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写作材料作文时,会遇到古诗文类材料作文,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无法把控诗词的深层意蕴,继而影响作文的立意。我们先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第一,认识不足。有相当多的同学因对作文审题这一概念缺乏充分认识,有的断章取义,随便撷取其中某一词句作为立意角度;有的囫囵吞枣,摸个大概就匆匆行文;有的不求甚解,凭着感觉定方向就下笔挥洒……从根本上讲,这些同学还没弄明白审题的内涵。
一般而言,一道作文题常含核心事件、分析评论、写作指令及具体要求等三部分内容。如北京2007年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引发后面各种评述的对象、由头,属事件部分;随后的“有人说……有人说……”部分,则为针对前面某一人物事件展开的评析,同时也是为同学们打开思路的一种导引。剩余文字,是命题者发出的具体写作命令及要求了。
再如2020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材料第一部分主要陈述齐桓公成霸主的原因,即齐桓公听从鲍叔谏言,重用与己有一箭之仇的能人管仲。在二人的大力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此乃中心事件。第二部分是孔子和司马迁对材料中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管仲、鲍叔的评价。这两句精当的评语,给同学们提供了思考维度和写作方向。第三部分给出的是指令(内容指令:“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和“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情境与文体指令:“班级读书会”和发言稿)与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等)。
弄清楚了作文题目的“结构”,基本上就算明白了审题是怎样一回事了。也就是說,我们不光要理解吃透材料,抓住事件的中心、重心和内在逻辑联系,还得充分借助材料中那些显山露水式的精辟剖析,打开思维,寻觅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当然,全部的写作要求也必须在审读范围内。像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要求中的内容指令二,如果在写作中忽略“最”字,即在没有进行比较权衡就得出结论,则视为未能完全完成写作任务,就会被扣掉相应分数。总之,审题时要顾及方方面面,绝非走马观花式粗览材料后,就动手写作。
第二,储备不够,方法不对。同学们应主动并广泛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厚植传统文化因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一般性的诗词谚语理解起来就不费功夫了。更何况,题目中总少不了一定的提示。
就如2007年的北京题,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解读,“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这段提示语应该说得比较明白了。我们以第二种、第四种说法为例来说明。第二种“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细雨”突出其小、轻、柔,但润物无声;“闲花”指凋零的花瓣;“落地无声”强调甘愿化为泥土,呵护“鲜花”。这种自我奉献、不求名利的做派不正是恬淡的做人境界?第四种“‘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雨”虽细,也“看不见”,却“湿衣”了;“落花无声”,虽不惊艳,可也能“护花”。这都说明其虽自甘寂寞、默默无闻,却能有所作为。不追逐名利,却恬淡释然,能有所成的处世之道。从这层意义上理解,大有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味道。在解构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领悟材料的内涵外延,进而揣测出命题意图,同时也慢慢启动了多维思考。换言之,后面的“有人说”都可以作为本题立意的方向角度。这其实就是不少同学方法不对的地方——不善假于物也。只不过,同学们要挖掘出观点与材料间的逻辑联系。
第三、缺乏系统的审题指导训练。作文素来不受大家待见,能避则避,实在躲不过,也是应付了事。如此一来,在心理上自然就有了抵触,要想仔细、全面、正确读好题目,是不大可能了。实际上,练就一双慧眼,准确无误看懂作文题目,是需要长期系统的专门训练。毕竟,不同类型的作文,审题的侧重点、思维方式以及方法都不同。如时事类材料作文(2015年高考题:举报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侧重如何看待女儿举报父亲的这一行为;名言类材料作文(2017年高考题:根据古诗句自选角度行文),需读懂每句古诗的含义,并从中建立起某种关联,作为立意方向;史实类材料作文(2020年高考题: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哪个感触最深),就要求讨论的文化信息或历史人物的能力、品质等须源于材料,且在权衡思辨中对三个人物做出选择,并阐释理由;漫画类作文,除关注画面的主要构件要素外,必须依据画面基本内容挖掘出蕴藏的寓意,并结合社会相关现实阐述,才能算合格的审读题目。总之,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在具体的研读审判过程中是有区别的。所以,平时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每一类型的作文题目都要进行训练,并在实践中,自行摸索出依“类”(类别)依“内”(内容)的基本审题要领及规律。
