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工作样样离不开数学,数学早已经深入到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各领域,人类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必须学好数学.学数学不仅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这些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
做练习题就是训练这些能力的途径之一,有的专家还专门寻求一些趣味数学题来演练,如鸡兔同笼、羊吃草……这些题目可以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情感”,增强学数学的能力.如果运算不熟练,不能准确而迅速地得出结果,甚至常出差错,将这些问题仅仅归因于粗心大意远远不够,其实质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做题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挨批评,只会代公式,依照老师讲的例题“画葫芦”,不注意分析,不注意推理的严谨,不注意每前进一步的理论根据,不注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陈题新解,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失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所以应该在做每一道题目前多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解法?条件改变后有何新的结论?已知条件与结论互换后还成立吗?不要盲目做题,常言道“多想出智慧”,长期坚持必有效果.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拓宽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些易错题集中在错题集中,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比较两者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并进入最佳状态.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这些习惯往往在大考中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仍要理解和记忆.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复不遗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一般地说,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抛物线”三个字,就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方程是什么?抛物线有几个方面的性质?关于抛物线有哪些典型的数学问题?不妨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数定义和加法定理为基础的,如果能在记忆公式的同时,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遗忘.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因为这种发现对知识的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自主学习是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动回答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真正调动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学习数学还要注意问三个“什么”:
一是“是什么”.搞清所学的概念,知识是什么,要抓住其本质的特质,避免相互混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
二是“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加深理解,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是“还有什么”.多想想还有什么,可加强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发现和挖掘新的问题.如历史上海王星的发现就是一个范例:法国人布瓦得在计算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时,发现它老是“出轨”,是什么力量造成的?法国人勒威烈和英国的亚当斯经过计算,同时发现了海王星,是海王星迫使天王星出轨的.
当然,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适当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辅导读物同样也是必要的.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做练习题就是训练这些能力的途径之一,有的专家还专门寻求一些趣味数学题来演练,如鸡兔同笼、羊吃草……这些题目可以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情感”,增强学数学的能力.如果运算不熟练,不能准确而迅速地得出结果,甚至常出差错,将这些问题仅仅归因于粗心大意远远不够,其实质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做题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挨批评,只会代公式,依照老师讲的例题“画葫芦”,不注意分析,不注意推理的严谨,不注意每前进一步的理论根据,不注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陈题新解,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失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所以应该在做每一道题目前多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解法?条件改变后有何新的结论?已知条件与结论互换后还成立吗?不要盲目做题,常言道“多想出智慧”,长期坚持必有效果.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拓宽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些易错题集中在错题集中,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比较两者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并进入最佳状态.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这些习惯往往在大考中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仍要理解和记忆.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复不遗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一般地说,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抛物线”三个字,就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方程是什么?抛物线有几个方面的性质?关于抛物线有哪些典型的数学问题?不妨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数定义和加法定理为基础的,如果能在记忆公式的同时,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遗忘.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因为这种发现对知识的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自主学习是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动回答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真正调动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学习数学还要注意问三个“什么”:
一是“是什么”.搞清所学的概念,知识是什么,要抓住其本质的特质,避免相互混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
二是“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加深理解,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是“还有什么”.多想想还有什么,可加强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发现和挖掘新的问题.如历史上海王星的发现就是一个范例:法国人布瓦得在计算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时,发现它老是“出轨”,是什么力量造成的?法国人勒威烈和英国的亚当斯经过计算,同时发现了海王星,是海王星迫使天王星出轨的.
当然,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适当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辅导读物同样也是必要的.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