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亚低温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大鼠冷冻伤性脑水肿后线粒体钙-ATP酶活性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同时应用尼莫地平干预,观察其对神经细胞钙-ATP酶活性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测定线粒体内钙-ATP酶活性,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结果:冷冻伤后30分钟,线粒体钙-ATP酶活性显著下降,4小时和24小时组钙-ATP酶活性持续进行性下降;相反脑组织水份含量则明显增高。应用尼莫地平干预,钙-ATP酶活性明显回升,脑水肿则显著
目的:寻找有利于颅脑外伤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制作大鼠颅脑撞击损伤模型。伤后测定循环血内皮细胞(CEC)数和BB型肌酸磷酸激酶(CK-BB)活性,24小时活杀后测脑含水量。结果:伤后损伤组血浆CK总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伤后0.5、2、24小时最为显著(P<0.01)。脑脊液(CSF)中CK-BB活性于伤后0.5小时即有显著升高,但血浆CK-BB此时未见升高。伤后2小时无论CSF和血浆CK-BB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脊髓损伤早期适当增加局部一氧化氮的生成对脊髓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液压损伤装置致大鼠脊髓闭合性中度损伤,分别静脉注射等渗盐水、D-精氨酸及一氧化氮的前身物质L-精氨酸。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软脊膜小动脉直径,激光多谱勒技术测量局部血流量,同时对动物神经行为进行综合评分。结果:L-精氨酸组用药后15分钟血流逐渐增加,1小时达高峰并超过术前水平;软脊膜小动脉直径平均增加0
期刊
目的:研究胸伤为主的交通事故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现状。方法:选择交通事故伤患者341例(5.7%),按来源、胸部伤情和结局分组评分,并预测生存概率Ps。结果:341例中,男273例,女68例,0~81(41.8±15.3)岁,胸闭合伤340例,伴多发伤234例,三个以上部位的95例。各种并发症92例次。存活组304例,死亡组37例,两组年龄相同,死亡组院前时间较短,生理评分RTS和GCS较低,I
目的:针对目前创伤预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创伤预后预测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创伤预后仿真模型(TOSM)的设计思路,借助MTOS UK大型创伤数据库,在对主要创伤评分方法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型试验。结果:TOSM利用神经网络多变量功能提高预测效果,提示脉搏指标能明显提高预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9)推算生存概率的特
期刊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面积切痂防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面积烧伤病人60例,分为一次切痂组(35例)和常规分次切痴组(25例)。一次性切痂组病人在漂浮导管监测下将Ⅲ度焦痂一次性全切除,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和氧合指标、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含最,以及病人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与常规切痂组比较,一次性切痂组脏器损害和多器宫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均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