接下来谈谈怎样看懂题目。
首先,判别作文类型。前面我们已提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不再赘述。但得强调一点,不论什么样的题目,粗看一眼,多少有一种懵懂的味道,特别是看到古诗词就发怵,切莫慌张,静下心来,从头到尾,认真品读每个字词,充分利用好材料中的暗示语以及前面介绍的注意事项,看进去、走出来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灵活运用审题方法。平常我们用的较多的作文审题方法有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系法、多向辐射(思维)法、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这里,着重讲解由果溯因法。
众所周知,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如2020年全国Ⅰ卷,材料中有哪些“果”?无外乎,有“鲍叔力荐管仲”“齐桓公重用管仲,完成霸业”“管仲助力齐桓公,成就美名”等“结果”。找出“结果”后,依托现有材料及相关的历史资料,展开探析。比如对“鲍叔力荐管仲”一“果”,我们可作如此分析:鲍叔之所以能放下立场,抛开个人荣辱、前程,大胆向齐桓公举荐齐国公敌管仲,是因为他深知管仲的才干远胜于人,要帮齐桓公完成统一大业,非管仲不可。在个人私利和国家大义面前,鲍叔识大局顾大体,甘居人下,展现出宽广的胸怀和知人善任的眼光。他知人善谏,懂得在有才能人的面前,要甘拜下风,要有爱国情怀和雅量等,就是“鲍叔力推管仲”的内在原因。又如对“齐桓公重用管仲,完成霸业”——“果”,可分析为:面对鲍叔推荐的昔日仇人,身为国君的齐桓公没有勃然大怒,下令斩杀以报一箭之仇,反倒听取鲍叔谏言,将管仲放在身边,并予以重用,因为他明白,要一统江山,眼下自己最需要的是人才。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位目标远大、胸怀宽广、善用重用人才的明君。这便是他一匡天下的原因所在。从挖掘齐桓公称雄天下的原因出发,立意又出来了:成就大业需要目标远大、胸怀宽广、善用重用人才的品质。所以,学会了“由果溯因”这万能审题法,就不再惧怕读不懂题目啦。
不过,要提醒两点,一瞅准“结果”,并从中辨识出最重要的“结果”;二分析探究的“因”,其依据必须是建立在材料本身的基础上,可适当展开联想、想象。
最后,在整个审读题目的过程中,要遵守整体性(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多向性(多角度审视材料)、筛选性(选取最佳、最新角度)三大原则。与此同时,还要针对材料中的多个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系,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立意的方向与话题。
第一,认识不足。有相当多的同学因对作文审题这一概念缺乏充分认识,有的断章取义,随便撷取其中某一词句作为立意角度;有的囫囵吞枣,摸个大概就匆匆行文;有的不求甚解,凭着感觉定方向就下笔挥洒……从根本上讲,这些同学还没弄明白审题的内涵。
一般而言,一道作文题常含核心事件、分析评论、写作指令及具体要求等三部分内容。如北京2007年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引发后面各种评述的对象、由头,属事件部分;随后的“有人说……有人说……”部分,则为针对前面某一人物事件展开的评析,同时也是为同学们打开思路的一种导引。剩余文字,是命题者发出的具体写作命令及要求了。
再如2020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材料第一部分主要陈述齐桓公成霸主的原因,即齐桓公听从鲍叔谏言,重用与己有一箭之仇的能人管仲。在二人的大力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此乃中心事件。第二部分是孔子和司马迁对材料中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管仲、鲍叔的评价。这两句精当的评语,给同学们提供了思考维度和写作方向。第三部分给出的是指令(内容指令:“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和“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情境与文体指令:“班级读书会”和发言稿)与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等)。
弄清楚了作文题目的“结构”,基本上就算明白了审题是怎样一回事了。也就是說,我们不光要理解吃透材料,抓住事件的中心、重心和内在逻辑联系,还得充分借助材料中那些显山露水式的精辟剖析,打开思维,寻觅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当然,全部的写作要求也必须在审读范围内。像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要求中的内容指令二,如果在写作中忽略“最”字,即在没有进行比较权衡就得出结论,则视为未能完全完成写作任务,就会被扣掉相应分数。总之,审题时要顾及方方面面,绝非走马观花式粗览材料后,就动手写作。
第二,储备不够,方法不对。同学们应主动并广泛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厚植传统文化因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一般性的诗词谚语理解起来就不费功夫了。更何况,题目中总少不了一定的提示。
