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演”,还是为了实效?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dy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报纸发表题为《学术研讨会为何沦为“表演”》的文章引发了关注。文章梳理了“沦为表演”的若干原因,例如,就会议举办者而言,有为了彰显“政绩”而办会的,有为了突击花钱而办会的……至于参会者,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有为了“刷存在感”而参会的,有为了和朋友见面叙旧而参会的,有为了光顾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参会的,还有的则是为了混个脸熟,借机在圈内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总之,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为了讨论问题、凝聚共识、厘清方向这样的学术交流而开会。报告人也是报告一完就走人,既不给大家留有充分的时间交流互动,也不听取他人的报告,所谓的学术研讨会,更像是一场来去匆匆的“表演”。(2021年5月18日《中国科学报》)
   此文分析透彻,鞭辟入里,道出了某些行业、某些地方某些圈里尽人皆知的秘密。我想补充的是,沦为“表演”的其实何止是学术会议,在一些科研院校,连一些日常必不可少的工作会议都充斥着“仪式般的表演”感!
   一次,我作為特邀代表参加某校的学报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请与会者建言:如何才能将学报办成国内影响较大的一流期刊?这显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题目,有详尽探讨的必要。本来,会前我是做了精心准备的,打算从改进编辑的工作作风说起,再讲讲如何发现和编选好稿件,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谁知还没讲三分钟,就被那位主持会议的负责人打断,要我注意发言时间。原来,他想把会议限制在两个小时内,后面还有多位与会者发言。可是,你开这个会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吗?为此,会议延长一些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不错,应该提倡开短会、说短话,但我们反对的是那种空洞无物的长会和空话、套话连篇的长话,对有实质内容的会议和发言,难道不应该长乎当长、短乎当短吗?征求意见的会,却不让人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这算是怎么回事?
   结论只能是,如何听取意见改进学报工作其实并不是这位负责人关注的焦点,他关注的只是如何能尽快完成这项程序上的“表演”。
   推而广之,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举出工作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呢?譬如说,如何开展某项专题学习,使参与学习的人能从中受益、水平有所提高,其实并不是某些主事者关心的事情,他只要“拍照为证”,有统一制式的“笔记”和“会议记录”的“痕迹”能让上级检查时“看起来很美”就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科研上真正取得实效其实也不是某些主事者所关心的,他只要各种表格文字、图片、统计数据的亮丽光鲜琳琅满目能尽显其“政绩”就好……
   对待工作,主事者能否求真务实,不仅体现了主事者的水平,也体现了主事者的作风实与不实。但什么是一个领导者的水平?要言之,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工作出发,善于抉隐发微,洞烛先机,以小见大,发现问题,并抓住问题的“纲”,纲举目张,既有原则,又有温度,这就是水平。倘一个领导者所做的一切工作,不是首先考虑怎样把工作做好,而是如何“表演”好,那就背离了工作的真实目的。说句不客气的话,这样的领导绝不是什么有水平的好领导,而是一个典型的官僚主义者、形式主义者。
其他文献
鲁讯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于不合理、不公正的事,如果大家都去沉默,最后伤害的就是我们自己。有人在办公室吸烟,出于礼貌而无人去管,这屋子里的人就要受到烟雾的侵害;看到有人偷东西,大家都沉默不语,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遭到这些不法之徒的侵害;有人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无人举报更无人管理,最终吃苦的是我们自己……最可怕是这种现象一旦变得“合理”,大家都去效仿,那后果就更不堪设想。所以对
期刊
把官员生涯比作“驾车上路”,始觉有点生硬,但仔细看下去,却又觉非常形象贴切。一个个官员,犹如一个个司机。初始,哪一个新司机上路不是小心翼翼的?哪一个不是遵守交通规则的?但日长月久,一些官员在官场历练久了,在社会浸润久了,就如一个新司机混成老司机,什么路没上过?什么江湖没见过?于是,就喜欢搜寻和规避“交通规则”的漏洞,并对这些“交通漏洞”熟稔于心。纵观无数官场折戟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因为违反“交通规则
期刊
人为什么不能弯弯腰呢?卢梭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争做一代画家,不惜委身三次弯腰捡起被别人扔进垃圾桶里的画笔和画纸。他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终成世界著名画家。而我为什么不能学学卢梭呢?弯下腰低下头去找找原因呢?我也深爱文学写作,也想成为作家和诗人,但一遇到退稿和别人的嘲笑,就心灰意冷,颓废妥协,心甘情愿认输,一度二十年不曾动笔。不去辛勤耕耘,那有收获?世有千里马,怎么会没有伯乐呢?  (读2016年4
期刊
举中医旗,用西医药,砸中医锅  招摇撞骗的“仁医堂”们该治理了   作家紫金陈,也就是网络热播剧《隐秘的角落》的作者,因为腰肌劳损去宁波仁医堂中医医院做针灸,没想到,被这个医院的唐医生一通忽悠,紫金陈花了4500元做了一个“小分子祛炎针”治疗,结果腰更疼了。于是,紫金陈愤而在网络上曝光。   人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没错,但谁高于谁,还真不好说。紫金陈是推理悬疑作家,职
期刊
DNA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但不能决定我们将成为什么。是什么不会变,但能成为什么却一直在变,“事定犹须待阖棺”。   诸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的就是“变”,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则说的是“异”,即变化结果千差万别,迥然而殊。拿这两句名言来相人论事,似可如是吐槽:“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撇开过
期刊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生活在“学而优则仕”的国度里,一个小娃娃想当“官”再正常不过了。问题是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官念”?如果往“当官就是管人,你不服我,看我怎么收拾你;我说的话错的也正确,如果你指出我的错,让我下不了台,你的‘饭碗’就保不住了;想要我给你们办事吗?拿钱来!”这条“路”上引,孩子的将来无疑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吞噬民脂民膏的“老虎”;如果往“我的职责就是为您服务,您失业了,我会为您
期刊
到一家时尚快餐店点餐,馋虫搅肚,点了一份肉圆子套餐,吃了就后悔,因为所谓的肉圆子吃起来是一种工业肉圆的味道——就像方便面那种味道,这么说,看官您就清楚了。   这种点了肉圆就后悔的事,基本上几年里要发生一两次。虽然打小就听从大人的劝谕,自觉远离“外面的肉圆”,但在极少数情况下,还是会有“偷食”的欲望。   我有肉圆情结,打小喜欢吃妈妈做的肉圆。时间在改变,肉圆子也在改变。今天的猪肉和往昔的猪肉
期刊
说到幸福,年纪大点的朋友或许会想起九年前一档著名的电视调查节目。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几千名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只问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或者说:“您最想要什么?”   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收到怎样的回答?5岁儿童答:“奥特曼!”18岁大学生答:“女朋友。”农民工答:“多赚点。”企业主答:“盼望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做作业”……   话说,“幸福”的底色,究竟是什么?古人如此解释:“幸
期刊
“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期刊登载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一文中的一句话,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文科有何用”这一话题的热议。  显然,作者此言意在提醒人们,我国也存在像一些国家一样的不重视理工科教育、文科生太多的情况或倾向。笔者拿不出具体数据证明我国的文科生并不太多,但从我国社会“重理轻文”的传统(钱钟书的小说
期刊
打孩子屁股,大多都是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来实施的惩罚措施。然而,家长们是否想过,打屁股等轻微体罚或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  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研究表明,打屁股不仅仅是体罚,更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此次研究对象是147名10岁到11岁左右的儿童,他们被分成两组:40名被打过屁股的,其余107名没有被打过屁股的。  在研究过程中,每个孩子躺在核磁共振仪机器上,看着电脑屏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