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捕捞长江刀鱼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春季,长江刀鱼总会勾起人们的味蕾,刀鱼黄金般的身价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不过,农业部发布通告,自2019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长江刀鱼)、凤鲚(凤尾鱼)、中华绒螯蟹(河蟹)专项捕捞许可证,禁止上述三种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近年来,长江刀鱼数量越来越少,个头也不大。“我一辈子生活在渔船上,记得上世纪70年代捕刀鱼,一网拉上来有‘一担挑’,一点不夸张,半斤左右的很多。”长江沿岸城市一位市民说。回忆起以前,他兴奋起来,但说起现在,他的声音又低沉下去,“近几年刀鱼的确不好捕,个头也不大,有时一网下去只有一条”。
  素材点击
   甘地说:一个国家的道德是否伟大,可以从其对动物的态度看出。一种长江里的普通鱼类,几十年间竟然成了珍稀物种。我们对动物的瘋狂虐待,反映出的正是敬畏自然这一美德的淡漠与流失。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即使科技再发达,即使条件再优越,如果离开了美好的自然环境,也就谈不上幸福生活。保护长江刀鱼也是在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不仅利在当代,还功在千秋。
其他文献
我的书桌靠着一扇窗,略带锈迹的铁皮窗框衬着素雅的暗花磨砂玻璃,我每天坐在书桌前,应对着越来越繁重的功课。低头读书、写字疲惫的时候,抬眼眺望窗外的景色,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一棵大榕树挺立着,浓密的枝叶占据了半个窗口。秋冬时节,有些许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到书桌上。我常常会挑一些好看的叶子,轻轻夹在书页里,让课本弥漫着淡淡的叶香。一些“小伙伴”不时来这里做客,有时是几只小麻雀,嘰叽喳喳、谈天说地;有时
期刊
小区王老太家住一楼,屋里闲置的小房间有一扇玻璃窗破了小半边,玻璃残骸上落满了灰尘,挂着稀稀拉拉的蛛网,像一个掉光牙齿的老人空落落的牙床。   一日,我路过老太太家,瞧见她正扯著嗓门骂人,上前询问,老太太用拐杖拄了拄地说:“这帮孩子太不懂事了!一个接一个拿石子丢我家的窗户,正想着教训几句,他们一看见我就跑没影了。唉,这些皮孩子!”   我瞅瞅那扇破窗,莞尔一笑道:“啊,破窗效应。”老太太一头雾水,问
期刊
——玻璃艺术大师王德鸿老人工作侧影   清晨八点,王德鸿老人已将炉火烧得正旺。此时,他神情凝重,戴着白手套的双手紧紧握住一根长铁棍。棍子前端,是一块鸡蛋大小,已经烧得通红的琉璃原料。他将琉璃放进火炉,待原料稍稍软化便立即取出。此时,他已在案头摆好各种工具,仿佛一位医生走到手术台边一样,对琉璃进行细致的外科手术。琉璃再次经过烈火炙烤,从硬脆变得柔软。王德鸿将软化的琉璃擎在棍尖,台面上早已备好五颜六色
期刊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兵南方,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经过泸水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诸葛亮召来孟获询问原因,孟获说,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怨鬼本来是人死不满而产生,怎么能再杀活人呢?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唤行厨宰杀牛马
期刊
我家的跳跳是一只狗,一只不一般的小狗。   白天,跳跳闲不住,也静不住,不是和家里的小黑貓为敌,就是作弄院子里的鸡鸭。久而久之,小黑猫和鸡鸭就对它敬而远之。于是,家里、小院里,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跳跳的“音乐厅”。“汪汪”“汪汪”……一串串独特的音符,响彻屋顶;跳啊,窜啊,一个个奇特的舞姿,醉了小院。   太阳一落山,跳跳的歌啊舞啊,戛然而止,跳跳一头钻进狗窝,蜷身酣睡。但是,你别以为它真的消停了。这
期刊
公正,是做人必不可少的品德之一。在六年级,我的公正却遭到同学的厌恶……   六年级时,我当上了课堂委员,也就背负起了记名字的“重任”。   科学课,和平常一样,又是一节令我头疼的课。刚踏进科学教室,同学就开始打闹嬉笑,几次制止都无效。我无奈地拿出笔和小本本,扫视一遍教室后,咬牙记下名字。一个,两个……忽然间我停住了,“班長,我和她关系挺好的,如果我把她的名字记下了,她会不会生气呢?我记还是不记呢?
期刊
上世纪50年代,慕尼黑有个70多岁的老太太,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老太太整天郁郁寡欢,不爱说话,时常坐在临街的窗前发呆。对此,老太太的女儿露易丝非常难过。   一天,老太太和平时一样坐在窗前,两眼无神地盯着远方,露易丝也静静地坐在母亲身边。突然,老太太猛地站了起來,还兴奋地用手指向对面。露易丝顺着母亲指着的方向看去,见到街边一户人家的窗户上有一大盆盛开的鲜花。远远望去,翠绿色的叶子镶嵌在一大片粉
期刊
盛夏,正是游览英国的好时节。迎着微风,我独自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漫步。   花,无处不在。邮筒旁、路灯上,甚至两块相邻的鹅卵石之间也偶尔冒出小花来。那路灯上瀑布般的花流,似乎下一秒便会向下冲刷。藤萝垂及地面,又借着地面一蹬,紧紧地缠绕在冰冷的柱子上,一圈圈向上攀爬,玩得不亦乐乎。再看邮筒两旁,竹编的小篮中花儿们就文静多了,只是羞怯地从竹篮中微微探出头来,悄悄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在它们之中,最大胆的要
期刊
初夏的细雨如烟如雾,远处乡野的屋舍若隐若现。   我举着一把伞,匆匆走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回村的路很难走,车子无法通行,更何况下雨后泥土变得松软。   我们曾不止一次劝爷爷搬迁,村里要搞开发,邻里乡亲都搬走了,只剩下爷爷固执地赖着,无论是好言相劝还是威逼利诱,爷爷总是板着一张脸一声不吭。   父亲说,爷爷是受不了城里嘈杂的环境,乡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母亲说,爷爷是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
期刊
尼克·博尔是澳大利亚堪培拉市一名普通的市民。他从小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因为实在太爱惜书籍,他买的每一本书都不舍得卖掉或者扔掉。渐渐地,他家中的书堆积如山,很多珍藏的书不是落满灰尘,就是开始出现蛀虫。   尼克想,如果我在自家门口设置一个书箱,把闲置的书籍拿出来与大家交换,不就可以让那些落满灰尘的书得到充分利用了吗?   于是,尼克他买来木材、颜料,仿照信箱的形式做出了一个小木箱摆在自家门口。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