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的古诗教学

来源 :现代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qi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诗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不断完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美,而且是一种音乐、绘画、田园风光等综合艺术,是我国文化的宝库,同时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和人生哲理。我在古诗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诗题,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再诱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力,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得教育。
  一、 重视题解,了解诗人概况
   在初中教材中所选古诗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时首先从诗题入手,了解诗人的概况,以及诗中的哲理和美得呈现。如学习《石壕吏》这首诗,首先要了解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是老妇人的“致词”。然后,我用学生最喜欢听故事的方式讲出杜甫的生平。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早年漫游南北,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乱起,他脱险后任左拾遣。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最后到达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草堂,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赴重庆。大历三年(768)出峡,漂泊鄂湘一带,死于赴郴州途中的一只小船上。有《杜少陵集》。
   杜甫诗歌,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忧国忧民的感情,博得了“诗史”的美誉。杜诗内容博大精神,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沉郁顿挫”为其基本风格。他他兼长各体,尤其是对七律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扬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拓了乐府诗“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途径。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人生理想是很高远的。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李白与杜甫并肩站立在唐诗的最高峰。他们不朽诗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 抓重点学字词,理解诗意
   在古诗教学中,要抓住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个鼓励学生借用工具书上的注释弄清字词的意思,再联系前后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弄清全意的意思,如《石壕吏》诗中的:听妇前词中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这件事的尾声,暗示了老妇人已被差吏抓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重复用“一何”这个词,既写出悍吏的暴态度,也表现作者对老妇的同情。独与老翁别的“独”字,作者以无限凄伤的感慨结束了这个故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勇敢承担苦难的精神,表现他支持唐王朝进行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还应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不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巧妙。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以差吏的“忠、呼”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的思想矛盾。可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更清楚地看出诗人在杜甫的这种心情。
  三、 在意境中领悟诗情
   诗歌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思的一种最精练,最有精神支柱,最灵便的文学形式。苏联苏赫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这促以说明诗之于读者,能给人纯洁化,高尚化和诗美的感受,也是诗歌形意的本质。刘熙载《艺概》中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寄矣”。它强调了诗歌形意的重要性。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说诗人重归田园,就象长久关在笼子的鸟重新回到大自然一样。诗人用简朴,明快的语言,写出了农村那种安适、宁静,充满生机,又具有清新自然朴素之类的生活,充溢这自己摆脱拘束,返归自然的乐趣,给这首诗的意境抹上了一层欢快的色彩。
   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现实生活纷繁复杂,诗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有选择、创造、体现出诗的意境,才能给人以新鲜有趣的感觉。所以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呤诵,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美,有“得像忘言,得意忘形,”并由此进入一种意境。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拖出了它的意境,质而实绮,癯而实艘,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和意美。
  四、 抓好呤诗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每次分析完一首古诗,我都会要求学生反复呤诵,感受到诗中的语言魅力,因为诗歌是人们在劳动中产生的。在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战胜自然中的困难,便要集体劳动,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互相鼓励,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发出劳动的呼声(语言)。这种语言激发出了人们生活的热情,产生了热烈的希望,自然地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和劳动的呼声结合起来,有了歌唱的形式,也逐渐有了语言的艺术。一切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因而,语言是诗歌最基本的艺术手段,由于诗歌要求精练及艺术,表达上的简洁,使诗人不得不充分的尽可能的调动和运用这一切语言特性来为自己的创作艺术服务,使得诗中的语言有“精练性、多蕴性、抒情性。”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五首中“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是诗人生活的最强音符,如此丰富的内涵,语言美感的强度,给诗文增添了传奇的色彩,让我们体会到完美和谐的精神世界。又如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和刚劲的语言刻画出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就说明了诗歌的语言刚劲而具有多重的审美性,使我们读起来会产生多重美感。这种多重审美性能使诗歌产生很强的情绪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种言简意丰的语言意蕴多向性,既是诗,也是民族语言特有的审美特征之一。在“诗理”曾有诗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诗歌不仅是为了阅读,也是为了服务于现实,这就必须要求语言在声律,音响上有一些美学处,使之更有效地通过人们的听觉而产生美感。这样的教学既能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又能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形象,语言的掌握途径。
   总之,古诗教学要靠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强化多读,多思,鼓励探究式学习,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通过各种训练办法,使学生经过一系列训练,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计算习惯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
期刊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的提出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进步性,它为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他的最大特点是创新。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
期刊
【摘要】在开展传统形式的音乐教研工作的同时,加强网络教研的研究,发挥网络教研的独特优势,可以推动我们的教研工作向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入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中计算机作曲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呢?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致力于探索计算机作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作欲望,引导孩子进行音乐创作,挖掘学生创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以兴趣唤醒创新,以想象开拓创新,以质疑培育创新,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
期刊
【摘要】巧妙的导入、精彩的讲解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但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也不容忽视的。利用贴近生活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安排学生练习要从兴趣入手,要适时适量、易难有度,方式多样,才能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成功;要保护学生的好胜心,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中,搞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设计的练习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努力后所取得成功的快乐,
期刊
【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化学实验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验探索,教材、实验册及教学辅导资料的严重束缚,实验教研气氛营造不起,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化学实验的理念要变 ,行为要改。因此必须明确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真正在行
期刊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面向化学教学的改革,首先是一场化学教学观念现代化的变革。如果没有化学教学新观念,我们不可能让学生走出学习化学的困境,也挣脱不了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化学教学僵化与陈旧。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对实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创新途径起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 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系
期刊
【摘要】民区语文教学必须充满活力,要富有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让语文课堂有生气,有发展。   【关键词】 民区教学;语文课堂;教法  我所执教的学校在川南边远山区安宁河支流--茨达河畔,我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大部分农村家长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督促。另外,农村学校的藏书有限,或者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不足。因此,便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农村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下面就来浅谈一下本人的一点体会。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
期刊
一、课前激趣   数学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怎样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对你上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去思考、研究和探索,这成了上好数学课的关键。我认为课前两分钟讲些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引入最为合适。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窍门:计算9的乘法时,张开你的十根手指,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九的乘法算式,假设这个乘式是6×9。只要弯曲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