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反道而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问题的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常常囿于思维的惰性,形成思维定式,往往习惯地认识事物的此一面,而忽视其彼一面,一些学生常常人云亦云,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习作教学中若能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学生的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破除“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式,从这彼一面去探索,就会有新颖独创的见解和发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逆向思维:
  一、标题新颖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采用正向思维,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要想收到新颖的效果,我们就应该反向思维,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令人耳目一新。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确立标题方面进行逆向思维,可以收到新颖的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
  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的学生写小练笔《生长中的烦恼》时,要求同学习作要写出新意,从题目人手,怎样才能新颖呢?笔者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来思考。有位同学说,他的烦恼是爸爸经常玩手机,没时间陪他一起玩。笔者引导学生从事情的导火线一手机人手,进行逆向思维。我们常规的思维是要爱护生活用具,不能任意损坏,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是一种经济的损失。当我们逆向思考时,是不是就可以提出“砸碎手机”的观点?这个观点比常规的“爱护手机”更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而引导学生以“砸碎手机”为文题,围绕“我的烦恼”这一中心构思要写的内容。通过提出“为什么要砸碎手机?”进行发散思考。同学们自然可以说出不少生活中的例子:爸爸沉迷于手机,没时间辅导我写作业;爸爸痴迷于手机游戏,耽误了工作;爸爸玩手机到深夜影响家人休息等等。再如,一般孩子都喜欢玩具,如果文题确立为《滚蛋吧,玩具》,一般人都不喜欢妈妈的唠叨,如果文题定为《好想再听妈妈唠叨一次》,相信这些打破常规的文题,更能令人耳目一新。
  可见,新颖的标题,总是能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扣人心弦,令人耳目一新,有想深入了解习作内容的冲动。要想达到标题新颖,就需要打破常规思维,进行逆向思维。
  二、立意新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很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而人的认识同样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同一座山峰,千百人写山峰,千百篇不同样。同样,当你碰到问题,如果按照常规思维,从前无法解决的,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去寻找出路,那么,一个很妙的聪明点子、一个很新颖的观点看法也许就轻轻松松地出来了。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也指出:“当人们思路闭塞,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之际,有‘九条提示’可以对你的思想起‘激发’作用,其中之一就是‘颠倒’;即可否反过来?反转后怎么样?”这种从问题反方面进行多方思考的方式就是逆向思维,这样可以得到的新的认识。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立意时,不妨从反向思考,确立一个新穎独到的中心思想。
  在常规的叙事文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总会引导学生确立一个正面、积极、向上的主题。从一件事上我们总会学悟出诸如不畏艰难,才会有所成功,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永不放弃才会驶向彼岸等道理。这些主题虽然都是积极向上的,但却司空见惯,不够新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反向思考,如失败并非成功之母,放弃也是一种美,谦虚不一定是一种美德,坚持不懈不一定能够成功等等,这样的立意,从一种观点的反向思考,得出的新论断,给人新颖的认识。围绕这些新颖的主题进行选材,相信学生也不难举出实例。比如,在笔者在一次习作教学中,有一位学生叙述了自己学滑板的经历,悟出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笔者借机反问,如果有的孩子天生平衡能力较差,纵然付出了很多心血,学习的成效也不明显,这种情况,还要坚持下去吗?可见,盲目的坚持不一定能成功。同学们听了若有所悟。笔者借机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发掘更多新颖的见解。
  可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一件事、一个观点的反向进行思维,可以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和论断。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立意,习作的主题才能更加新颖独到。
  三、体裁新颖
  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曾对思维定式有过这样的愤慨:“人掉到缸里非得捞,打破就不行;称象非得拿秤,像曹冲那样用船称就不行。这是不对的,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最常见的是写叙事文。对于童话、诗歌、书信等其他形式是很少见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在叙事文“这棵树“上吊死,可以大胆尝试新颖的体裁。
