读书的热情及思考的深度,真不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可比的。还记得他们那一拨中学生,即使在任何信息都归一,任何物质都匮乏,只有一片“红彤彤”云霞笼罩的年月里,还在认真地思考,激烈地争辩,譬如他们会辨析,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孺子牛”报章解释是做人民大众的牛,其实鲁迅笔下的“孺子牛”用的就是本义:他儿子的牛。这样才有对比,才好玩,才是真实的幽默的鲁迅。一语而下,将神一般的鲁迅,还原成人。须知,那是一个人人头顶磐石的年代啊!
  曾有学人写文著说,希望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这个失踪者,有不少表现为文化或文学名家,但更多的是类似我兄长那样的寂寂无名者。他们中的某些人,消失在不该消失的年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愿意也应该用文学,复活及记录他们的一鳞一爪,并同时呈现活着的他们中的后来不同的样貌。
  “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于一段段褪色的历史,于一桩桩依稀的旧事,于一位位远去的父兄,若不忘却,便在书写。
  责编:李京春
其他文献
进入教堂  就是钢琴的内部了  親吻过玛丽  歌声让出了甬道  我真正地走近  认出这是天堂的打字机  只能写这一种包含一切的信  钢琴师坐在琴凳的草坪上  这空气的雕刻家  空气中满是奕奕的鹅毛笔  他头上却是一小片安静的坏天气  我们的黑眼睛围绕着他  手拉着手  仿佛他是这个屋子里  唯一一个坐在雨中的人  却成了我们的篝火
期刊
在贝多芬抢救了许多个  几乎听不见心跳的黄昏之后  如今我跑步也已经  能路过一片低头的向日葵  它们垂着死神多毛的手  整张脸布满了闭不上的眼  像刚刚在一场拔河中  充当了绳索  我的嘴苦涩,紧闭着。在校园里  沿着秋夜的波纹,尽量地兜转  陀螺一般,全靠倒地的一瞬  倾出自己所画的圆  也許在过去的某一天  我反身抓住了上空的鞭子  攥紧!——假如真的有,另一端  在一团火后面,看着我  我
期刊
在你什么都不做,只写诗的日子里  岛上的历史,一次次被揉掉  但是,纸团,也在偷偷舒展  无济于事,那些字早已被沟壑填满  你怀念在南方上学时,崭新的日子  连一封信,也会在投递的路上,反复穿过林荫  羞怯的话,就交给窗口的藤蔓执笔  谁都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  徒然羡慕地理老师在黑板上把地图画得那样好  这几年你写了大量的草稿  为了将这些奇怪的记忆消耗掉  唯独毕业论文不断再版,砌成了一面软墙 
期刊
2000年的农历正月初三,沱江之畔的听涛山上拾级而上一位面容憨厚的青年,他走过一座孤矗在路旁的水泥石碑,上面龙翔凤翥写着十六个不易辨认的大字:“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最后,他止步于一块似乎未经雕琢且表面斑驳的天然五彩石碑前,背对着碧绿的沱江水,在碑前燃起一堆祭奠的纸钱。透过淡薄的烟和随之飘舞的零星残烬,可以看到石碑上镌刻着的乡贤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第二
期刊
一年的中间,道路两边倒下的年轻人  都会站起来一次,遇上几个土拨鼠模样的  大学生,耳语几个不能去的城市  就突然熄灭了蜡烛  见过他们的聚集之后  任何旷野都带给我失败而满足的心情  如果此刻我可以丧失语言  就能像一只豹子在巨石上歇息  慢慢披上浮云带出的大片昼阴  近乡公路的客运,一天两趟  靠边,释出几个很快消失在麦田里的人  此后我再也没有遇到他们  除了偶然看见河边饮水的牲口  那是马
期刊
十一月末,院子里外的梨树,枫树和樱桃树,  就要卸下最后的一点单薄的叶子。  早晨总有工人提着轰隆隆的鼓风机,把这些叶子  成群地吹到一起。我想,它們从发芽到落地  从没听过这么大的噪音。  它们飞快地积成垛子,也可能是因为恐惧。  之后,它们就这样堆着,像是黄铜秤盘上,  一碟珍贵的中药材。  另一端的枣树还在飘落,  它一克,一克地填补突然的失衡。  当分不清是精准还是冷酷的时候,我只好两者都
期刊
沉寂被打破多年  如今它拼凑它自己  一小时四十分钟的返程空车  穿过了五次长隧道  他猜想有人在剪辑这场逃亡  把本该是坦白的画面  换成了黑暗中的呼啸  当无数呼喊变成落地的铅饼  铁木正撞击我们索要的答案:  “不要,在,缓缓关上的,闸门边,徘徊”  刀落在冲入隧道的刹那  许多念头顿时鲜血淋漓  誰都不可能真的出来了  有些手离开了身体  终于抱住了隔离墙外的人  那人在我们中间死去  但
期刊
这些是我天生就缺乏的词汇  精猛,均衡,健美,柔软  我在看房东太太给蛋糕筛糖霜的时候  想到它们。我用手指  在沾了糖霜的桌面,劃了一道  尝了尝。有一次在海边游泳起来  我俩都光滑得像柚木。一直吻到海浪的声音  越来越响。那时嘴里的沙子  也是这个味道。  “试试看吗?”她把筛子递给我  我接过来像接过我的第一根烟  那是在香山饭店门口  路面一层薄薄的雪  我说不出那天有什么特别  但我每个
期刊
在梦中,我得到一幅辽代的求雨图  那条龙分明是你,浑身厄运的麟  我对着的油灯举起卷轴  几个衣带松垮的小夫子正在田垄间奔走  女人扑倒,发髻炸开,哭喊着要(还是不要?)成为献祭品  孩子们的神情,一千年来没有变化  像在等一串迟迟不响的爆竹  你想好好地看一看  只要有十个羞愧的人  火就会降为雨丝  我揉着发烫的耳垂  努力凑近了看  辨认那极细的,是雨线,还是火球  这时,龙的眼珠突然转动 
期刊
在今天,知识分子是一个含义多元的概念。我这里所提的知识分子型创作,也不是指作家的身份和创作的题材等(虽然它们可能会有一些关联),而是主要指作品的特征。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型小说是那种非大众的,有思想和情怀,艺术上也比較精致、讲究的创作。读过南翔的近期小说,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们应该属于知识分子型小说。  南翔这些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有思想,特别是人道主义思想。南翔说过,“作家要以学识为根基,以思想为触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