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冻鱼节”芦笙大赛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冻鱼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乡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而节日中的芦笙大赛既是一项娱乐项目,也是他们巩固族群意识、维系族群关系的方式之一。本文拟以民族学视野来探究冻鱼节芦笙大赛的行为及族群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冻鱼节;芦笙大赛;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冻鱼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乡的传统节日之一,很受当地人重视。如无特殊情况,在外人员都要返乡过节。因此,冻鱼节在当地社会中享有很高地位。而节日本身也成为了该族群强化文化认同、实现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
  芦笙大赛作为“冻鱼节”中的项目之一,已成为其巩固族群意识、维系群体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拟以民族学视野来探究冻鱼节芦笙大赛的行为与族群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一、2015年从江县庆云乡侗族“冻鱼节”芦笙大赛实录
  (一)参赛队伍规模
  此次参加庆云乡冻鱼节的芦笙队伍大致为110支左右,参赛队伍支数波动幅度不大,每支队伍中有年长的人、中年人、青年人还有孩童,均为男性。很多队伍其实是从很远的地方到庆云乡来参加芦笙大赛。当笔者问及为什么路途这么远还会选择来参加比赛时,他们的回答却是让笔者为之震惊,因为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好玩”。通过“好玩”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字眼,可以看出在当代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侗族并未动摇芦笙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仍视吹芦笙为自己民族的娱乐方式之一。
  (二)参赛队伍进场报到
  1.芦笙队进场
  芦笙队进场主要分两个场合,第一个是进入村口,第二个是由主办方安排到寨井、寨全、佰你中的其中一个村集合。在此期间,各芦笙队之间就会有小型的互动,即双方或多方队伍一齐吹奏芦笙。一方面有向主办方报到之意,另一方面则是制造热闹的气氛。当然,也不排除各队伍之间存在赛前试探对方实力的动机。
  各个参赛的芦笙队在入场时成方型或圆型排开,其中以方型为主,排成3~6排不等。每支参赛队伍有一名指挥者,其吹奏的芦笙上挂有红色旗子。吹奏时,指挥者挥动手中的芦笙,带动整支队伍喊出响亮的口号,使其步调与节奏一致,保证吹出的曲子整齐而有力。
  2.评委及评委所在地的要求
  (1)对评委的要求
  提到芦笙比赛的评委,他们是比赛中决定参赛芦笙队伍胜负的关键。芦笙比赛的评委有5位,监督者两名,其他人员若干(其他人员是指其他比赛队伍所在地的侗族同胞)。比赛对评委的遴选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①要会吹芦笙
  ②要听的出来(具体听得出来什么,评委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
  ③资质比较深
  (2)评委所在地的要求
  评委评判地点是某一座山顶,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芦笙大赛评委所在的地方有所改变。在此之前,评委所在地是在能够让比赛场地中的观旗者很清楚看到评委所挥舞的旗子颜色的山顶。但是,评委看不到比赛场地中的赛况。而这一次的评委所在地有所改变,双方均无法直接看到两地的情况,比赛场地中的参赛队伍和其他人员均通过大屏幕来观察评委举旗的颜色。其原因是这一次在评委所在的地方和比赛的场地中都加入了高科技设备,即在评委所在的地方加入了信号器和信号传输设备,在比赛地放置了信号接收器和大屏幕,在山下比赛场地中的所有人通过大屏幕都能够很清楚看到山上所有人的一举一动。比赛过程中,评委的通讯设备全部要上交,无法与外界沟通。比赛结束后,比赛场地会鸣礼炮,听到礼炮声响后,评委才可以下山。
  (3)比赛中的评判标准
  在芦笙比赛的过程中,裁判根据比赛的两支队伍吹奏芦笙曲的声音大小及吹奏是否整齐做出评判。声音大且整齐的队伍获胜。两支比赛队伍比赛曲目均吹奏两次,先根据自己抽到的场地顺序进行比赛,而后双方交换场地。交换场地后,芦笙吹奏顺序和参赛曲不变。比赛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委手中有两支旗子,红色旗代表先吹的队伍,绿色的旗子代表后吹的队伍,根据评委举出的旗子颜色判定哪支队伍获胜。评委会在两次比拼中分别举两次旗子,其判定以第二次吹奏为准(即在第一次比赛中绿色旗子多,但是在第二次比试中红色旗子多则说明首吹队伍获胜)。
  二、从江县庆云乡侗族“冻鱼节”芦笙大赛文化阐释
  (一)从江县庆云乡侗族“冻鱼节”芦笙大赛的音乐行为阐释
  1. 对族群公平正义的追求
  首先,芦笙大赛评委的评判地并非在现场,而是相隔较远且看不到比赛场地的山头上。其次,比赛现场可以利用高科技设备监控评委,对于其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最后,评委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
  2.芦笙队指挥者所起到的作用
  在参赛的各个队伍中均会有一个指挥者,在吹奏芦笙前会喊出口号,并用手中的芦笙以及自己身体的律动带动芦笙队的其他成员向同一方向发力,使其节奏感增强。领头者喊出的口号类似于“准备”“开始”。口号的喊出带动了芦笙队其他队员,向同一方向的发力,使得吹出的芦笙曲更为和谐统一,且声音洪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指挥者在当中起到的是协调作用,也可以看出侗族同胞面对比赛时的齐心协力。
  (二)从江县庆云乡侗族“冻鱼节”芦笙大赛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观念
  1.族群文化认同
  “族群认同是人们在交往互动和参照对比过程中构建的一种关系……”①换言之,保证群体的参与性是其交流互动甚至参照对比的前提。而“冻鱼节”正是巧妙地用芦笙大赛的方式来保证了这样的群体参与性。
