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的身份危机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纽约时装周的正式开闸,各种关于时装周的新闻充斥着人们的视线。从明星出席,到设计师八卦,再到T台造型,街头达人……时装周就像一个狂欢节,敞开胸怀欢迎着各种人的加入。而huffingtonpost的网站,则曝光了一系列上世纪50年代的时装周旧照。那时候的时装周没有媒体的大肆宣传,没有数不清的街拍bolgger、狗仔,只是设计师将自己的创意,新款的时装展现给职业买手、一些编辑和特定顾客的私人活动。那个时候的时装周前排座位没有明星,买手和客户以及编辑才是真正的上帝,模特们表情自然,和客户们自然的眼神交流,没有没完没了地街拍,没有过于炫目的幻影灯效。
  如今的时装周,谁都能去现场看秀(也许惟一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town car);就是去不了现场,网络2.0时代的今天,几乎可以在一场T台走秀结束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内,网上就会出现所有的走秀照、细节照、八卦照和评论。甚至,Viktor & Rolf把秀场搬到网络空间,并且仅在网络观赏。除了Style.com、wwd.com、 new york times、new york magzine、wall street journal等主流媒体,随便GOOGLE一下,到处都是时装周的消息,照片,甚至是秀评。时装周的受众早已经如汪洋一般混沌没有界限。公司设计师和媒体人为整个时装月忙碌的如狗一般,却经常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忙。
  而混淆的不仅仅是观众,秀场上的潮流和季节也混沌一片。一季的舞台上,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依次致敬、依次演绎;宽腿裤、烟管裤,裙高裙低,腰带或宽或细,dress up and dress down,统统赴宴;“IT”不再是最IN的字眼,究竟潮流在哪里?谁还在care潮流?“I am fashion” “You are fashion” everyone is fashion,WHO CARES THE TREND?(你是时尚的,我是时尚的,谁关心所谓潮流?它还真的存在吗?)


  其实,早先时装周的目的在于:在时装运抵店铺、向公众售卖前几个月,设计师向时装编辑和零售商们推介今季的设计。但如今,它迷失在数字时代的快捷之中,迷失在整个产业疯狂的不断加速的更换之中,也迷失在潮流的民主浪潮中。在纽约时装周的白色帐篷之外,时装秀也在举行着,在街拍达人和摄影师之间。时装评论家苏熙·曼奇斯(Suzy Menkes)在《T》杂志的专栏中写道:现在,谁还在渴望真正的时装?谁还能阻止帐篷外发生的一切?
  “时装周需要重新思考,”费恩·玛利斯(Fern Mallis)说。因为三个月前,一纸诉状寄至纽约市政府和林肯中心管理方,对“林肯中心将公园等公共空间用作商业用途”提起公诉。许多在林肯中心举办时装秀的设计师都在抱怨环境变得有点像机场航站楼或展销会。 “每一季我都想过要搬,但是帐篷在经济预算上是合理的。” 安娜·苏说,比起独立地举办一场时装秀,林肯公园最大的优势是便宜,最大的劣势是,它就像一个时尚工厂。但是,一个新家并不能解决纽约时装周的所有问题。
  这一季,以 Altuazrra 和 Reed Krakoff 为代表的众多设计师选择了私密秀,用来抵抗嘈杂的舆论环境。Oscar de la Renta 将入场名额缩减到 350 个,设计师告诉《女装日报》:“请3万人来看秀,本身就是个讽刺。其中有1万人在拍摄,另外1万是与时装毫不相干的人。”
  时装周这个曾经晶莹璀璨的名字现在却要面对自己的身份危机重新思考了。


   TIPS
  时装周的由来
  巴黎时装周起源于1910年。17世纪开始,巴黎便一辈辈地积攒下时装制作的好名声。这座浮夸之城从未让全世界的有钱女人失望。早在19世纪末成立的法国时装协会,便一直致力于将巴黎作为世界时装之都的地位打造得坚如磐石这也是该协会的最高宗旨。他们帮助新晋设计师入行,组织并协调巴黎时装周的日程表,务求让买手和时尚记者尽量看全每一场秀。凭借法国时装协会的影响,卢浮宫卡鲁塞勒大厅和杜乐丽花园被开放成为官方秀场。他们向全球的媒体与买手,推介时装周上将会露面的每一位设计师。
  纽约时装周是最为古老的,它是由时尚评论家Elenor Lamber 发起,于1943年第一次成功举办,发起人Elenor Lamber 要举行这样一个时装周的初衷在于希望给纽约的设计师们一个展示自己工作的舞台,并且将当时普遍专注于巴黎的时尚焦点转移过来。
  当时,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时装业内人士无法到巴黎观看法国时装秀,纽约时装周在美国应运而生。举办初期,纽约时装周以展示美国设计师的设计为主,因为他们的设计一直被专业时装报道所忽视。有趣的是,时装买家最初不被允许观看时装秀,他们只能到设计师的展示间去参观。随着纽约时装周逐渐取得成功,原本充斥着法国时装报道的《时尚》(Vogue)和《时尚芭莎》 (Harpers Bazaar)杂志也开始加大对美国时装业的报道。

