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疑”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看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师生两个角度阐述如何把“疑”作用于阅读文本,即,教师要善于设疑,学生要勤于质疑。
关键词:阅读; 师生; 设疑; 质疑
阅读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探求,并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疑”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明人陈献章又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运用“疑”呢?笔者认为,教师善于设疑、学生勤于质疑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谓设疑,就是提问。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并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并期待学生回答的活动。设疑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适当的地方恰如其分地设疑,对学生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显得很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设疑”来更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更精彩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在课题处设疑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概括课文的内容,或明示文章的行文思路……所以,教学时可以在课题处设疑,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教师可以抓住“衣袋”设疑,衣袋里怎么会装满昆虫?这是谁的衣袋?又如《军神》一文,教师可以围绕标题中的“神”字,提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神’”这个问题,通过对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进行深入体味,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在对主人公的品质肃然起敬的同时,产生心灵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在“矛盾”处设疑
所谓“矛盾”处,就是课文的有些内容看起来前后不一致,或与学生的感情、生活经验相悖,并不是作者写文章时的疏忽大意,而是有意的安排。教师在此处设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在描写“等灵车”场面时有这样一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着。“焦急又耐心”是一对反义词,这样写不是很矛盾吗?作者正是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表达对总理发自内心的深深敬意。
三、在“特殊”标点处设疑
文中好多句子的标点因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或因内容蕴含着特定的深刻的含义,会与习惯的用法表达的效果不同。标点符号是文本的重要组成,有些课文中特定环境下的标点符号,其内涵更丰富,这时就应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进行设疑。如《大江保卫战》中“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教师可抓住句中的“!”和“……”让学生设疑,为什么连用三个感叹号?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从而体会当时的灾情严重、形势紧张,抗洪战士迎风战浪、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对文中标点符号多思多想,不仅能帮学生正确理解意思,感受思想,体会感情,还能学会准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四、在反衬除设疑
有些课文为了突出所描写的人或物,使人,物更有形象,更有魅力,常常运用“反衬”的手法。如《白鹭》一文中,教师可抓住课文写“白鹭”,为什么还要写“白鹤”和“朱鹭、苍鹭”呢?让学生认识白鹭的“美”的精巧,加深了对“白鹭的常见,外形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和精巧”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设疑的目的,是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体验,在于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教师设疑同学释疑是一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或者说是半主动的活动,另外,教师的设疑所覆盖文本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必须主动对文本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阅读深入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
一、激发质疑兴趣
在“提问”好像只是教师的权利、学生只能做答的情形下,要培养学生“质疑”,首先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教师应放下架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宽松气氛。
1.鼓励敢问多问。孩子本是善问的,有时候问的问题是可笑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在长期不被重视后变得沉默寡言了。因此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循循善诱。要重视孩子认为是很大的而成人认为是简单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找答案;对于学生提的错误问题要巧妙引导。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一学生提出鸭子是动物,课文里的“他”字应写为“它”,教师首先赞扬学生敢于质疑,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还有没有相同的问题。学生通过读,发现课文里还写着“鸭妈妈、哥哥、小伙伴、欺负”等词语,从中感悟到作者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很喜欢这些小动物。这样的引导,不仅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敢于质疑,还能学会怎样质疑。
2.及时恰当评价。评价能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他们乐于提问。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恰当及时的评价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提高提问题的水平,形成“问题”的价值意识。如一学生在学习《田忌赛马》提出:“在第二场赛马中,最差的下等马对最快的上等马,难道齐威王没有看出来吗?”教师立刻肯定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并问其他学生得知齐威王没有看出来后说:“齐威王都没有看出来,这位同学却看出来了,真了不起!那么齐威王为什么没有看出来?他很笨吗?”学生从“得意洋洋”、“轻蔑”得出齐威王骄傲自满,进而悟出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这不仅让学生深入地认识了人物,还让学生掌握了分析事物的方法。
二、创设质疑环境
要使学生敢问、乐问,除了从各方面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宽松气氛外,还要给学生创设质疑的环境。
1.创情境,各种途径启问题。教师运用优美故事、动人画面﹑优美音乐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小语七册《五彩池》一课,教师导入时放“五彩池”录像,通过形象画面和优美音乐,创设出良好的质疑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么美丽的景色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景色?”
