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众多,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进行筛选、整合。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的综合性课程,教材中很多内容的学习需要借助实验才能探究完成,教师可通过合理组合实验材料、优化实验顺序、对比实验结果等策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关键词]科学教学;对比实验;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58-01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在进行科学对比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优化实验步骤,逐层推进实验过程,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获得科学知识、感性认知和操作技能。
一、合理选择实验材料,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材料筛选是实现对比实验教学高效的首要条件。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材料众多,关键要看教师如何选择、把握。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搭配实验材料,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比实验能否成功,既取决于材料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又取决于实验材料的搭配是否科学、合理、精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所需实验材料罗列、展示出来,使材料之间的关联性随之显现。由于材料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情况,精简材料的组合形式,将最优的材料组合展现在学生面前。
如在学习《观察水生植物》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然后出示水葫芦、金鱼藻、橡皮泥和塑料袋,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初始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将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槽,观察二者在水中的形态,再利用简笔画将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形态画出来并附上简单的文字介绍。接着,教师将橡皮泥收起来,这时水槽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发生了变化,学生仔细观察二者发生的变化并及时记录。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组合,学生发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探究知识的兴趣被激发。
对比实验教学需要使用多种材料,随着实验活动的深入,使用的材料也会越来越丰富。在呈现材料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力基础,把握好材料呈现时机,有层次地发放给学生。
二、优化实验顺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厘清概念之间的關系,其中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化认知。在开展实验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和实验顺序。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应通过优化实验的顺序,达到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如在学习《校园的树木》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学校周围的环境,并问学生:“在校园中,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植物是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树木”。教师顺势引入“校园的树木”的主题,让学生观察校园中树木的特点。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到校园中观察树木的特点。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校园东侧的树木,接着让学生观察西侧的树木,并做好记录。东侧的树木树枝粗壮,树叶宽大,而西侧的树木根茎较小,树叶也比较小。学生通过观察,对东、西两侧树木的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东侧阳光充足,树木茂盛;西侧阴凉,树木生长缓慢。
上述学生的对比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需形成多元互动,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逐渐得到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规律性,内在逻辑性较强,所以对比实验只有逐步推进,才能与学生的思维高度契合。
三、对比实验结果,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对比实验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操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思维处于复合思维的层次,比较容易出现交流障碍和操作障碍。这样的思维特点容易导致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层剖析。
如在学习《运动与摩擦力》时,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明白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教师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将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砝码,砝码的下面放上毛巾,同时拖拽砝码,学生记录弹簧测力计数据;接着将毛巾换成平滑的玻璃,再次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比对,学生总结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的结论。
在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调节,对教法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教师要合理组合实验材料,对实验顺序进行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究兴趣为起点,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为归宿,这样对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才更加明显。
(特约编辑 木 清)
[关键词]科学教学;对比实验;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58-01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在进行科学对比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优化实验步骤,逐层推进实验过程,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获得科学知识、感性认知和操作技能。
一、合理选择实验材料,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材料筛选是实现对比实验教学高效的首要条件。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材料众多,关键要看教师如何选择、把握。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搭配实验材料,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比实验能否成功,既取决于材料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又取决于实验材料的搭配是否科学、合理、精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所需实验材料罗列、展示出来,使材料之间的关联性随之显现。由于材料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情况,精简材料的组合形式,将最优的材料组合展现在学生面前。
如在学习《观察水生植物》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然后出示水葫芦、金鱼藻、橡皮泥和塑料袋,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初始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将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槽,观察二者在水中的形态,再利用简笔画将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形态画出来并附上简单的文字介绍。接着,教师将橡皮泥收起来,这时水槽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发生了变化,学生仔细观察二者发生的变化并及时记录。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组合,学生发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探究知识的兴趣被激发。
对比实验教学需要使用多种材料,随着实验活动的深入,使用的材料也会越来越丰富。在呈现材料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力基础,把握好材料呈现时机,有层次地发放给学生。
二、优化实验顺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厘清概念之间的關系,其中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化认知。在开展实验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和实验顺序。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应通过优化实验的顺序,达到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如在学习《校园的树木》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学校周围的环境,并问学生:“在校园中,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植物是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树木”。教师顺势引入“校园的树木”的主题,让学生观察校园中树木的特点。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到校园中观察树木的特点。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校园东侧的树木,接着让学生观察西侧的树木,并做好记录。东侧的树木树枝粗壮,树叶宽大,而西侧的树木根茎较小,树叶也比较小。学生通过观察,对东、西两侧树木的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东侧阳光充足,树木茂盛;西侧阴凉,树木生长缓慢。
上述学生的对比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需形成多元互动,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逐渐得到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规律性,内在逻辑性较强,所以对比实验只有逐步推进,才能与学生的思维高度契合。
三、对比实验结果,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对比实验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操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思维处于复合思维的层次,比较容易出现交流障碍和操作障碍。这样的思维特点容易导致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层剖析。
如在学习《运动与摩擦力》时,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明白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教师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将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砝码,砝码的下面放上毛巾,同时拖拽砝码,学生记录弹簧测力计数据;接着将毛巾换成平滑的玻璃,再次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比对,学生总结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的结论。
在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调节,对教法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教师要合理组合实验材料,对实验顺序进行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究兴趣为起点,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为归宿,这样对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才更加明显。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