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影讯》(1980-1990)的群众影评考察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湾影讯》是上海市卢湾区电影宣传组在1980-1990年组编的电影简报.2011年,原上海市黄浦、卢湾两行政区建制撤销,合并为新的黄浦区,至此,卢湾区正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值得注意的是,《卢湾影讯》所记载的20世纪80年代群众影评的日常活动深隐着一段久经湮埋、未被详述的中国电影批评史,并通过影评主体构成上的组织性与集体活动的规范性这一特点,显示出了业余影评员与电影宣传当局的“亲缘关系”,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可复制的宣传模式.
其他文献
哲学家梅洛-庞蒂多次讨论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一文.“象征形式”概念来源于新康德主义哲学家卡西尔.潘氏本人在两种意义上阐发卡西尔的“象征形式”概念,一方面他将“象征形式”解释为文化征象和文化惯例,另一方面他又将“象征形式”解释为主客间的平衡点以及衡量其他艺术作品的绝对视点.梅氏将透视法视为绘画“表达”活动的产物,他的思路与潘氏对“象征形式”的第一种理解呼应,但与第二种理解抵触.
对于世界范围家庭情节剧的类型和符码研究,涉及作为类型的家庭情节剧之概念和批评史梳理,以及该类型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演绎规律和程式,即符码演绎的差异比较.在糅合世界范围对于剧情电影和类型电影学者托马斯·埃尔萨瑟、本·辛格、托马斯·沙兹、彼得·布鲁克斯等和符码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乌伯托·艾柯、格雷姆·特纳等之观点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家庭情节剧这个类型进行概念溯源、批评考察,以及推行一种以风格论为侧重的诗学研究理念.
本文探讨了关于“电影教育”的三种观念.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亨利·吉鲁认为电影是一种思考的手段,“电影教学法”通过批判性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公共意识的思想主体.本文则更加认同本雅明和德勒兹对吉鲁的“二元对立”的电影教育观的颠覆.本雅明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强调了电影的本体论性质与影像的思想潜能,认为电影以非思考的“分心”产生思考.德勒兹认为电影并非单纯为学生呈现一种观念,并不提供关于电影的某种隐秘知识或固定模式,电影教育学也并非探讨教育应该如何来批判性地思考电影,恰恰相反,电影将“我”置于危机之中并丧
对“经验”及其呈现方式的重视,构筑起了克拉考尔电影理论的现象学维度.在早期的魏玛德国时期,克拉考尔将“经验”阐释为一个特定概念“散心”;在后期的美国时期,克拉考尔则更多将“经验”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勾连.而通过梳理克拉考尔对超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复杂态度,也可发现其电影现实观并非封闭的教条主义,而是一种“解放的现实主义”.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期,“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成为新中国首次确立的本土文艺创作方法,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中国特色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时代要求,形成了新中国第三次电影高潮以及电影表演浪潮.表演美学思潮,呈现了电影演员的身份认同强化、从纪录片到艺术片的表演风格变化、类型电影表演渐次出现等时代内涵.
本文主张将当代舞放置进“一般艺术史”(主要是当代艺术史)与“视觉媒介实践”范畴进行考察.文章第一部分主张当代舞蹈史的多元化叙事方式,提出以问题域作为历史书写的参照,描述了当代艺术和当代舞蹈中普遍的挪用策略及其理论谱系;在此基础上,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几组典型当代舞文本的对比分析,阐释了当代舞中的挪用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媒介间性问题;文章第三部分回到有关当代艺术(含当代舞)挪用策略“意义生产逻辑”的思考,借助语言学、修辞学等理论,为作为“当代艺术”与“视觉媒介实践”的当代舞锚定其意义生产逻辑,揭示其与“当代艺术
“十七年”戏曲电影蜕化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外在程式,在经历成长、高潮、异化等阶段后,逐步确立带有重塑、主体、服务意识的美学范式.新女性是戏曲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其身体构型呈现大致经历启蒙化、多元化、政治化这三个阶段的形象流变.从以传统戏曲为蓝本的身体演绎,到偏向于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身体构型,再到受禁欲主义思想影响的准身体,“十七年”戏曲电影对女性身体表达的态度与方式,由内而外地映射出时代变迁、社会建构力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长期以来,传统艺人处于十分矛盾的地位中.一方面,传统艺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文化遗产的发扬者,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另一方面,传统艺人往往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视为统治阶级的“玩物”.在长期封建思想的浸染下,传统艺人不仅在思想上、技能上,乃至形象上都充斥着封建思想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构建同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国共产党开始逐步对传统艺人的思想、技能和形象进行全面改造.
本文基于英国电影的跨国属性及其对民族主义观念的解构,分析英国学界对于去中心化、非同一性的国族影像进行多维阐释的方法.首先,在“英语电影”中发掘作为英语文化之源的“英国性”,并说明其协调民族特殊性与超国家文化共同体的能力;其次,关注非理想化的国族认同效果,重估远离主流价值观的电影类型,进而拓展了“英国性”的边界.此外,运用大数据测绘法分析受众需求,为强化影像“英国性”的传播效果提供了决策性支持.
借助于列斐伏尔的差异空间概念,本文旨在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重庆空间生产的特殊机制.在物质维度上,差异空间以视觉奇观的方式呈现,充满了对城市景观的迷恋;在社会维度上,差异空间体现为五方杂处的社会空间,孕育出独特的底层叙事与江湖气质;在心理维度上,差异空间通过“山城”与“雾都”的叠合带来了晕眩迷失的悬疑氛围,使重庆成为拍摄悬疑片的首选城市.如何在影像生产中继续发挥重庆差异空间的优势,仍是未来值得期许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