  首先,芦笙大赛是其族群的文化标志之一。芦笙大赛以一种文化体验的形式引导了族群的意识发展,从而构建其在该群体中的文化地位,并逐步演化成为了该族群内部认同的标志之一。在该族群的意识中,能够按时返乡过节,特别是能够参与芦笙队伍吹奏芦笙是荣誉的象征,也是其族群内部“罗汉”(有男子汉之意)的一种表现。因此,当地侗族较为重视芦笙大赛的发展。   其次,芦笙大赛是族群争取荣誉的机会。对于当地侗族而言,集体荣誉高于一切。这也成为吸引各个地方的人聚集在庆云乡参与比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集体荣誉感使得他们在芦笙比赛中更为齐心协力。这一表现凝聚着一定的心理和精神意识,通过侗族同胞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赋予了芦笙大赛这一文化事象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同时这种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也演变和内化为侗族共享的文化心理特征。
  最后,芦笙大赛为族群提供文化互动的空间。在芦笙队来报到时都会到寨子里吃饭、喝酒。比赛开始前,大家也会一起在比赛场地喝甜酒。这样的一种活动,促进了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族群认同感。
  总之,笔者认为通过芦笙大赛维系族群关系是侗族同胞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表现之一。在芦笙大赛中,侗族同胞将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转化为他们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与他们在比赛中客观表现的有机统一,既体现了他们自身的群体意识观念,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本民族这一文化认同的实质。
  2.族群文化意识所引导的芦笙大赛
  芦笙大赛强调的是集体性发声:即芦笙大家一起吹,一起发力,吹得最响的队伍才能获胜。这恰好使得“会吹芦笙”“会吹大声的芦笙”成为其“芦笙手”的标准之一。由于族群意识中所追求的特殊性,使其在芦笙大赛中衍生出独特的评判标准——即以集体芦笙音量大小与整齐来判断输赢。这是其构建自身文化过程中体现的特性。即:不以吹奏芦笙所体现的复杂技巧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协作的声音大小来评判。这是族群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是以此体验来强调族群集体力量的有效方式之一。
  3.群体认同下的意识形态
  庆云乡的侗族同胞“冻鱼节”中的芦笙大赛构成了族群内部相对稳定的文化系统,并在其文化的传承中进行意识的转换。而正是因为意识的转换,使得侗族同胞对芦笙大赛的认同有了内在的一致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但是侗族同胞对于“冻鱼节”中芦笙大赛的价值选择是不变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归属倾向。
  “侗族人民的价值取向不是推崇个人,而是维护集体。侗族以群体为荣,以群体为上,在各种决断之时,总是首先考虑到维护群体和群体的声誉。”②通过对“冻鱼节”芦笙大赛的实地调查,笔者认为,冻鱼节中的芦笙大赛,实际是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来促进交流,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集体文化观念深入人心。
  总之,由这样的群体意识所构建出来的文化认同使得当地侗族不断巩固了芦笙、芦笙大赛以及“冻鱼节”的发展。这些文化事象因这样的认同得以延续。换言之,芦笙大赛中所强化的群体意识是使他们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结语
  从江县庆云乡“冻鱼节”的芦笙大赛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添加了一些新的事物,但也只是在不影响其主体的情况下对某些外来“元素”的吸收,整个过程仍以较为传统的方式体现。芦笙大赛之所以保护得好,离不开侗族同胞对自身文化传承的共同意识。因此,才会有了不少儿童积极踊跃地加入到芦笙队伍中,才有了庆云乡当地外出务工或学习的人能够不远千里回乡过节。而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参与也保证了芦笙大赛在维持族群和谐、团结关系的同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即以节日为媒,给予群体欢聚、娱乐、沟通、交流的机会,进而稳固宗族群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傅安辉.论侗族的群体意识[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1).[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常艳丽(1993-),女,汉族,山东烟台人,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其他文献
幸福是什么?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幸福五因素理论,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以及成就。在塞利格曼看来,组成幸福的因素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对幸福有所贡献;二是它们是许多人的终极追求,而不是追求其他目标的途径;三是它们可以通过心理学手段被测量出来,而且被证实是最独立也最统合的因素。而他所提出的五大因素,恰恰就符合以上三个特征。  一、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指人的一些正面积极的感受
