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以诗论诗的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诗歌的各种艺术风格。司空图生活的晚唐,盛唐气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动荡、时局剧变。如果说司空图《诗品》中“雄浑”“豪放”“劲健”等诸品都符合盛唐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那么“悲慨”这一品则是司空图纵观诗歌艺术的流变,对当时诗坛普遍流行的苦闷徘徊、哀怨惆怅的艺术风格的揭示和总结。
一、《诗品·悲慨》的文本阐释
“悲慨”是《二十四诗品》中的第十九品,其品曰:“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通读《悲慨》篇,人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首情感真切和寓意深沉的抒情诗,通篇纯用艺术形象描绘,没有用逻辑语言概括和提出文学理论判断,这给人们认识它的理论含义和理论价值带来一定难度。人们通过解读诗句外在的艺术形象,从而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悲慨》诗的首二句先描写自然景象,大风卷起水浪,树林均被摧折。通过景物描写,该诗用因果连绵句点出了一种“悲慨”之境。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大风卷水,林木为摧”可能是此时晚唐动荡局势的象征。
中间八句,从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向了思想精神的层面,逐渐烘托出一个忧国忧民、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和悲叹人生的雅士形象。第二句“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的意思是正当思想痛苦到了极点,想一死而解脱的时候,召唤好朋友陪伴,以缓解思想、精神和心理上的苦闷,可是没有看见他的到来。第三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这里诗人慨叹人生短暂,认为富贵如冷灰,不足为道。“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四句更是表达了诗人面对晚唐社会黑暗的愤懑和对世事前途的慨叹。世道日益沦丧,而谁才是今日之雄才,自己有“壮士拂剑”的报国志向,一腔正气却只能换成一声哀叹。
最后一句“萧萧落叶,漏雨苍苔”再次写景,落叶萧萧落下,残雨滴落在苍苔上,与开头首位呼应,更增添悲戚的力量。
全诗虽无明显的理论结论,但可以从中窥见司空图的艺术主张。首先,创造悲慨风格的诗歌需要真实地描绘凄切苍凉的客观环境,选择适合的意象,营造一种悲戚的氛围。例如,本诗选择了“大风”“林木”“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等意象描写了凄凉悲苦的环境,为全诗奠定了悲慨的基调。其次,要形成悲慨诗风,诗歌还应显示出形成悲慨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因素。诗歌中“大道日丧”揭示了社会沦丧、世道沉沦是悲慨之源,“壮士拂剑”不仅仅是个人的无奈,还包含着时代、国家的悲哀,从而揭示出悲慨诗风形成的内在成因。最后,把握和处理好主客关系,使个人的主观愿望、情思、审美意趣等表现与社会的、自然的客观景象的描写达到高度和谐统一。《悲慨》一诗景和情并没有割裂,首二句诗人因客观环境而陷入思想精神的苦闷之中。“大风卷水,林木为摧”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刻画,还暗喻当时黑暗的、动荡的社会现实,包括诗人在内的知识分子一腔报国之志没有办法实现,痛苦悲愤之情跃于纸上。诗人只有将具有深切社会意义的浩然之哀与个人生活不幸之哀进行融合,才能创造出成功的悲慨作品。
二、“悲慨”的悲剧意蕴
《悲慨》这一品不同于其他诸品的描述的劲健、冲淡之美,表现了别具一格的悲剧风格美,传达出中国传统诗歌艺术中蕴含的悲剧意识。诗歌发展到晚唐时期,已经一扫盛唐气象那种激昂奋发、积极乐观之态。动乱的社会现实反映到文学创作中,许多晚唐诗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社会生活体验,创造了大量悲慨风格的诗歌。司空图敏锐地捕捉到了在艰危时局下社会心理的变化,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站在风格理论建设的高度,创作了《悲慨》诗,探讨了“悲慨”诗风产生的成因及其艺术特征。
(一)忧国愤世、无法改变的无力之感
《悲慨》诗中提到诗人因为“大风卷水,林木为摧”,而“适苦欲死”。根据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大风卷水”可喻指整个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林木为摧”可喻指当时在混乱的社会局势下,黎民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精神苦闷已经到了一个极点,唯有死方可解脱。《新唐书·司空图传》记载:“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唐亡后,司空图对现实感到绝望,并且无法排除精神上的痛苦,最终走上了“不食而卒”的自杀之路。任何一个有国家使命感的诗人,面对动荡的局势、国家危难,自己空有一腔热血,但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油然而生一种悲戚之感。
(二)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感
人的生命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逝。不少诗人很早就敏感地意识到时间面前,人的生命是短暂且脆弱的,这种对人生苦短、时间易逝的慨叹很早就形之于诗歌之中,如曹操的《短歌行》。人作为短暂而渺小的个体生命在永恒流動的时间面前是无奈的,对时间流逝的无法掌控,使人们产生一种忧伤的情愫。
司空图在《悲慨》诗中也流露着这样一种情愫,他说“百岁如流,富贵冷灰”。人生百岁不过如流水般转瞬即逝,一往不回。满堂富贵,热闹非凡,到头来不过是一堆冷灰。在这里,富贵如冷灰似乎是引起悲慨之情的直接原因,但悲慨的根本原因则是对“百岁如流”的无奈。人的一生短暂一去不复返,富贵功名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空。纵使人生富贵荣华,不过是匆匆百年,怎么不引发人感慨呢?
