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现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而我国经过不断的发展和积累,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在国际市场上地位也逐渐提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具备可行性条件。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可行性;挑战
亚洲区各国间贸易频繁,但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带来很多问题和不便。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美元的流动性出现短缺现象,导致了亚洲区内各国在计价、结算和支付方面出现严重困难,使得各国清晰的认识到贸易区内使用外国货币的矛盾和不便,加速了本币化进程,而人民币理应成为首选。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使美国能够利用美元的优势不断分散自身风险,并通过操纵美元的汇率来实现“借钱”消费的目的,使众多贸易顺差国为美国消费“买单”,这也激发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主权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规模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茨坡拉(1967)通过分析中世纪的货币状况,得出作为国际货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该货币是由经济强国发行的。此外,琴恩和弗兰克尔(2005)在研究中也得出: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该国货币国际化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二)国际贸易地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国际贸易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提供环境基础,纵观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国际货币,其所依托的都是本国强大的国际贸易地位,例如英镑、美元等。塞金(2000)认为,如果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所涵盖了范围越广,就说明该货币作为国际贸易交换媒介的前景越好。山姆斯(2002)在其提出的世界货币理论中认为,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份额最大的国家,该国货币就会拥有更好的机会来承担国际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公信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货币公信力强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使用和储备该国货币,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塔瓦拉(2008)和格豋斯坦(2009)都提出,价格的稳定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和维持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先决条件。而“欧元之父”蒙代尔(2002)也认为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离不开人们对该国货币保持稳定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取决于这种货币交易和流通的区域规模。
二、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条件
(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这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即使在2008年全球受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达到300670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9.0%。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8586.8亿元,增长迅速。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增长,达到568845亿元,同比增长了7.7%。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也为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量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外贸易总量也在不断增多。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额达到全球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货物贸易大国。尽管中国在技术贸易领域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凭借中国特色的贸易特点,使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很大贡献。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合计达到38676.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0498.3亿美元,进口额达到18178.3亿美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7.38%和4.09%,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中国具有很好的外向型经济基础,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对我国具有很高的依存度,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增强了人民币的影响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三)外汇储备丰富、币值相对稳定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直接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充足,而充足的外汇储备也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逐年递增,外汇储备增量也不断增长。2000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仅为1655.74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量为108.99亿美元,截止到2013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38200亿美元,对比2012年增长了约5097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也得到了显著性的增长。外汇储备的丰富能够使我国充分保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运行,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建立货币互换合作协议,加强与中国的金融联系,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
三、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
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在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方面还很落后,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小。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水平较低,导致了债券市场投资者单一,缺少机构投资者造成债券市场资金流动不灵活。债券交易品种稀少且主要以中期债券为主,缺少金融衍生品交易,限制了投资者的选择。同时,我国尚未建立金融避险机制,缺乏离岸金融业务的经验,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风险,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
(二)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客观上要求人民银行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机制的畅通,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国家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制,是防范金融危机、保证金融稳定的必要措施,但是资本项目的不开放,就会导致人民币流转的不畅通,在国际市场缺乏吸引力,影响外国政府和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信心,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三)美国等国家的抵制
美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世界货币的地位,而美国也在利用这一优势不断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利。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影响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必然引起美国抵制。而且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由于政治体制等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发展壮大,必然会联手阻止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加大,获取本币国际化的收益、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减少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虽然面临一系列障碍与挑战,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需要用实力和时间来实现。(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远征.人民币国际化战略[M].海南:海南出版社.2013.124-125.
[2]李跃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南方论刊,2011(4):36-37.
[3]李稻.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2-4.
[4]王盛杰.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12):106-107.
[5]韩剑.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力及障碍[J]中国经济问题,2011,(6):61-63.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可行性;挑战
亚洲区各国间贸易频繁,但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带来很多问题和不便。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美元的流动性出现短缺现象,导致了亚洲区内各国在计价、结算和支付方面出现严重困难,使得各国清晰的认识到贸易区内使用外国货币的矛盾和不便,加速了本币化进程,而人民币理应成为首选。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使美国能够利用美元的优势不断分散自身风险,并通过操纵美元的汇率来实现“借钱”消费的目的,使众多贸易顺差国为美国消费“买单”,这也激发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主权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规模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茨坡拉(1967)通过分析中世纪的货币状况,得出作为国际货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该货币是由经济强国发行的。此外,琴恩和弗兰克尔(2005)在研究中也得出: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该国货币国际化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二)国际贸易地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国际贸易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提供环境基础,纵观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国际货币,其所依托的都是本国强大的国际贸易地位,例如英镑、美元等。塞金(2000)认为,如果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所涵盖了范围越广,就说明该货币作为国际贸易交换媒介的前景越好。山姆斯(2002)在其提出的世界货币理论中认为,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份额最大的国家,该国货币就会拥有更好的机会来承担国际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公信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货币公信力强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使用和储备该国货币,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塔瓦拉(2008)和格豋斯坦(2009)都提出,价格的稳定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和维持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先决条件。而“欧元之父”蒙代尔(2002)也认为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离不开人们对该国货币保持稳定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取决于这种货币交易和流通的区域规模。
二、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条件
(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这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即使在2008年全球受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达到300670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9.0%。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8586.8亿元,增长迅速。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增长,达到568845亿元,同比增长了7.7%。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也为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量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外贸易总量也在不断增多。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额达到全球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货物贸易大国。尽管中国在技术贸易领域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凭借中国特色的贸易特点,使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很大贡献。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合计达到38676.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0498.3亿美元,进口额达到18178.3亿美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7.38%和4.09%,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中国具有很好的外向型经济基础,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对我国具有很高的依存度,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增强了人民币的影响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三)外汇储备丰富、币值相对稳定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直接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充足,而充足的外汇储备也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逐年递增,外汇储备增量也不断增长。2000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仅为1655.74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量为108.99亿美元,截止到2013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38200亿美元,对比2012年增长了约5097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也得到了显著性的增长。外汇储备的丰富能够使我国充分保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运行,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建立货币互换合作协议,加强与中国的金融联系,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
三、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
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在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方面还很落后,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小。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水平较低,导致了债券市场投资者单一,缺少机构投资者造成债券市场资金流动不灵活。债券交易品种稀少且主要以中期债券为主,缺少金融衍生品交易,限制了投资者的选择。同时,我国尚未建立金融避险机制,缺乏离岸金融业务的经验,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风险,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
(二)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客观上要求人民银行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机制的畅通,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国家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制,是防范金融危机、保证金融稳定的必要措施,但是资本项目的不开放,就会导致人民币流转的不畅通,在国际市场缺乏吸引力,影响外国政府和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信心,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三)美国等国家的抵制
美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世界货币的地位,而美国也在利用这一优势不断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利。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影响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必然引起美国抵制。而且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由于政治体制等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发展壮大,必然会联手阻止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加大,获取本币国际化的收益、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减少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虽然面临一系列障碍与挑战,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需要用实力和时间来实现。(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远征.人民币国际化战略[M].海南:海南出版社.2013.124-125.
[2]李跃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南方论刊,2011(4):36-37.
[3]李稻.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2-4.
[4]王盛杰.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12):106-107.
[5]韩剑.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力及障碍[J]中国经济问题,2011,(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