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随堂练笔“三借助”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古诗而言,其写作年代和我们相距较远,不管是生活环境、思维特点,还是作者的语言习惯或者语言表达,都和当下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再加上大多数学生天生爱玩,难以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古诗的悠远意境和内涵,所以,古诗教学始终是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随堂练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一、借助插图,引导想象练笔
  在教材中,很多古诗都辅以了相应的插图,主要用于展现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或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为课堂学习带来生机和活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辅助功能,组织学生基于插图展开想象练笔,有助于深化课堂效果。
  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配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练笔活动。由于画面的直观性,很多学生都能够将目光聚焦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美好画面,能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选择多样的修辞手法,由此收获了很多佳作。
  生:根据图片所展示的效果,那粉嫩的杏花正在怒放,满簇的花枝伸出墙外,可以想象园内除了杏树之外,肯定还种有桃树和梨树。雪白的梨花如同一朵朵白云,粉嫩艳红的桃花与此相互辉映,真是一个美得离奇的画面……
  生:春雨之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且清新的气息。叶绍翁应朋友之邀,踏着春泥兴致勃勃地来到此地,恰巧朋友刚刚出门,只能够瞥见探出墙外的一株红杏。看着这沿途美景,心中自然也是一幅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春景。
  ……
  随图想象练笔的方式,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对插图展开认真细致的观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体悟图中美景,感悟语言魅力,触及插图的深远意境。
  二、借助空白,引导补写练笔
  很多古诗在情节的高潮之处会戛然而止,使阅读者感受到意犹未尽甚至回味无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这些意象节点,组织学生基于文本内容展开补写练笔,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示儿》一诗的教学为例,其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话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大家的焦点聚焦于:后来抗金大业的发展如何?宋朝是否实现了统一?陆游的儿子能不能真的在下着蒙蒙细雨的清明节,一边手执香烛,一边告知父亲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就此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补白练笔,学生纷纷拿起笔表达个人见解。
  生:我想宋朝后来一定是统一了,正是因为有像陆游一样的人,他们忠君爱国,能够忧国忧民……
  生:根据历史我们知道,实际上南宋灭亡了,陆游的心愿也未能实现,成为了终生遗憾。真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战争和纷乱,只有和平……
  基于随诗补白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古诗主题以及内容的理解,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古诗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三、借助内容,引导改写练笔
  改写需要立足于原文,可以改写文章的题材,也可以改变文章的结构或者叙述方法,还可以充分结合个人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或者二次加工。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所描绘的内容,组织学生仿写一篇主旨与其相似的文章,可以是不同的体裁,也可以是不同的人称和视角,基于创新的方式对古诗进行诠释。小学阶段所编排的古诗,可谓是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凝结,教师应组织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出全诗的优美意境,也可以选择部分诗句作为描绘的对象。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既集合了理解、想象、表达以及创造,又实现了四者的统一,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载体。比较普遍的改写方式有以下两种。
  1.基于角色换位展开改写
  简单地说,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古诗意境中,以古诗中的人物角色理解所阐释的事件或者景物。如,《秋思》就可以以主人公的视角展开自述。
  2.基于文体的改变展开改写
  这种改写方式就是将传统的古诗改编为现代文体。如,《小池》这首诗所描绘的是夏日荷花池的优美风景,可以根据古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写下一段以荷花池为对象的景物描写。再如,在教学《山行》《悯农》等古诗时,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这种形式的练笔,可以将叙事诗改编成小故事,或者将写景诗改写成为散文。又如,《寻隐者不遇》就是一个最佳的改写小故事的范本,只要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出当时的意境,有序地展开内容的描绘,确保语句通顺即可。在改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系列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是谁向童子发问的?问了什么问题?童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当时山上的情况如何?……”一连串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空间思维能力,真正实现读写的有机融合,保证教学实效。
  古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需要传承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寓意和悠远的意境,而且语言简练精悍。基于古诗展开随文练笔,既能够拉近古诗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又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促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古诗是中华文明累累硕果中不可忽视的一颗璀璨明星。作为教师,应当针对古诗的教学作出合理的优化和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够赋予其新时代的色彩和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我的植物朋友”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这一单元的课文向学生介绍了不同的观察方法,如《燕子》一课中一连串的动词让动作更加细致,《荷花》一文通过排比与拟人的方法写出了美丽的荷花。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同时感悟作者描写观察对象的方法,并将其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一、阅读“记录卡”,写出观察对象  读写结合的材料应是多方面的,教材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中,教材为学生
支玉恒老师在《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一文中指出:“我们在课堂上的着力点,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到语言文字上。要用語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指导,我在教学《学与问》一课时,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了多角度的品析,将说理文上足了语文味。  一、品析标点,体会哥白尼的善问  在教学文中第2自然段哥白尼的事例时我这样教学:  师:请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读出哥白尼的爱问、善问,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语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两位教师都执教了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位教师在教学中虽然都注重了引导学生“读好书和识好字”,但是两位教师对于某些问题抓的深度不一样,抓的方式不一样,目标达成度就截然不同了。  【片段一】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后面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对于这个练习,两位教师采取了不
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叙事性课文。一般情况下,许多教师对叙事性课文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致内容是什么就算完事,而很少有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那么,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对叙事性课文的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呢?  一、关注课文情节  叙事性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有的夸张,有的离奇,有的平淡……教学叙事性课文的时候,从故事情节入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厘清文章的脉络,还可以使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语文预习的实效性呢?笔者本着以课标为准绳,以减负提质为目标,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为目的,从预习作业到预习考试,从预习考试到“裸书”预习,几经实践,不断反馈修正,总结出以下三点:  一、借助卡片预习  卡片分A、B面,A面单元预习,B面课文预习。单元预习8条,遵循“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的原则。B面课文预习12条,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
习作不是有些教师口中常说的“心中想什么就写什么”,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是心中之意向口中之言转换的过程。当下,很多学生之所以在习作时表达不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一直都是以教学写作、教学表达知识为目标,将原本充满思维挑战的习作过程,演变成为了简单的告知,学生更多的是以零散的方式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应有的结构化认知。在统编本单元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过程
叶圣陶先生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由此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技能的实践运用上,为实现学生独立阅读奠定基础。人教版教材自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略读课文的训练,那么,略读课文应该如何教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静思默想,批注导学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
统编本教材倡导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也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家长的指导提供了准确的发力点。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关注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正确的实施方式,进而组织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形成更深层次的思考,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一、基于学生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在阅读活动的实践中,教师要坚持生本理念,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当由学生确定,这样他们才能够始终保持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学了上百篇的课文,但语文素养却鲜有提升。学生认识了字、词,学会了造句,却不会进行简单的课文分析。教材中一篇篇的课文到底该怎样教?教哪些内容?教到怎样的程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应当突破教材束缚,进行整合式教学,着眼于学生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单元整合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为了学习课文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讲究阅读策略,为的是给学生“学会阅读”而搭建脚手架。在具体篇章的教学中,教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可以让学生的课堂所学在课外显现实效,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获得螺旋式的提升。  一、从“单篇阅读”的教学中走出来  统编本教材采用了多种文学样式,这给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实施阅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