(三)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感
人生苦短,时光易逝,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要想追求生命不朽,只能让自己的思想精神功业永垂不朽。人的一生只不过短短的百岁光阴,想立下千秋伟业是很难的。千古以来,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慨叹是诗歌永恒的旋律。历代许多文人都借助诗歌倾诉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感。
《悲慨》篇塑造了一个忧国愤世、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这位壮士本应该雄姿英发,仗剑而行,建功立业,但是由于“大道日丧”,自己空有雄才,也无法实现报国立功之志,只能在“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的悲凉之景下,拔剑慨叹,一腔正气只能化成一声声哀叹。《悲慨》篇中的这一壮士形象,是诗人自己,也是中国千百年来所有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有志之人的代表。
三、“悲慨”与司空图创作取向
最符合司空图美学要求的典型悲慨作品,应该是李白的《行路难》,这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时的悲慨之作。诗中极言自己忧国愤世之情和鸿鹄之志。司空图的“壮士拂剑”与李白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意象一致。但李白的悲愤之情并没有停留在“浩然弥哀”上,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及沧海”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胸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
司空图自己也有创作诗歌,他不仅是晚唐时期重要的文学理论家,还是一位重要的诗人。司空图一生都处在这个大混乱时期,对唐朝失去信心后,司空图告别官场,回归山林生活。回归平静的司空图心灵却不平静,他有一腔报国立业之志,又无能为力。司空图的诗歌也有大量的悲慨作品,这与司空图的人生经历和美学主张有关。而司空图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也集中在悲慨诗方面。例如,《退栖》“官游萧索为无能,移往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诗中化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分别是“燕昭怜马”和“支遁爱鹰”,诗人借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燕昭王这样重贤爱才的君主的追慕,自己虽然退隐但仍胸怀支遁爱鹰之壮志。
司空图创造的悲慨诗作注重渲染凄切苍凉的环境气氛,写出形成悲慨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因素。司空图的诗作中多次表达对晚唐社会的动荡、战乱的哀叹和无奈,自己退隐山林,心却跟随着大唐社会的脉搏跳动,感受着时代的哀愁和国事的哀叹。司空图的悲慨诗始终停留在“哀”上,并没有达到“壮士拂剑,浩然弥哀”的境地。但是,诗人能够将社会之哀与个人之哀缜密融合,使诗作的情感浓郁,感人至深。
(华南师范大学)
一、《诗品·悲慨》的文本阐释
“悲慨”是《二十四诗品》中的第十九品,其品曰:“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通读《悲慨》篇,人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首情感真切和寓意深沉的抒情诗,通篇纯用艺术形象描绘,没有用逻辑语言概括和提出文学理论判断,这给人们认识它的理论含义和理论价值带来一定难度。人们通过解读诗句外在的艺术形象,从而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悲慨》诗的首二句先描写自然景象,大风卷起水浪,树林均被摧折。通过景物描写,该诗用因果连绵句点出了一种“悲慨”之境。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大风卷水,林木为摧”可能是此时晚唐动荡局势的象征。
中间八句,从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向了思想精神的层面,逐渐烘托出一个忧国忧民、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和悲叹人生的雅士形象。第二句“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的意思是正当思想痛苦到了极点,想一死而解脱的时候,召唤好朋友陪伴,以缓解思想、精神和心理上的苦闷,可是没有看见他的到来。第三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这里诗人慨叹人生短暂,认为富贵如冷灰,不足为道。“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四句更是表达了诗人面对晚唐社会黑暗的愤懑和对世事前途的慨叹。世道日益沦丧,而谁才是今日之雄才,自己有“壮士拂剑”的报国志向,一腔正气却只能换成一声哀叹。
最后一句“萧萧落叶,漏雨苍苔”再次写景,落叶萧萧落下,残雨滴落在苍苔上,与开头首位呼应,更增添悲戚的力量。
全诗虽无明显的理论结论,但可以从中窥见司空图的艺术主张。首先,创造悲慨风格的诗歌需要真实地描绘凄切苍凉的客观环境,选择适合的意象,营造一种悲戚的氛围。例如,本诗选择了“大风”“林木”“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等意象描写了凄凉悲苦的环境,为全诗奠定了悲慨的基调。其次,要形成悲慨诗风,诗歌还应显示出形成悲慨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因素。诗歌中“大道日丧”揭示了社会沦丧、世道沉沦是悲慨之源,“壮士拂剑”不仅仅是个人的无奈,还包含着时代、国家的悲哀,从而揭示出悲慨诗风形成的内在成因。最后,把握和处理好主客关系,使个人的主观愿望、情思、审美意趣等表现与社会的、自然的客观景象的描写达到高度和谐统一。《悲慨》一诗景和情并没有割裂,首二句诗人因客观环境而陷入思想精神的苦闷之中。“大风卷水,林木为摧”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刻画,还暗喻当时黑暗的、动荡的社会现实,包括诗人在内的知识分子一腔报国之志没有办法实现,痛苦悲愤之情跃于纸上。诗人只有将具有深切社会意义的浩然之哀与个人生活不幸之哀进行融合,才能创造出成功的悲慨作品。
