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自主前行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
  “地球属于谁”选自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做一名地球卫士”这一主题其中的一个子课题。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一基本概念。“地球属于谁”这一子课题通过对物种、生物链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不仅属于人类,而且属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各种植物和动物)。我们只有保护好物种的多样性,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基本的生物链知识,理解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
  (2)初步了解物种灭绝的事实,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以正确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实际状况。
  (3)感受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和谐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以正确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实际状况,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保持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教学准备
  1.搜集和筛选材料
  针对材料进行思考,并提出个人观点。请每个小组的学生搜集并筛选有关物种灭绝或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的材料以及人们努力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感人故事,针对这些材料和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1)同组学生可先将搜集的材料在小组学生的博客中交流,从中筛选出典型物种和感人故事,并进行小组汇报分析。(2)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本地区的生态状况。
  2.教学课件
  (1)美丽的地球。(2)遭受破坏的森林、被污染的河流。(3)虚弱、疲惫的地球。(4)动物的墓地。(5)令人深思的数字。(6)食物链图。(7)课文句子。(8)丹顶鹤的故事。(9)瀛洲公园的“人与自然”雕塑。
  六、教学过程
  1.设景动情,引出课题
  (1)教师以美丽地球、美好家园为主题引入新课。
  导言:“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美丽行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地球存在的四十多亿年间,动、植物出现了,人类诞生了。其中,动、植物按照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而人类更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地建设家园。就这样,地球变得越发美丽,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演示课件1:在浩瀚的宇宙中,美丽的地球在运行。在地球上,动、植物的分布赫然显现,人类的家园美好呈现。接下来,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日本的富士山、新干线,阿拉伯的输油管线,非洲的原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德国的街道,丹麦安徒生的塑像,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新西兰的牛羊,悉尼歌剧院,繁华的纽约,中国的青藏高原、长城,广州的白云山、中山纪念堂,川流不息的长安街,美丽的珠江两岸……总之,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丽,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在演示课件1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渲染气氛、调动情绪,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课件1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并为接下来学习新知识做好情感和认知的铺垫。
  教师小结:“地球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共同的美好家园,人类为地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提问:“同学们,面对这样美丽的地球、美好的家园,你们想到什么?”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进一步引发学生美好而自豪的情感;通过回答问题,学生更加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教师通过人们破坏自然环境的诸多卑劣行径和地球生态失衡的种种恶劣后果继续引入新课
  导言1:“但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地球上出现了生态失衡的状况……”
  演示课件2:人们猎杀动物、砍伐树木的卑劣行径;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在地球上任意妄为,便造成了各种恶劣的自然现象,如土地沙化、河流干涸、洪水泛滥、全球变暖、空气污染和田地干裂等。
  在演示课件2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和保卫家园的情感;在学习课件2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认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诸多卑劣行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恶劣后果。一是能让自己以正确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实际状况,二是使自己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导言2:“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地球上任意妄为。他们无限制地破坏环境,诸如猎杀动物、砍伐树木。如此一来,大自然的和谐被严重破坏了。于是,它还给人类的是:许多动、植物的灭绝,大片森林的消失,河流的干涸,荒漠不断扩大,甚至造成洪水泛滥、沙尘暴和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灾害。”
  导言3:“我们美丽的地球虚弱了、疲惫了。”
  演示课件3:虚弱而疲惫的地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当人类拥有了越来越高的智慧、具备了越来越强的能力之时,一些人认为,人类就是地球的主宰,这种观点你们同意吗?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并顺理成章地引出要讲的新课;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
  教师板书课题:地球属于谁。
  2.资料交流,体会感悟
  教师提问:“同学们,课前要求各小组收集近代地球物种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材料,并在小组的博客上交流。你们能从物种种类、物种特点和物种灭绝原因这三个方面谈谈小组收集到的较为典型的情况吗?”
  演示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和博客记录。这种演示是通过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扩大信息量,并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当代物种灭绝的严重程度,从而自主思考、自寻答案。
  教师讲述:“同学们,在我们海珠区的南面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小洲村,那里的万亩果林被人们称作广州的‘市肺’,那里的小桥、流水成为艺术家们的‘世外桃源’。可是有一天,我在瀛洲公园寂静的树林深处,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
  演示课件4:动物的墓地。
  教师朗读《给人类的一封信》。
  演示课件5:令人深思的数字。
  教师:“确实是令人深思的数字!”
  3.观察思考,建立认识
  (1)教师提问并演示课件
  提问一:“同学们,面对令人震惊的数字和惊心动魄的事例,你们心中有什么问题或疑虑吗?”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思考问题,学生会产生这样的质疑:如果地球上的动、植物都灭绝了,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人类,那么人类还能生存吗?
