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10-01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不仅那些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本立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
“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个过去我们经常提起的话题,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时期内,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在我们社会一定的范围内,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观念正逐渐膨胀起来,金钱成了一些人唯一的最高追求。这股黑色的旋流,已经给我们的社会集体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侵蚀,使我们曾一度为之自喜的精神文明大打折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自醒。难道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真的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吗?市场经济必然要以精神文明做代价吗?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与我们这几年放松人生观的教育有没有关系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既要发展商品经济,又可避免经济上的巨人、精神上的矮子呢?笔者认为: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人生信念、价值取向的规范和导引,要在全社会重新大力强化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么活着?人生的追求与理想应当是什么?人应当怎样以自己的存在为人类谋幸福、为社会谋进步?中外历史上的许多先哲都曾作出探讨。但真正对人生观进行科学研究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还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事。毛泽东同志结合实际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佐证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学说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他所倡导的科学人生观学说,对我国的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巨大影响作用,以及那些英雄辈出的年代,令世人永志难忘。但现在有人认为搞商品经济了,人的意识形态也应呈多元化的状态,价值取向也应以市场取向代替人生信念取向。再强调人生观的教育,就是脱离实际的“空头政治”、“理想主义”。这种观点显然是肤浅的,短视的,也是极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同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怎样度过他的一生,绝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社会进步是靠人来推动的,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确定它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只讲索取,不讲奉献,那么就不会有什么社会进步而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强弱,水平有高低,作用有大小,但都应或多或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承担的义务。那么,联系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奉献与索取的统一,更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商品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其存在和发展是必要的,有益的。但也要清醒,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商品经济既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具有诱发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的消极作用。对其消极作用不加抑制,听之任之,最终将会导致我们的社会出现思想迷茫、精神贫困、社会心理失衡的离心倾向这类问题的发生。不必讳言,这几年拜金主义的狂潮,确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些人利欲熏心,把攫取金钱当作了人生的唯一追求和目的,为钱可以不顾甚至损害他人、国家和事业。这不能不使我们看到,由于人生观教育的弱化,而使可以避免的发生了,一般的变得严重了。
我国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同时也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提供了方便之门。我们知道,资本主义从来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他们借助“友好”、“互惠”的外壳,通过各种活动和机会来千方百计地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政治战略目标。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够在价值取向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失去了人民的真正拥护,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东欧的例子,就是很好的教训。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是应该满意的。可为什么发生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风波?为什们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意见也越来越大?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有迷惑,有怨气,“边吃肉边骂娘”。这当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也有党风、社会风气及其它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人们的人生信念不明晰,精神难于找到准确的归依之所。与此相反,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的物质生活可谓艰苦卓绝吧,但广大人民和八路军官兵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万众一心,斗志是何等高昂。那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崇高的生活目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信念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社会固然以物质为基础,但任何时候都要靠精神来凝聚和导引,并不是任何时候人们的物质追求都是合理的,也不是任何合理的物质追求都能得到满足。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理想、道德情操的激励,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
目前,我国正处在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重大变革时期,任何社会的变革,都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某种程度的价值取向复杂化、多元化。另一方面,社会变革的顺利实现,又要求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核心有一个支配性的规范和导引。据此,从减少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社会心理阻力方面考虑问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与新时代相协调的价值观,大力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确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事项。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不仅那些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本立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
“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个过去我们经常提起的话题,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时期内,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在我们社会一定的范围内,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观念正逐渐膨胀起来,金钱成了一些人唯一的最高追求。这股黑色的旋流,已经给我们的社会集体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侵蚀,使我们曾一度为之自喜的精神文明大打折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自醒。难道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真的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吗?市场经济必然要以精神文明做代价吗?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与我们这几年放松人生观的教育有没有关系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既要发展商品经济,又可避免经济上的巨人、精神上的矮子呢?笔者认为: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人生信念、价值取向的规范和导引,要在全社会重新大力强化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么活着?人生的追求与理想应当是什么?人应当怎样以自己的存在为人类谋幸福、为社会谋进步?中外历史上的许多先哲都曾作出探讨。但真正对人生观进行科学研究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还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事。毛泽东同志结合实际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佐证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学说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他所倡导的科学人生观学说,对我国的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巨大影响作用,以及那些英雄辈出的年代,令世人永志难忘。但现在有人认为搞商品经济了,人的意识形态也应呈多元化的状态,价值取向也应以市场取向代替人生信念取向。再强调人生观的教育,就是脱离实际的“空头政治”、“理想主义”。这种观点显然是肤浅的,短视的,也是极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同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怎样度过他的一生,绝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社会进步是靠人来推动的,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确定它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只讲索取,不讲奉献,那么就不会有什么社会进步而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强弱,水平有高低,作用有大小,但都应或多或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承担的义务。那么,联系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奉献与索取的统一,更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商品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其存在和发展是必要的,有益的。但也要清醒,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商品经济既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具有诱发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的消极作用。对其消极作用不加抑制,听之任之,最终将会导致我们的社会出现思想迷茫、精神贫困、社会心理失衡的离心倾向这类问题的发生。不必讳言,这几年拜金主义的狂潮,确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些人利欲熏心,把攫取金钱当作了人生的唯一追求和目的,为钱可以不顾甚至损害他人、国家和事业。这不能不使我们看到,由于人生观教育的弱化,而使可以避免的发生了,一般的变得严重了。
我国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同时也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提供了方便之门。我们知道,资本主义从来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他们借助“友好”、“互惠”的外壳,通过各种活动和机会来千方百计地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政治战略目标。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够在价值取向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失去了人民的真正拥护,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东欧的例子,就是很好的教训。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是应该满意的。可为什么发生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风波?为什们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意见也越来越大?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有迷惑,有怨气,“边吃肉边骂娘”。这当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也有党风、社会风气及其它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人们的人生信念不明晰,精神难于找到准确的归依之所。与此相反,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的物质生活可谓艰苦卓绝吧,但广大人民和八路军官兵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万众一心,斗志是何等高昂。那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崇高的生活目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信念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社会固然以物质为基础,但任何时候都要靠精神来凝聚和导引,并不是任何时候人们的物质追求都是合理的,也不是任何合理的物质追求都能得到满足。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理想、道德情操的激励,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
目前,我国正处在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重大变革时期,任何社会的变革,都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某种程度的价值取向复杂化、多元化。另一方面,社会变革的顺利实现,又要求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核心有一个支配性的规范和导引。据此,从减少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社会心理阻力方面考虑问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与新时代相协调的价值观,大力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确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