其他文献
设计师Victor Zhu和Nicole Lin于伦敦不同的设计学院学习手艺。他们在Vivienne Westwood实习时相识。2006年毕业后,两人回到了深圳,用VMAJOR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时装界大展拳脚。VMAJOR中的V是品牌创始人朱威特Victor的签名,同时也有胜利的意思,他们想要传达的理念是:得胜的不是品牌,而是穿着者;荣誉不属于设计师,而属于穿着者本人。  在时装逐渐被快速消费的同
期刊
1953年,为了激励新生代设计师,国际羊毛局秘书处设立了一个杰出设计大奖,用来表彰那些在时装设计中仅用羊毛作为材料的设计作品。就在这项大奖设立的第二年,两位年轻有为的设计师因他们对羊毛材质多样性的完美诠释而获得了该奖项,他们是卡尔·拉格菲尔德和伊夫·圣罗兰。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这个杰出设计大奖演变为现在的“国际羊毛标志大奖”,一直以来支持独立设计师,为时尚界挖掘有潜力的设计师。  今年是拥有5
期刊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不要再哭了!好不好!”  这一张小纸条,牵起了两人,也开启了一段横跨四十年、历经人生不同阶段,用书信堆砌起来的爱情故事。由亲爱的剧团原班人马再次经典呈现的小剧场作品《收信快乐》,今年 6月于台北华山结束公演。睽违 9年,受北京国家大剧院邀演,即将在 10月 9日至 19日再次于北京演出。  《收信快乐》是一出形式简单、只有两个演员的作品。没有情节、没有对白,仅借着演员在台上
期刊
中国国际时装周2015/2016秋冬系列“胡社光时装发布会”上,79岁高龄的王德顺老爷子“赤膊”上阵,帅气十足。一时间,“中国大爷”瞬间在网络走红。而时尚圈的“中国大爷”,并不是一个人。  在北京亚运村的荣尊堡国际公寓里,藏着一处包罗万象的军装迷博物馆。在这里,王德顺老爷子模特圈的朋友们——55岁的军装收藏家白雪峰和年过花甲的中国第一代男模贡海斌在筹备一场关于军装制服的时尚大秀。记者前来探访的下午
期刊
魅惑猫眼线?诱惑浆果唇?甜美退潮?酷妞儿当道?2013秋冬还能玩什么新花样?化个“未完成”妆,你就赢了!当时装采用奢华面料而故意做旧时,妆容也随之体现出这一趋势,故意晕染的眼妆,好似很久没有补染过的发根,斑驳的黑红色唇膏,毛发凌乱的披肩发……看似“未完成”,却极富个人魅力。像塑胶人一样完美妆容已经过时,这种有些瑕疵的“反完美”的化妆法才正夯!
期刊
你有没有掷过骰子?  在骰子还有手里时,它有无数可能:扔在哪里?扔出几点?但我们也知道,只要扔出去,就有一个必然的结果。简单的行为,却总是包含了偶然和必然双重想像。  汪建伟的新展名为“……或者事件导致了每一个无效的结果”,听起来很是云山雾罩。汪建伟解释展览名称引自于法国诗人马拉美的作品《骰子一掷》,标题与他近期所探讨的“事件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有关,“有两种可能都包含在这一个行动里,也许它就真的在
期刊
感谢 CCTV是物质狂真心想说的。  “《时尚圈》 10月 29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 9套播出,时尚编辑一集具体播出时间是10月 31日晚 8点。敬请收看! ”在物质狂把这个一年前拍摄的纪录片几乎忘了的时候,编导的一个短信让她把这次拍摄的所有细节瞬间想起,但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接下来却是漫无边际的忐忑不安。  与莎朗 ·斯通类似的恐惧一阵阵向物质狂袭来。物质狂清晰记得莎朗 ·斯通在接受采访谈及如何直面年
期刊
“接下来大家会看到我发胖,我不是小女生,再怀孕要很努力,如果不是爱的力量这么大。虽然国外有代孕,但是我和先生都想经历胎动的感动。”在静新图书的公益活动上见到伊能静,46岁的她前不久举行完婚礼,她很坦诚地交待了自己生活中的下一步打算。  这一次恋爱结婚,令她很多次地处在风口浪尖,无论是十年的年龄差距,还是“土肥圆”的未PS婚礼照片,现场见到的伊能静却还是白瘦高美,她也念叨,儿子“小王子”会对她说“他
期刊
一走进新艺联的工作室,就被这张巨幅海报所吸引住了。这张“山寨”《听风者》的海报是这家影视传播公司的“原创”设计。我指着海报上的一行小字问新艺联“当家的”王大宁:“中央电影海报研究院,有这么个地方吗?”王大宁坏笑着说,“根本没这么个机构,我们写着玩儿的”。  作为国内第一家主营电影海报设计的公司,这里的确集中了国内大部分的专业“电影海报研究员”。毕竟,随着票房的回暖和电影行业青春期的到来,电影海报设
期刊
这些天,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被美国情报机关监听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默克尔已经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质询并谴责此事。  无所不在的美国鹰眼令人不寒而栗,而在德国国内,有的民众表现得异常愤怒,还有一些人则开始嘲讽政府,德国媒体以及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站陆续出现一些嘲讽和戏谑风格的文章,调侃政府不敢对美国老大哥变脸。  专注于社会批评与讽刺公共艺术的艺术家团体 Captain Borderline以绘制巨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