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上有个段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删其微信,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检视一下我们的手机、电脑终端,里边除了常用的社交软件,你还安装了几种即时通讯工具?当信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时,打了鸡血似的你,手指头或鼠标不由自主地翻查信息来源,让自己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看似紧密的联系。不时有人感叹社交工具里面的联系人越来越多,可聊的人却越来越少!
有一次,在做报表时我需要调查几个数据,同事说直接在手机里编发吧,让他们网络上报来就可以,又补充说现在还有谁不会时时看手机呢?想想也是,手机如今貌似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不管是在机场码头还是在会议室教室,不管是候车还是排队,大量的低头族们会不断地去查看微信、QQ的即时信息;关注微博、朋友圈的更新,或点赞和评论,也希望有人来点赞和评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非常焦虑地认为自己将错过大量重要的信息,就会感觉自己被隔离,缺少存在感。当没有网络时,用“无头苍蝇找不到北”、“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现今的网民们毫不为过。
如此频繁地使用多种社交软件,难道真的需要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钟春玖是专门研究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专家,他说:“过多的信息刺激不是好事。”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对信息刺激作出反应,会有接收、传导、处理加工、输出等系列复杂过程。但人的认知过程尚存太多未知领域,绝不可以这么简单地划分。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刺激时,注意力会分散、大脑处理加工的能力会产生干扰,容易出错。钟春玖认为,社交软件的便捷性,使得人们专注力在下降。频繁查看信息,实际上是在摧毁自控能力,让大脑失去对事物保持专注的能力。中等水平的信息刺激输入可以较好地维持人的神经兴奋水平,过量或不足都不好。
但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沉溺于社交工具中不能自拔,甚至显现出强迫症加神经质呢?大体有如下心理动因:
1首先,是个体内在的孤独感。谢石在《互联网孤独症候群》中写道:互联网未见得是孤独的解药,也许本身就创造了更大的孤独。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让个体在虚拟的人际交往中反向表现为活跃,平时寡言少语、严谨木讷的人甚至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风趣幽默,与现实中的自己判若两人,然而喧嚣过后往往更孤独,会进一步在社交工具里来排解内心的孤独感。个体的孤独感和存在感可以看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为孤独,所以要刷存在感;而不断显示的存在感,掩盖了实际上的孤独。
2其次,是个体的窥探欲望使然。“为什么最近都没有更新朋友圈?”“因为最近生活太豐富。”戏谑的言语一方面表明了生活的丰富可以减少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则凸显了关注对方以外或多或少有窥探、打听对方隐私的欲望,可实际上,人家的动态又关乎自己多大的事情呢?而内心里面是否有“只要我过得比你好”的杂念呢?
3再次,是自我意识的模糊性。要认清自己是很难的,通过点赞或评论来认为朋友对己是否重视,不过是虚荣心作祟而已,而不断将自己通过美颜后的照片、生活点滴暴晒的人,大约也就是对自我认识不清、角色定位不准的个体而已。
我们真需要那么多社交工具吗?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人也难以作出同样的选择。但不管怎么说,有一个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那就是“我是社交工具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应该驾驭好这些社交工具而不是被社交工具驾驭”。正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所言,千万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微信上,一个好的社交工具就是让用户最高效地完成任务,然后离开,去忙自己的事,而不是让用户在这里消磨时间。
有一次,在做报表时我需要调查几个数据,同事说直接在手机里编发吧,让他们网络上报来就可以,又补充说现在还有谁不会时时看手机呢?想想也是,手机如今貌似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不管是在机场码头还是在会议室教室,不管是候车还是排队,大量的低头族们会不断地去查看微信、QQ的即时信息;关注微博、朋友圈的更新,或点赞和评论,也希望有人来点赞和评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非常焦虑地认为自己将错过大量重要的信息,就会感觉自己被隔离,缺少存在感。当没有网络时,用“无头苍蝇找不到北”、“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现今的网民们毫不为过。
如此频繁地使用多种社交软件,难道真的需要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钟春玖是专门研究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专家,他说:“过多的信息刺激不是好事。”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对信息刺激作出反应,会有接收、传导、处理加工、输出等系列复杂过程。但人的认知过程尚存太多未知领域,绝不可以这么简单地划分。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刺激时,注意力会分散、大脑处理加工的能力会产生干扰,容易出错。钟春玖认为,社交软件的便捷性,使得人们专注力在下降。频繁查看信息,实际上是在摧毁自控能力,让大脑失去对事物保持专注的能力。中等水平的信息刺激输入可以较好地维持人的神经兴奋水平,过量或不足都不好。
但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沉溺于社交工具中不能自拔,甚至显现出强迫症加神经质呢?大体有如下心理动因:
1首先,是个体内在的孤独感。谢石在《互联网孤独症候群》中写道:互联网未见得是孤独的解药,也许本身就创造了更大的孤独。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让个体在虚拟的人际交往中反向表现为活跃,平时寡言少语、严谨木讷的人甚至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风趣幽默,与现实中的自己判若两人,然而喧嚣过后往往更孤独,会进一步在社交工具里来排解内心的孤独感。个体的孤独感和存在感可以看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为孤独,所以要刷存在感;而不断显示的存在感,掩盖了实际上的孤独。
2其次,是个体的窥探欲望使然。“为什么最近都没有更新朋友圈?”“因为最近生活太豐富。”戏谑的言语一方面表明了生活的丰富可以减少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则凸显了关注对方以外或多或少有窥探、打听对方隐私的欲望,可实际上,人家的动态又关乎自己多大的事情呢?而内心里面是否有“只要我过得比你好”的杂念呢?
3再次,是自我意识的模糊性。要认清自己是很难的,通过点赞或评论来认为朋友对己是否重视,不过是虚荣心作祟而已,而不断将自己通过美颜后的照片、生活点滴暴晒的人,大约也就是对自我认识不清、角色定位不准的个体而已。
我们真需要那么多社交工具吗?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人也难以作出同样的选择。但不管怎么说,有一个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那就是“我是社交工具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应该驾驭好这些社交工具而不是被社交工具驾驭”。正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所言,千万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微信上,一个好的社交工具就是让用户最高效地完成任务,然后离开,去忙自己的事,而不是让用户在这里消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