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有多耐冻

来源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小鱼从温暖的家乡逆流而上,打算去未知的远方旅行。它游过浅滩,冲过激流,躲过层层渔网,又幸运地从水鸟口中死里逃生。不知不觉中,它游到一片非常寒冷的水域。最后,还没来得及返回,它就被冻死了。
  读到这样的故事,人们都为这条富有冒险精神的小鱼而感到惋惜,只有一个人,眉头拧成了疙瘩,心里默默地在想:“这似乎不太可能!”不用说,这个人就是爱较真的咕噜博士!
  接下来,真相实验室会告诉你,这个故事有一个很大的破绽!
  
  冰层下的秘密
  
  咕噜博士觉得,鱼儿的耐冻指数可没那么低。首先,人和鱼对周围环境的冷暖感知程度是不一样的。当寒风吹得我们哆哆嗦嗦时,鱼儿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人是温血动物,鱼却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那么,在大雪冰封的冬季,鱼儿都去了哪里?它们会被冻死吗?当然不会,喜爱钓鱼的咕噜博士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冬季,虽然河面上会结一层冰,但是它却像保温层一样,阻挡了外界的寒冷。冰层下的水并没有冻结,水下深处还是相对比较暖和的,那里就是鱼儿们的驱寒圣地哦。
  
  体内结冰,不可能
  
  在咕噜博士看来,冬天还是一个钓肥鱼的好时节。因为在冬季来临前,鱼儿们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它们会尽可能地多吃,储备足够的脂肪,肝脏中也会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以应对食物匮乏的寒冬。最重要的是,鱼儿体液内的蛋白质和糖的浓度会在冬季迅速升高,这使得它的体液的冰点下降约1度。就是说,当外界温度为0摄氏度时,它体内的体液也不会结冰,而大部分的淡水鱼在寒冬所要面临的最低温度也不过是0摄氏度而已。
  所以,咕噜博士才会说开头的那个小故事并不符合现实。不过,他还有更进一步的疑问:含盐的海水冰点更低(大概在零下2摄氏度),按理说,在那么冷的情况下,鱼儿肯定会因为体液结冰而冻死,为什么在南极海域生活的鱼类都活得逍遥自在呢?
  
  神奇的抗冻蛋白
  
  查阅一番资料后,咕噜博士有了答案。
  原来,在南极鱼类的体内有一种很神奇的物质——抗冻蛋白。它的作用类似于汽车中加的防冻液。抗冻蛋白可以依附在冰晶上,迫使其改变形状,从而达到抑制大量冰晶形成的目的。就好像我们把一块石头放在枕头上,枕头会变形一样。有了这种神奇的物质,鱼儿体液的冰点会降到零下2.2摄氏度,略低于海水的冰点,这样就不会被冻僵啦。
  看来,鱼儿的耐冻指数不仅非常高,而且还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呢。
其他文献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是集古今中外所有知识于一脑而无所不知的“智慧机器人”。“智慧机器人”身高一米,脑袋大大,身体是钛合金制的,专靠喝墨汁充电。它的眼睛碧蓝碧蓝的;有一双
非洲小国喀麦隆的山旮旯里有一个小部落,当地人叫他们多瓦悠人。多瓦悠人有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他们身居茅草屋,嗜饮小米啤酒,从不种菜,也不吃鸡蛋……多瓦悠人生病了要请巫师,巫师则要准备一种特殊的草,一边用手捻草茎,一边念出“疾病”的种类——究竟是触怒了某个祖先,还是邻居家的石头在作祟——草茎捻断之时恰好念到的那个,就是“正确答案”。接着,巫师再捡起一根草茎,开始念叨各种治疗方法——是向祖先头骨泼啤酒,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浪潮中,危机的存在和爆发是必然的,企业必须正视危机的存在并妥善处理,力争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常会处于危机之中,处
美国经理人的商业字典里,出现的日本字越来越多。现在美国的批发商和经销商学到了另一个日本字“看板”或“卡片”。日本供应商以货拒交运汽车零件给丰田,每一货柜均在一侧
我国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作文如果一味强调创造而不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和借鉴,就可能导致学生的茫然不知所措,就不可能让学生走出阅读与写作的困境,从
《中小学校长》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主要服务于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具有工作性和指导性特色的教育类月刊。本刊系全国中小学校长培
简要说明炭材料中的孔隙分类和特征后,就其孔隙调控方法及调控的重要性作了述评。首先评述了新近所知的常规活化工艺,而后展示了非活化处理的孔结构调控技术,诸如:模板法,PTF
一、注重激发低年级学生倾听的兴趣兴趣是低年级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时,低年级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将兴趣投入到倾听活动
西迁节过后,兔王菲儿兔安排水牛、大象、马鹿、骆驼和长颈鹿赶制了12艘龙舟。卡迪松鼠见了,问兔王菲儿兔:“大王,过端午赛龙舟啊?”兔王菲儿兔点头,说:“人们把过节和体育运
近日,笔者在《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第12期拜读了戴振华老师的《“做中学”——让探究延伸到数学课堂每个角落》一文,文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细节如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