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京执政的八年时间,是俄罗斯对外政策逐渐成熟,地缘战略日渐明晰的阶段,也是俄罗斯对世界政治和国际格局影响不断增强的时期,因而,这段时期的俄罗斯外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对普京执政初期俄罗斯面临的国际形势进行分析。
关键字:俄罗斯;普京;对外战略
普京执政之初,叶利钦时代遗留下来的外交遗产成为俄罗斯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可否认的是,除了与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外,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首先,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此时处于低谷。影响这一时期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一是科索沃战争。1999年爆发科索沃战争,战争期间,美国领导人多次就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发表讲话,重点强调联合国宪章已经过时,联合国已无法对来自一个国家内部的威胁采取行动,为此急需确立“人权高于主权”为核心呃国际关系准则,并建立“为民主国家组成的能够维护和平、制止屠杀的国际组织”1等。俄罗斯不仅在战争开始前坚决反对动用武力,而且在美国决定动用武力之时,中断了普利马科夫总理的访美之行。在战争开始后,叶利钦总统以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名义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表示永远不会承认北约试图以世界宪兵身份采用武力强硬政策。战后,俄罗斯和美国及北约的关系都恶化了。后来,普京在谈到这一形势时说道:“冷战已成为历史,但是至今还未肃清它的余毒。”2
二是美国于1999年3月通过了《1999年NMD法案》(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美国通过全国导弹防御法案对俄美关系的影响超过了科索沃战争。该法案的通过实际上将美国国会和政府相关部门酝酿的修改或者退出《反导条约》问题正式提上了俄美关系的议程。1999年5月2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申明,指责美国国会通过的建立全国导弹防御系统法案破坏了苏美1972年签订的《范弹道导弹条约》,是对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发出的挑战。3俄罗斯认为,美国开始研制和部署NMD以及由此导致的要求修改和退出《反导条约》的政策,必将使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胁。
三是北越东扩问题。1997年7月,北约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马德里召开,会议发表的《关于欧洲——大西洋安全与合作的马德里宣言》公布了此次北越最高会议的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北约国家领导人邀请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开始进行加盟的谈判,目标是1999年使三国加入北约,并在1999年召开下一次最高会议时,将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作为可能的候选国;二是北约与其非北約成员国的伙伴关系的实质内容和范围将在一项特别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中得到扩展。41999年3月12日美国国务卿奥布赖特代表北约与波、匈、捷三国外长在美国密苏里州杜鲁门图书馆签订了正式加入北约的文件。1998年1月16日,克林顿与波罗的海三国总统签署了《伙伴关系宪章》。1999年4月,华盛顿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决定,罗马尼亚等南欧国家可能成为新的谈判对象,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北约东扩的一个新阶段。这不仅是指北约成员国增加,更重要的是罗马尼亚是黑海沿岸,罗马尼亚加入北约实际上意味着北约扩大到了俄罗斯边界,北约军事力量可以直接面对俄罗斯黑海舰队。
其次,普京执政前夕,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也相当复杂。一方面,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合作关系较为稳定,贸易额逐年扩大,欧盟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还与1994年6月签署了《合作与伙伴协定》,并于1997年12月开始执行。另一方面,由于欧盟成员国作为北约修盟友支持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使俄罗斯与欧盟成员国的政治关系有所恶化。此外,由于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使车臣分裂势力的恐怖活动大幅提高,俄罗斯被迫于1999年10月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欧盟国家特别是法国严厉指责俄罗斯维护国家主权打击恐怖势力的行为,使双方政治关系相当冷淡。
第三,独联体与俄罗斯的关系此时也发生了变化。1995年9月,有叶利钦总统签署《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战略方针》,标志着独立后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的基本战略原则开始形成。5但是,由于由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状态,独联体各国的发展进程缓慢。因此,在俄罗斯主导的一体化下,还存在着明显的非一体化倾向。
第四,普京执政之初,俄罗斯与亚非拉有关国家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一方面,由于俄罗斯严重和持续的国内危机,国力的衰落导致其外交活动严重萎缩。叶利钦政府需要将其外交资源和精力用于处理最紧迫的事务;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变必然导致外交政策目标的重新调整,叶利钦政府没能形成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的政策定位。6因此,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在亚非拉地区的外交活动,要么陷入难以化解的僵持,如与日本;要么因无暇顾及而导致传统影响力的大幅度衰落。
总之,俄罗斯是带着及其沮丧的心情进入21世纪的。普京执政之初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正如2000年6月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中指出的那样:“21世纪到来之前业已形成的国际局势要求对俄罗斯联邦外部的总体情况、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以及保障手段进行重新认识。”
注释:
① 引自J.Marcus,Kosovo and after:American Prima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00.
②普京:《2000年7月8日向俄联邦议会提交的国情咨文报告》,《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0——81页.
③郑羽,蒋明君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年)》(外交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④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1-02/28/content_7169.htm.