【摘要】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民间信仰,壮族法事文化是其民间信仰之一,已经演变成了壮族的生活习俗,能慰藉人们的心灵。通过对壮族法事文化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探究其伦理意蕴,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凝聚民族共同体有着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广西;壮族;法事文化;伦理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要】《妈勒访天边》作为壮族历史上第一部史诗性的舞台剧,曾荣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6个单项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被誉为“中国舞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本文即观看后,内心深有触动,便提笔对剧中的人物心理刻画进行分析,运用了舞蹈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加上反复地观看《妈勒访天边》后,进行动作分析、服饰分析、表情分析等,以期对妈、勒、藤妹进行详细地心理
一、同学都在“笑”他  小陶,初一男生,11岁。个子在全班男生中最矮,很瘦小,经常被班上的同学喊“小朋友”。他表面不在乎,但内心非常难受,怀疑自己是侏儒症导致发育不良。小陶学习成绩较好,但上课时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他毽球踢得不错,但不跟同学一起运动。他常常独来独往,认为同学们“总是在看着我,笑我矮小”。  小陶一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他从小跟爸爸、奶奶在村里生活,爸爸喜欢赌博几乎没怎么管他,小陶从小就自
【摘要】文化旅游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全国各地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增强民俗文化旅游的传播力度,不仅对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更能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受众的爱国主义意识,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传播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旅游概述  文化旅游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而早在近代中国的旅游游记中就记载了丰富
【摘要】气韵作为一种哲学,是中国古代存在论的主要形态,“气韵生动”则是古代书法和绘画领域内的最高审美标准。本文以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为例,探究“气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与表达,同时将水墨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提升服装的文化内涵,使“气韵”这种抽象的形态更加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气韵;水墨;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
【摘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中国在东亚的地位虽不是一成不变,但处于核心位置的时间还是相当之久。《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一书就从中国古代开始追溯,梳理中国在东亚秩序中的地位变迁,并对当前中国在东亚秩序中如何自处进行分析。本文将就此书内容略谈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东亚;中国;秩序;地位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一、华夷秩序时期——东亚核心的中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普及,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作为培训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重要课程,《构成基础》所沿用的传统手绘教学方法和如今快速发展并正在被逐渐广泛运用的现代电脑教学方法,形成了两股相互矛盾又相互平衡的制约力量。对此,本文以“传统手绘教学与现代电脑教学的比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构成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手绘教学在色彩构成部分和平面构成部分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心理防线;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51-04  【作者簡介】1.朱海梅,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徐州,221140)教师,高级教师;2.朱欣欣,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121)教师,一级教师;3.冯璐,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江苏徐州,221008)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
【关键词】初中;自我认识;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63-03  【作者简介】聂丹,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合肥,230601)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快速发展。在面对互相矛盾的自我信息时,他们会不知所措,因此,帮助他们完成自我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通过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