  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学习文具时,平常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说明文的形式来介绍,笔者引导学生另辟蹊径,采用第一人称自述,以童话的形式来介绍,相比常规,这种体裁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新颖。再如学生进行小作文练笔,写成长中的烦恼时,笔者引导学生采用书信的形式道出自己的烦恼。采用第二人称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像面对面交谈似的,倾心而出,自然流露。还有一些学生对诗歌、儿歌、童谣等诗歌体的语言节奏把握得比较准确,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书写诗歌。
  可见,采用新颖的体裁,不仅可以使习作的结构形式更加新颖,而且可以使语言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突出主题。
  四、语言新颖
  古人云:“情欲信,词欲巧。”要想更好地表情达意,在语言的锤炼上,自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新颖、幽默、风趣。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有限的词汇量,大都只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次,语文教师可以从语言的锤炼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使语言生动幽默的技巧,如巧用修辞手法,多积累比喻词、歇后语,反语等。
  如在学生的习作中,表示内心很着急时,学生只会用“焦急万分”“很着急”等词,如果改用歇后语“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表达就更形象了。还可以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在表达提心吊胆时,可以采用诸如“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的表达,夸张的手法,不仅使语言鲜活生动,而且表达效果更鲜明。再如,在写人的习作中,为了突出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征,可以采用运用动物特征来比喻某种人的词语,如“铁公鸡”“小馋猫”“白眼狼”“老黄牛”,用这些有象征意味的词语更能形象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可见,生动鲜活的语言,更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活泼新颖的语言形式可以使表达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动鲜活的语言词汇,注重语言的锤炼,使语言更新颖。
  逆向思维犹如一阵春风吹醒了小学习作教学这潭死水,将新鲜的营养注入其中,让其鲜活新颖起来。当然,运用逆向思维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为并非什么习作都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出新,可以出奇,但切不可脱离实际和事物的内在规律一味追求新奇,以致思维走偏而误入歧途,这是特别应该注意的。
其他文献
小时候,大人就对我们说.没事千万别到外面乱跑!田野里有吃稻莽的蝗虫、森林里蚊虫肆虐.就连阳光也不怎么好.总无缘无故发脾气,把人晒得像刚下架的烤鸭——所以,千万不要到外面乱跑!
国家的语言文化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繁荣语言事业,一是发展语言产业。语言产业是以语言为内容、材料或是以语言为加工、处理对象,提供语言产品或语言服务的产业形态。目前,较为显著的语言产业业态有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艺术、语言康复、语言会展、语言创意、语文能力测评等。
100年后,地球上的资源将被我们用尽。人类将面临一场可怕的灾难……100年后,地球水源枯竭。河源已干枯,大海已被污染,雨水不会再亲吻我们的脸颊!花草树木全都枯萎,鸟儿飞虫不在,人
美国单极思维与世界多极化诉求之博弈程伟著,商务印书馆,2012  在近年来出版的关于美国对外战略和关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著作中,程伟教授及其团队所著的《美国单极思维与世界多极化诉求之博弈》一书,以其深邃的视角、透彻的思考和深刻的分析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获得了学界的好评。  我感到特别荣幸的是,在此书交商务印书馆付梓之前,就得知程伟教授领导的学术创新团队完成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研究项目,其最终成果即
“我要我要!”“不行,不能抢我的!”在我的房间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呢,是我为了能买到自己心爱的书,利用爸爸过生日的机会,把叔叔、小姨、舅舅和他们的孩
水墨画显然不具备音乐的节奏、诗歌的韵律,但它却可以用简明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特征,其绘画方式丰富多彩,变幻无穷。而当今有些幼儿学习水墨画完全是为了学而学,而忽略了对其中文化血脉的天然情感,幼儿美术教学应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国画教学。如何让幼儿喜欢水墨画,我们应该深思要采取何种现代化形式让幼儿接受水墨画。  本年水墨画课题进入我们这个幼儿园,将水墨画课程渗透在教师教研中,还渗透在幼儿的游戏化活动中,
我,一个天真的小男孩。为什么说我天真呢?请你看看下面的事例吧——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建于2003年9月。学校地处园区腹地,隶属盛产红菱莲藕著称的江南水乡斜塘古镇(现为斜塘街道),西临风光旖旎的
期刊
2014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规范、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改变学校过于偏重学科课程的倾向,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省教育厅颁发了《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简称《纲要》)。《纲要》切实地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具体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方法目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三个维度。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