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英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远东国际金融学院院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金融机构管理以及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10月10日,《瞭望东方周刊》就金融改革与民间金融问题对她进行了采访。
《瞭望东方周刊》:民间金融的存在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某种制约吗?
潘英丽:民营经济的发展令它们对资金有外部需求,而现有体系还无法全面满足这种需求。民间金融的发展反映了纤济的内在需求。
中小企业所需的贷款,往往时间短、数额小。在同样的审核程序下,对于有实力发放大额贷款的大银行而言,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就比较高了。中国银行某地分行一位行长告诉我,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1500万以下不贷款。
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所有制歧视的问题。对于国有银行而言,如果贷款给国有企业而产生坏账,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业内有句话叫肉烂在锅里,不涉及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但是如果是借给民营企业,又出现问题,那么银行就要承担相当风险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企业资金90%靠内部产生,10%来源于外部借贷。在这10%中,银行资金大约占2%-4%左右,基他都来源于各种途径的民间借贷。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认识民间金融的作川扑化解其风险?
潘英丽:市场经济的特征是有需求就有供给。民间金融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全国企业资金链普遍趋紧的前提下,当2004年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贷的供需状况时,民间利率的一路走高也就不可避免。
立足于当地的民间金融机构,能够低成本地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克服因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而导致的金融服务业的障碍。由于自身资金实力较小,小银行也乐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数量小、周转快的贷款,从而减少因大笔贷款带来的风险。
当然,随着民间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当它的范围超出了熟人社会的界限时,立足于熟人社会间的信用也渐渐显示出局限性。爆发于浙江各地的会案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
我认为,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考虑承认它的合法地位,并把它纳入正规的金融监管体制。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看待民营银行在金融改革中的定位?
潘英丽:民营银行的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无论国有银行还是外资银行,这一块都是没有完全顾及的市场。作为市场补缺者的民营银行在帮助国有银行进行存量改革的同时,也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避免大银行过度扩张,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我所设想的民营银行是立足于本地的单一制小银行,类似美国的“社区银行”,存贷款业务只在本地进行,不能设立分支机构。
当然,与大银行相比,区域性的小银行受本地经济的冲击很大。它们需要把更多的钱投资在国债上,以分散信贷风险。小银行也可以与大银行结成“代理行关系”,以缓解资金有限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民间金融的存在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某种制约吗?
潘英丽:民营经济的发展令它们对资金有外部需求,而现有体系还无法全面满足这种需求。民间金融的发展反映了纤济的内在需求。
中小企业所需的贷款,往往时间短、数额小。在同样的审核程序下,对于有实力发放大额贷款的大银行而言,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就比较高了。中国银行某地分行一位行长告诉我,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1500万以下不贷款。
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所有制歧视的问题。对于国有银行而言,如果贷款给国有企业而产生坏账,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业内有句话叫肉烂在锅里,不涉及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但是如果是借给民营企业,又出现问题,那么银行就要承担相当风险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企业资金90%靠内部产生,10%来源于外部借贷。在这10%中,银行资金大约占2%-4%左右,基他都来源于各种途径的民间借贷。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认识民间金融的作川扑化解其风险?
潘英丽:市场经济的特征是有需求就有供给。民间金融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全国企业资金链普遍趋紧的前提下,当2004年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贷的供需状况时,民间利率的一路走高也就不可避免。
立足于当地的民间金融机构,能够低成本地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克服因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而导致的金融服务业的障碍。由于自身资金实力较小,小银行也乐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数量小、周转快的贷款,从而减少因大笔贷款带来的风险。
当然,随着民间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当它的范围超出了熟人社会的界限时,立足于熟人社会间的信用也渐渐显示出局限性。爆发于浙江各地的会案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
我认为,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考虑承认它的合法地位,并把它纳入正规的金融监管体制。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看待民营银行在金融改革中的定位?
潘英丽:民营银行的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无论国有银行还是外资银行,这一块都是没有完全顾及的市场。作为市场补缺者的民营银行在帮助国有银行进行存量改革的同时,也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避免大银行过度扩张,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我所设想的民营银行是立足于本地的单一制小银行,类似美国的“社区银行”,存贷款业务只在本地进行,不能设立分支机构。
当然,与大银行相比,区域性的小银行受本地经济的冲击很大。它们需要把更多的钱投资在国债上,以分散信贷风险。小银行也可以与大银行结成“代理行关系”,以缓解资金有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