二、“悲慨”的悲剧意蕴
《悲慨》这一品不同于其他诸品的描述的劲健、冲淡之美,表现了别具一格的悲剧风格美,传达出中国传统诗歌艺术中蕴含的悲剧意识。诗歌发展到晚唐时期,已经一扫盛唐气象那种激昂奋发、积极乐观之态。动乱的社会现实反映到文学创作中,许多晚唐诗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社会生活体验,创造了大量悲慨风格的诗歌。司空图敏锐地捕捉到了在艰危时局下社会心理的变化,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站在风格理论建设的高度,创作了《悲慨》诗,探讨了“悲慨”诗风产生的成因及其艺术特征。
(一)忧国愤世、无法改变的无力之感
《悲慨》诗中提到诗人因为“大风卷水,林木为摧”,而“适苦欲死”。根据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大风卷水”可喻指整个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林木为摧”可喻指当时在混乱的社会局势下,黎民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精神苦闷已经到了一个极点,唯有死方可解脱。《新唐书·司空图传》记载:“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唐亡后,司空图对现实感到绝望,并且无法排除精神上的痛苦,最终走上了“不食而卒”的自杀之路。任何一个有国家使命感的诗人,面对动荡的局势、国家危难,自己空有一腔热血,但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油然而生一种悲戚之感。
(二)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感
人的生命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逝。不少诗人很早就敏感地意识到时间面前,人的生命是短暂且脆弱的,这种对人生苦短、时间易逝的慨叹很早就形之于诗歌之中,如曹操的《短歌行》。人作为短暂而渺小的个体生命在永恒流動的时间面前是无奈的,对时间流逝的无法掌控,使人们产生一种忧伤的情愫。
司空图在《悲慨》诗中也流露着这样一种情愫,他说“百岁如流,富贵冷灰”。人生百岁不过如流水般转瞬即逝,一往不回。满堂富贵,热闹非凡,到头来不过是一堆冷灰。在这里,富贵如冷灰似乎是引起悲慨之情的直接原因,但悲慨的根本原因则是对“百岁如流”的无奈。人的一生短暂一去不复返,富贵功名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空。纵使人生富贵荣华,不过是匆匆百年,怎么不引发人感慨呢?
(三)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感
人生苦短,时光易逝,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要想追求生命不朽,只能让自己的思想精神功业永垂不朽。人的一生只不过短短的百岁光阴,想立下千秋伟业是很难的。千古以来,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慨叹是诗歌永恒的旋律。历代许多文人都借助诗歌倾诉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感。
《悲慨》篇塑造了一个忧国愤世、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这位壮士本应该雄姿英发,仗剑而行,建功立业,但是由于“大道日丧”,自己空有雄才,也无法实现报国立功之志,只能在“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的悲凉之景下,拔剑慨叹,一腔正气只能化成一声声哀叹。《悲慨》篇中的这一壮士形象,是诗人自己,也是中国千百年来所有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有志之人的代表。
三、“悲慨”与司空图创作取向
最符合司空图美学要求的典型悲慨作品,应该是李白的《行路难》,这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时的悲慨之作。诗中极言自己忧国愤世之情和鸿鹄之志。司空图的“壮士拂剑”与李白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意象一致。但李白的悲愤之情并没有停留在“浩然弥哀”上,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及沧海”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胸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
司空图自己也有创作诗歌,他不仅是晚唐时期重要的文学理论家,还是一位重要的诗人。司空图一生都处在这个大混乱时期,对唐朝失去信心后,司空图告别官场,回归山林生活。回归平静的司空图心灵却不平静,他有一腔报国立业之志,又无能为力。司空图的诗歌也有大量的悲慨作品,这与司空图的人生经历和美学主张有关。而司空图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也集中在悲慨诗方面。例如,《退栖》“官游萧索为无能,移往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诗中化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分别是“燕昭怜马”和“支遁爱鹰”,诗人借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燕昭王这样重贤爱才的君主的追慕,自己虽然退隐但仍胸怀支遁爱鹰之壮志。
司空图创造的悲慨诗作注重渲染凄切苍凉的环境气氛,写出形成悲慨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因素。司空图的诗作中多次表达对晚唐社会的动荡、战乱的哀叹和无奈,自己退隐山林,心却跟随着大唐社会的脉搏跳动,感受着时代的哀愁和国事的哀叹。司空图的悲慨诗始终停留在“哀”上,并没有达到“壮士拂剑,浩然弥哀”的境地。但是,诗人能够将社会之哀与个人之哀缜密融合,使诗作的情感浓郁,感人至深。
(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