⑤郑羽,蒋明君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年)》(外交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⑥郑羽,蒋明君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年)》(外交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关键字:俄罗斯;普京;对外战略
普京执政之初,叶利钦时代遗留下来的外交遗产成为俄罗斯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可否认的是,除了与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外,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首先,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此时处于低谷。影响这一时期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一是科索沃战争。1999年爆发科索沃战争,战争期间,美国领导人多次就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发表讲话,重点强调联合国宪章已经过时,联合国已无法对来自一个国家内部的威胁采取行动,为此急需确立“人权高于主权”为核心呃国际关系准则,并建立“为民主国家组成的能够维护和平、制止屠杀的国际组织”1等。俄罗斯不仅在战争开始前坚决反对动用武力,而且在美国决定动用武力之时,中断了普利马科夫总理的访美之行。在战争开始后,叶利钦总统以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名义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表示永远不会承认北约试图以世界宪兵身份采用武力强硬政策。战后,俄罗斯和美国及北约的关系都恶化了。后来,普京在谈到这一形势时说道:“冷战已成为历史,但是至今还未肃清它的余毒。”2
二是美国于1999年3月通过了《1999年NMD法案》(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美国通过全国导弹防御法案对俄美关系的影响超过了科索沃战争。该法案的通过实际上将美国国会和政府相关部门酝酿的修改或者退出《反导条约》问题正式提上了俄美关系的议程。1999年5月2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申明,指责美国国会通过的建立全国导弹防御系统法案破坏了苏美1972年签订的《范弹道导弹条约》,是对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发出的挑战。3俄罗斯认为,美国开始研制和部署NMD以及由此导致的要求修改和退出《反导条约》的政策,必将使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胁。
三是北越东扩问题。1997年7月,北约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马德里召开,会议发表的《关于欧洲——大西洋安全与合作的马德里宣言》公布了此次北越最高会议的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北约国家领导人邀请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开始进行加盟的谈判,目标是1999年使三国加入北约,并在1999年召开下一次最高会议时,将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作为可能的候选国;二是北约与其非北約成员国的伙伴关系的实质内容和范围将在一项特别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中得到扩展。41999年3月12日美国国务卿奥布赖特代表北约与波、匈、捷三国外长在美国密苏里州杜鲁门图书馆签订了正式加入北约的文件。1998年1月16日,克林顿与波罗的海三国总统签署了《伙伴关系宪章》。1999年4月,华盛顿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决定,罗马尼亚等南欧国家可能成为新的谈判对象,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北约东扩的一个新阶段。这不仅是指北约成员国增加,更重要的是罗马尼亚是黑海沿岸,罗马尼亚加入北约实际上意味着北约扩大到了俄罗斯边界,北约军事力量可以直接面对俄罗斯黑海舰队。
其次,普京执政前夕,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也相当复杂。一方面,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合作关系较为稳定,贸易额逐年扩大,欧盟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还与1994年6月签署了《合作与伙伴协定》,并于1997年12月开始执行。另一方面,由于欧盟成员国作为北约修盟友支持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使俄罗斯与欧盟成员国的政治关系有所恶化。此外,由于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使车臣分裂势力的恐怖活动大幅提高,俄罗斯被迫于1999年10月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欧盟国家特别是法国严厉指责俄罗斯维护国家主权打击恐怖势力的行为,使双方政治关系相当冷淡。
第三,独联体与俄罗斯的关系此时也发生了变化。1995年9月,有叶利钦总统签署《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战略方针》,标志着独立后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的基本战略原则开始形成。5但是,由于由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状态,独联体各国的发展进程缓慢。因此,在俄罗斯主导的一体化下,还存在着明显的非一体化倾向。
第四,普京执政之初,俄罗斯与亚非拉有关国家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一方面,由于俄罗斯严重和持续的国内危机,国力的衰落导致其外交活动严重萎缩。叶利钦政府需要将其外交资源和精力用于处理最紧迫的事务;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变必然导致外交政策目标的重新调整,叶利钦政府没能形成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的政策定位。6因此,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在亚非拉地区的外交活动,要么陷入难以化解的僵持,如与日本;要么因无暇顾及而导致传统影响力的大幅度衰落。
总之,俄罗斯是带着及其沮丧的心情进入21世纪的。普京执政之初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正如2000年6月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中指出的那样:“21世纪到来之前业已形成的国际局势要求对俄罗斯联邦外部的总体情况、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以及保障手段进行重新认识。”
注释:
① 引自J.Marcus,Kosovo and after:American Prima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00.
②普京:《2000年7月8日向俄联邦议会提交的国情咨文报告》,《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0——81页.
③郑羽,蒋明君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年)》(外交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④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1-02/28/content_7169.htm.
⑤郑羽,蒋明君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年)》(外交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⑥郑羽,蒋明君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年)》(外交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