2.设空间,小组合作找问题。组建合作小组,给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考一考”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解答,互相考一考,评一评。
3.留时间,自主探究提问题。在学习完课文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全文,在整理中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
总之,教师设疑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用得好会使教者教得轻松,学者 学得有趣。而学生质疑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疑是思维的开端,是理解的基础,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方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动态平衡过程。长期应用教师设疑,学生质疑的方法,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自然会提高。
收稿日期:2010-01-11
关键词:阅读; 师生; 设疑; 质疑
阅读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探求,并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疑”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明人陈献章又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运用“疑”呢?笔者认为,教师善于设疑、学生勤于质疑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谓设疑,就是提问。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并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并期待学生回答的活动。设疑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适当的地方恰如其分地设疑,对学生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显得很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设疑”来更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更精彩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在课题处设疑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概括课文的内容,或明示文章的行文思路……所以,教学时可以在课题处设疑,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教师可以抓住“衣袋”设疑,衣袋里怎么会装满昆虫?这是谁的衣袋?又如《军神》一文,教师可以围绕标题中的“神”字,提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神’”这个问题,通过对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进行深入体味,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在对主人公的品质肃然起敬的同时,产生心灵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在“矛盾”处设疑
所谓“矛盾”处,就是课文的有些内容看起来前后不一致,或与学生的感情、生活经验相悖,并不是作者写文章时的疏忽大意,而是有意的安排。教师在此处设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在描写“等灵车”场面时有这样一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着。“焦急又耐心”是一对反义词,这样写不是很矛盾吗?作者正是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表达对总理发自内心的深深敬意。
三、在“特殊”标点处设疑
文中好多句子的标点因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或因内容蕴含着特定的深刻的含义,会与习惯的用法表达的效果不同。标点符号是文本的重要组成,有些课文中特定环境下的标点符号,其内涵更丰富,这时就应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进行设疑。如《大江保卫战》中“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教师可抓住句中的“!”和“……”让学生设疑,为什么连用三个感叹号?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从而体会当时的灾情严重、形势紧张,抗洪战士迎风战浪、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对文中标点符号多思多想,不仅能帮学生正确理解意思,感受思想,体会感情,还能学会准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四、在反衬除设疑
有些课文为了突出所描写的人或物,使人,物更有形象,更有魅力,常常运用“反衬”的手法。如《白鹭》一文中,教师可抓住课文写“白鹭”,为什么还要写“白鹤”和“朱鹭、苍鹭”呢?让学生认识白鹭的“美”的精巧,加深了对“白鹭的常见,外形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和精巧”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设疑的目的,是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体验,在于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教师设疑同学释疑是一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或者说是半主动的活动,另外,教师的设疑所覆盖文本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必须主动对文本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阅读深入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
一、激发质疑兴趣
在“提问”好像只是教师的权利、学生只能做答的情形下,要培养学生“质疑”,首先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教师应放下架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宽松气氛。
1.鼓励敢问多问。孩子本是善问的,有时候问的问题是可笑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在长期不被重视后变得沉默寡言了。因此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循循善诱。要重视孩子认为是很大的而成人认为是简单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找答案;对于学生提的错误问题要巧妙引导。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一学生提出鸭子是动物,课文里的“他”字应写为“它”,教师首先赞扬学生敢于质疑,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还有没有相同的问题。学生通过读,发现课文里还写着“鸭妈妈、哥哥、小伙伴、欺负”等词语,从中感悟到作者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很喜欢这些小动物。这样的引导,不仅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敢于质疑,还能学会怎样质疑。
2.及时恰当评价。评价能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他们乐于提问。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恰当及时的评价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提高提问题的水平,形成“问题”的价值意识。如一学生在学习《田忌赛马》提出:“在第二场赛马中,最差的下等马对最快的上等马,难道齐威王没有看出来吗?”教师立刻肯定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并问其他学生得知齐威王没有看出来后说:“齐威王都没有看出来,这位同学却看出来了,真了不起!那么齐威王为什么没有看出来?他很笨吗?”学生从“得意洋洋”、“轻蔑”得出齐威王骄傲自满,进而悟出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这不仅让学生深入地认识了人物,还让学生掌握了分析事物的方法。
二、创设质疑环境
要使学生敢问、乐问,除了从各方面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宽松气氛外,还要给学生创设质疑的环境。
1.创情境,各种途径启问题。教师运用优美故事、动人画面﹑优美音乐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小语七册《五彩池》一课,教师导入时放“五彩池”录像,通过形象画面和优美音乐,创设出良好的质疑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么美丽的景色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景色?”
2.设空间,小组合作找问题。组建合作小组,给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考一考”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解答,互相考一考,评一评。
3.留时间,自主探究提问题。在学习完课文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全文,在整理中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
总之,教师设疑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用得好会使教者教得轻松,学者 学得有趣。而学生质疑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疑是思维的开端,是理解的基础,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方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动态平衡过程。长期应用教师设疑,学生质疑的方法,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自然会提高。
收稿日期: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