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点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ar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与学、师与生始终在课堂上起着主体作用,教师教的主导性以学生学的主动性为前提条件,光有教的主导性、积极性,而无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教的主导性必然会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教学效率又怎么可能高呢?“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为此,应当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并表现于数学活动过程之中,只有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才能内化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怎么去学,引导学生怎么去思考,引导学生怎么去“动手做”数学,通过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掌握开启数学问题的钥匙,调动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数学活动。
  小学生刚刚接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社会既好奇又陌生。他们不明事理,对是非对错判断含糊不清。作为教师应教育学生对错分明,而小学数学当中有些知识常常引起学生甚至老师之间的争论,以至不知所措。
  让学生困惑的例子有:任何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乘都得1。对于此命题, 一些学生认为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任何一个数”并没有把0去除。还有一些学生则认为,由于0没有倒数,命题中说“一个数和它的倒数”,这个数已经不包含是“0”的情况了,否则“0这个数和它的倒数相乘”本身就错了,因而此题正确。还有,“平角就是一条直线”,你能说平角不是一条直线吗?当然从各自意义出发是不对的。同样还有“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笔者认为,判断题的命题句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和结论的正例或反例,在出判断题时应该注意两条策略:一是从考察的知识指向出发。教师应该明确判断题考察的内容是什么,同时在呈现命题时应仔细推敲,不要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二是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出发。教师在呈现命题时,应考虑学生思维的过程,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认识进行思考,而不必与学生“玩文字游戏”。比如“任何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乘都得1”,如果把“任何”这个词去掉,改成“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乘都得1”,则更有益于学生思考。
  进一步思考,怎样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数学”?
  1、数学知识,是客观,还是主观?对于下面这道判断题,老师们并不陌生。“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判断错误,应把“式子”改为“等式”才对,我们一直这样教学生、考学生。可是这样判断,就是绝对正确了吗?张奠宙先生曾在《小学数学教师》上撰文说:“其实,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并非是方程的严格定义,它仅是一种朴素的描写,并没有明确的外延,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改成‘等式’二字也未必正确,实际上应是‘条件等式’才对。因为含有未知数的恒等式不是我们研究的方程。例如:X-X=0,对一切X都对,何必解呢?
  反过来,把解“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称之为“解不等式方程”,也可以说得通,无非是大家约定俗成而已。看了这段话,我们有何感想?袁振国教授说:“数学就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无中生有。”我们不能动摇数学的客观性,但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数学的主观性。在关注数学事实的同时,是否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数学经验。
  “3×4”变成“4×3”是否就影响了学生对乘法本质意义的理解呢?现在我们中国的数学教育不是已经改过来,不分“乘”和“乘以”了么,省去了多少主观困扰。再有就是小学教材和资料书中常有看似直角就当直角,不然就无法计算的现象。当然我们应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创新的精神。但反之我们社会更需要那种睿智细心的人才,谁都知道宇宙飞船的发射哪怕0.001的数据误差都会引发整个发射的失败,更何况89度也会被看成是直角。
  2、评价内容,是形式,还是本质?人为制造的无谓争论除了给学生带来困惑与茫然之外还能带来什么?这种现象的产生实际上是过度追求形式化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和数学教育一直被过度的形式化束缚,形式化成了戴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变得谨小慎微了,思维被困在小圈圈里打转转,所应具有的生动活泼和创造本能被渐渐销蚀了。”形式化固然是数学的特点,但绝对的形式化是做不到的,适度的非形式化反而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的实质。没有说明“在同一个圆内”,就会导致学生拿此圆比彼圆吗?由此,数学教学判断题不能一味追求表达形式的逻辑性,不能过于咬文嚼字、死扣字眼,这样的结果只会把大部分学生“吓跑”,并不能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意义的发展,甚至导致学生不能明辨是非。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应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从理论上讲,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数学,同样地在教师指导下也能学会会学数学。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由“教书”转向“教人”。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更重要的让每个人都会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以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在问题情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良好数学素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其丰富的图像、艳丽的颜色、多彩的动画、美妙的声音等独特效果,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如同身临其境的画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最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可见,如何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期刊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虽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教学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等弊端。这些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萎缩,极大的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我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
期刊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并切实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  一、教材:用课程意识来整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而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大班教学等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少,英语实践的量少面窄,且学习和操练的节凑缓慢,智力活动松弛。以“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为主要课堂结构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
期刊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课改意识逐步增强,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途径,促进农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收到良好效果。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依然值得我们反思。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为应试而采取的短视行为,纷至沓来的资料,无边无涯的题海,搞的师生苦不堪言,语文课成了十足的应考训练课。再加上农村
期刊
许多小学生认为学数学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要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就要让他们了解学习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走进数学天堂  1、创设有趣情境,快乐学习。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语文课程应打破“知识中心论”的拘固,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其语文能力。因此可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向生活化拓展,是培养学
期刊
【摘要】由于家庭、教师以及个人因素,优等生与后进生一样,也存在着心里障碍,他们自私自利、自傲,嫉妒心和虚荣心强。同时还不愿接受别人的建议。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优等生;心理健康; 沟通;家庭教育一、案例介绍  个案:彭华, 男,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成绩优异,但他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虚荣心强。一旦别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又不能正确对待,产生强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