  演示课件6:食物链。
  提问二:“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这几种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既可以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这几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加强他们对生物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认识。
  提问三:“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物吗?”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已学知识,深入理解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形成认识;通过思考问题,学生将回顾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相关知识,从而理解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提问四:“科学家是怎么提示我们的?”
  演示课件7:课文句子。
  教师板书:人,动、植物。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示。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的提示。
  (2)师生小结
  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教师做最后的小结:“每一物种都在其特定的食物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每一物种的消失都必然对同在一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物种产生影响。”
  教师板书:相互依存、制约。
  4.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1)教师引入丹顶鹤的故事
  教师:“令人欣慰的是,人类的进化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越来越多的人为保卫地球的生态平衡而努力着,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演示课件8:丹顶鹤的故事。
  教师在演示课件8的同时讲述丹顶鹤的故事。
  通过课件8的演示,教师让学生把听到和收集到的感人故事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爱护地球、保卫家园的情感和愿望;学生通过用心体会感人故事中人物的美好行为和高尚品格,进一步自主地思考,达到情感的升华,并指导自身的实践。
  教师板书:爱护、创造生态和谐。
  (2)教师提问
  提问一:“你们还知道哪些人们为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而作出努力的感人故事吗?你为什么会记住它?”
  提问二:“从你讲述的感人故事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提问三:“通过学习这一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一说。”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整理所学知识,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思考问题,学生重新整理思路,形成新认识,确立新观点。
  (3)教师总结
  教师板书:共同家园。
  演示课件9:瀛洲公园的“人与自然”雕塑。
  教师总结:“地球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共同家园。在地球上,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因为爱护地球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让我们一起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开始,做地球的卫士吧!”
  教师板书:做地球卫士。
  七、板书设计
  做地球卫士
  人,动、植物 相互依存、制约
  地球属于谁
  (共同家园)
  爱护、创造生态和谐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
其他文献
“将教学变成儿童研究”是一个国际趋势,学者、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教学研究和儿童研究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进行教学研究首先要进行儿童研究。甚至可以这么认定: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应当以教师研究儿童为基础,以儿童学习的觉醒为保证,以儿童的自主学习为标志。它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高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读懂学生,顺学而教,教学才能真正回到它的本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学校都开始了教育改革,对每个学校而言,只有坚持“让每个教师都发展,每名学生都成功,每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理念,才能进行深入的素质教育。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博学厚积,追求成功”的校训开展校本研究,深化特色办学,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规范管理,不断创新,注重内涵发展,旨在走轻负优质教育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深入教师教育,为学校注入强劲动力  我校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内容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而品德课是一个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在进行品德课教学时,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脱离生活,就会让教育枯燥空洞。品德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生活化的品德课,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再现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去观察
当下教育界有一个共识:“办出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管理者如何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特色文化元素,为学校植入个性,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我校长期致力于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之路,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毓正教育”的特色文化,坚持以一个“中心”(毓正教育)两个“基本点”(科技、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和“精艺”特色课程)为发展的突破口,使学生在心灵气度上
春雷殷殷,春雨阵阵,对于乳山市金岭中学来讲,2009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这个春天是山东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的一个新的春天,是真正将口号变为实践、着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春天,也是金岭中学经历了2008年的欢乐与苦痛、聚积着奋斗的力量、正跃然欲试的第一个春天。    合作——每个人都可以闪光    新学期伊始,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一、高二各班级中悄然兴起。  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后
朱冰,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广东教育学会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广州市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资格评委会入库委员,海珠区教育学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曾获记功、嘉奖等奖励,获“广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崇尚科学,珍爱生命是学校教育中永远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13年7月1日应邀赴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考察,并开展了为期8天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参观校园、学术报告、学生讲座、教师座谈和会议研讨等多种形式,访谈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交流,全方位、多视角地感悟、审视野寨中学的历史文化与办学特色。本期《深度报道》将对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的办学特色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农村普通高中特
目前,书法课已经在小学教学中全面展开,然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小学硬笔书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措施不利、效率不高和走过场的现象。那么,如何在小学开展书法教学?能否有效地开展硬笔书法(以下简称书法)教学?本文拟就此谈谈笔者的认识和教学措施。  一、小学开设书法课的优势  小学阶段很适宜开设书法课。首先,小学生手腕灵活,模仿能力好,可塑性强,书法教学效果显著。其次,相比较而言,小学生所学科目较少,作业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陕西省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以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服务体系,为儿童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    一、高度重视,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目标思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前教育工作。2010年12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
2012年11月13日至14日,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大学社会责任高峰论坛”在香港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我国与国际高等教育界的领导、专家学者等200多人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也是香港理工大学七十五周年校庆活动的重大亮点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严隽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理事长刘川生教授,全国人大常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