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

来源 :成功密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显而易见,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但目前,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见,没有正确认识劳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一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安排不足。
  学校是中小学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学校承担着义务教育及劳动教育工作,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受教育评价影响,大部分学校追求升学率注重文化课程的教学,追求分数和各种上线率,忽视了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关于劳动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安排不足,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较为单一。
  二是社会、家庭对学生劳动实践锻炼不足。
  结合宜春市宜阳学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学生问卷调查发现,不少家庭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读书,对中小學生参与劳动锻炼存在认知偏差,劳动会影响学习,在精神和行动层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孩子们参与劳动实践不足,不能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
  三是学生的劳动意识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因缺乏锻炼而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懂得勤俭节约。他们对于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甚至有学生认为劳动又苦又累,不是光荣的事情,缺乏正确的劳动意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少年与青年时期就体会到劳动的内在,并让这种劳动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主体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因此,转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学校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教育:
  1.建立联动的教育体系,形成人人参与劳动的教育环境
  在劳动育人的教育氛围下,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等不同主体之间应形成联动的教育体系,改变以往的教育认知观念。与社区联手,开设“德育家长课堂”,把家长请进课堂,分享不同职业的一天劳动;利用班会课、思政课开展劳动教育;分年段开展种类多样的劳动技能比赛,让家长见证孩子的劳动过程。如三年级剥豆子比赛、五年级削水果比赛等。同时,学校在评价上也注重劳动参与,评优评先上必须要有志愿者劳动记录。
  2.立足实际,提升学生的劳动获得感
  (1)做好学科融合
  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秉持开放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推进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在语文、政治、历史等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意识的培养,理化生等教学中则增加实验操作等动手能力的培养。
  (2)创设劳动实践岗
  学校常年坚持带领学生在图书馆志愿劳动,到枣树社区开展劳动实践。上学期开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食堂开设了分餐员、汤点监督员、餐盆督导员等,培养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增加学生的劳动光荣感。每周末的德育家庭作业也是别具一格,折叠衣服、洗碗、扫地、洗菜、学炒一个菜……这些家务劳动的开展,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体验
  为了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日常工作要求,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工作性质,小学部与《小学生之友》杂志社共同策划了“人生第一次”体验活动,组织学生体验一天不同职业劳动,用相机拍照记录,用文字写出自己的劳动真实体验。“第一次做菜,手忙脚乱”“第一次当老师,口干舌燥”“第一次扫大街,满头大汗”“第一次卖菜,冻得哆嗦”等,学生的劳动真实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不同职业的劳动都是辛苦的,对职业与劳动的认知有了深刻体会。
  (4)加强珍惜劳动成果教育
  劳动教育,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技能训练,还要强调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养成一种现代“新生活”方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了一定的劳动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还要学会珍惜劳动成果。“食勿语,食勿余”这是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强调的用餐习惯,无论是初中生,还是小学生,要求大家都身体力行践行光盘行动。旧物创造美,也是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活动之一。我们倡导学生在家把旧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再创造,成为生活中的物品。比如旧衣裤做成手袋,烂皮鞋种植多肉等。
  当然,劳动教育还需要我们多思考,多探索,借助高科技手段,多途径开拓学生的劳动实践天地,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罗俊,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宜春市宜阳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江西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宜春市督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语文正式告别单篇教学,开始步入任务群教学时代。当下关于任务群教学方法的讨论正如火如荼。文章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以“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为例,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探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设计的可行性及研究价值,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学业质量水平设计“苏轼”专题任务进行佐证,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期刊
摘 要:采取情景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更全、更为实用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重点围绕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视频、电子白板等手段营造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要立足针对性、亲历性、生活性等选择恰当的情景内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景教学;微视频;白板;针对性;亲历性;生活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各学科都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解决。文章从语文课堂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作用、语文课堂运用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课堂运用信息化教学的策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等方面,对信息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探研,以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期刊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多元智能理论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相结合,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发展。文章围绕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合,对学生的听说、审美和合作方面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以充分发挥多元智能理论作用,助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学前融合教育在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职业素养整体向好,但发展不平衡,存在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特殊专业技能不足、获取支持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建议完善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并加强宣传,健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建立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合作发展共同体,创建支持性的学前融合教育环境。  关键词:学
期刊
摘 要:“学习通”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培养符合社会及企业需求,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创新、创业、创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学习通SPOC软件在保险学课前、课中、课后利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学习通SPOC课程教
期刊
摘 要:民间游戏流传广泛,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与竞争性,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教学,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章对民间游戏进行概述,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进行论述,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
期刊
摘 要:功能训练作为新型训练方式,在体育训练中的认知度并不高,目前正处于介绍和推广阶段。其主要内容为在训练中注重多平面、多维度、多关节的整体动力链组合动作,旨在提高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的平衡控制能力,减少动力链组合动作中薄弱环节的“代偿”动作产生,最终达到提高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成绩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目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功能训练在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的运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还是促进同伴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同伴关系尤为重要,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小组合作学习塑造同伴关系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运用的策略等方面,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塑造良好同伴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同伴关系;优势;问题;策略;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獻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对学生语文教学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提问的艺术类型、提问的策略三方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进行论述,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