就如2007年的北京题,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解读,“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这段提示语应该说得比较明白了。我们以第二种、第四种说法为例来说明。第二种“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细雨”突出其小、轻、柔,但润物无声;“闲花”指凋零的花瓣;“落地无声”强调甘愿化为泥土,呵护“鲜花”。这种自我奉献、不求名利的做派不正是恬淡的做人境界?第四种“‘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雨”虽细,也“看不见”,却“湿衣”了;“落花无声”,虽不惊艳,可也能“护花”。这都说明其虽自甘寂寞、默默无闻,却能有所作为。不追逐名利,却恬淡释然,能有所成的处世之道。从这层意义上理解,大有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味道。在解构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领悟材料的内涵外延,进而揣测出命题意图,同时也慢慢启动了多维思考。换言之,后面的“有人说”都可以作为本题立意的方向角度。这其实就是不少同学方法不对的地方——不善假于物也。只不过,同学们要挖掘出观点与材料间的逻辑联系。
第三、缺乏系统的审题指导训练。作文素来不受大家待见,能避则避,实在躲不过,也是应付了事。如此一来,在心理上自然就有了抵触,要想仔细、全面、正确读好题目,是不大可能了。实际上,练就一双慧眼,准确无误看懂作文题目,是需要长期系统的专门训练。毕竟,不同类型的作文,审题的侧重点、思维方式以及方法都不同。如时事类材料作文(2015年高考题:举报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侧重如何看待女儿举报父亲的这一行为;名言类材料作文(2017年高考题:根据古诗句自选角度行文),需读懂每句古诗的含义,并从中建立起某种关联,作为立意方向;史实类材料作文(2020年高考题: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哪个感触最深),就要求讨论的文化信息或历史人物的能力、品质等须源于材料,且在权衡思辨中对三个人物做出选择,并阐释理由;漫画类作文,除关注画面的主要构件要素外,必须依据画面基本内容挖掘出蕴藏的寓意,并结合社会相关现实阐述,才能算合格的审读题目。总之,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在具体的研读审判过程中是有区别的。所以,平时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每一类型的作文题目都要进行训练,并在实践中,自行摸索出依“类”(类别)依“内”(内容)的基本审题要领及规律。
接下来谈谈怎样看懂题目。
首先,判别作文类型。前面我们已提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不再赘述。但得强调一点,不论什么样的题目,粗看一眼,多少有一种懵懂的味道,特别是看到古诗词就发怵,切莫慌张,静下心来,从头到尾,认真品读每个字词,充分利用好材料中的暗示语以及前面介绍的注意事项,看进去、走出来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灵活运用审题方法。平常我们用的较多的作文审题方法有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系法、多向辐射(思维)法、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这里,着重讲解由果溯因法。
众所周知,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如2020年全国Ⅰ卷,材料中有哪些“果”?无外乎,有“鲍叔力荐管仲”“齐桓公重用管仲,完成霸业”“管仲助力齐桓公,成就美名”等“结果”。找出“结果”后,依托现有材料及相关的历史资料,展开探析。比如对“鲍叔力荐管仲”一“果”,我们可作如此分析:鲍叔之所以能放下立场,抛开个人荣辱、前程,大胆向齐桓公举荐齐国公敌管仲,是因为他深知管仲的才干远胜于人,要帮齐桓公完成统一大业,非管仲不可。在个人私利和国家大义面前,鲍叔识大局顾大体,甘居人下,展现出宽广的胸怀和知人善任的眼光。他知人善谏,懂得在有才能人的面前,要甘拜下风,要有爱国情怀和雅量等,就是“鲍叔力推管仲”的内在原因。又如对“齐桓公重用管仲,完成霸业”——“果”,可分析为:面对鲍叔推荐的昔日仇人,身为国君的齐桓公没有勃然大怒,下令斩杀以报一箭之仇,反倒听取鲍叔谏言,将管仲放在身边,并予以重用,因为他明白,要一统江山,眼下自己最需要的是人才。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位目标远大、胸怀宽广、善用重用人才的明君。这便是他一匡天下的原因所在。从挖掘齐桓公称雄天下的原因出发,立意又出来了:成就大业需要目标远大、胸怀宽广、善用重用人才的品质。所以,学会了“由果溯因”这万能审题法,就不再惧怕读不懂题目啦。
不过,要提醒两点,一瞅准“结果”,并从中辨识出最重要的“结果”;二分析探究的“因”,其依据必须是建立在材料本身的基础上,可适当展开联想、想象。
最后,在整个审读题目的过程中,要遵守整体性(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多向性(多角度审视材料)、筛选性(选取最佳、最新角度)三大原则。与此同时,还要针对材料中的多个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系,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立意的方向与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