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的算法追问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ue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算法的角度追问教育评价改革,既是从信息技术的本质对教育评价进行批判反思,也是在厘清机遇和风险的基础上把脉教育评价改革的突破方向.算法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机遇在于:纠偏教育观念,提升评价的科学性;生产教育知识,提升评价的专业性;优化教育治理,彰显评价的客观性.然而受制于算法背后的复杂认知,教育评价也可能面临偏见强化、排名陷阱、数字鸿沟和物化困境等风险.鉴于此,为了实现“化风险为机遇”的改革追求,有必要推动教育评价算法在认知层面的方法突破、目的突破、对象突破和模式突破,即用溯因推理超越自证预言、用和平协议超越军备竞赛、用整体发展超越个体特征、用“厚”数据超越“薄”数据.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rn2017年12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正式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物理教学,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学生将物理学习内化后形成的带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方面,其中科学探究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余3 个要素都渗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基
期刊
1 与时俱进,学生实验重要性的再认识rn《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列出了“学生必做实验”项目,让不做实验、用演示实验或视频实验代替学生实验的老师找不到借口,保证了学生实验的地位.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材中设置的主要栏目实验活动即为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落实了新课标对学生实验的目标.为什么不叫做“学生必做实验”而要叫做“实验活动”?教材是在赋予学生实验更加广阔的天空——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实验.
期刊
语文教师普遍重视指导学生采用分层和概括层意的方法掌握文本结构,梳理文章脉络.有的教师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通常以语文教学参考书给出的划分文章结构层次作为标准答案,并以此评判学生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是否正确.这样做不仅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利于学生深度解读文本.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懵懂认知时期,各项学习能力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保证课程知识有效传递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科学意识的重要基础能力之一.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时期,更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促使学生将旺盛的探索欲望投入到不同的科学现象的观察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良性养成,也将更好地保证课程质量可持续高效化.笔者通过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不同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
期刊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基础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对两个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它们之间的正压力以及两个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定性关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笔者发现,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科书设置的“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尽管实验细节略有不同,但基本方法是一样的,具体实验方法如图1所示:n(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运用二力平衡知识测出木块与长木板n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rn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改造世界、创造物质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人类起初使用的工具和食物,均来自大自然原始材料的简单加工,且一般为个体行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制造出新工具,创造出新材料,个体加工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批量生产应运而生.与个体加工不同,批量生产考虑的问题更加多元、复杂,需要在特定的思维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这种奇妙而复杂的思维方式后来被概括为工程思维.
期刊
1 研究背景rn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此实验再现了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此实验获得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还能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初步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
期刊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高中化学课程修订组根据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5个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课程一脉相承,理念相通.教师如果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善于用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教学,那么对后续的高中阶段学科素养的形成将起到重要作用.现以义务教育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 4章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
期刊
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课本、练习册里的题目,类型几乎每天都一样,形式也很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感到厌倦.在“双减”工作全面开展的当下,再布置这样的作业就显得不合时宜了.rn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如何设计有意思的作业?阅读了刘善娜的《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一书后,我感到豁然开朗.
期刊
1 教材实验的不足rn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第2册第5章第1节安排了2个实验,具体如下:rn实验1:如图1所示,把充满SO2 气体、塞有橡胶塞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橡胶塞,观察试管内液面的上升.待液面高度不再明显变化时,在水下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度(保留该溶液供实验2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