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研究 等几则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00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研究
  一、江苏省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0年11月1日江苏省下发《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的通知》。经过近两年的实验,各实验区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改革要义
  切实完善实验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实验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创新校企一体、产教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加快建立执行职业教育政策制度的督导评估。
  三、深化创新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建议
  (一)实验区试点引路。江苏大力推进以县市区为区域的职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的试点工作,建立了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机制;实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改革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二)创新实验求突破。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新机制,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与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先行先试出经验。坚持整体规划,创新试点先行;坚持问题入手,突破关键环节;坚持循序渐进,形成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推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实验。
  (徐健《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32期)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一、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协调。目前,江苏没有形成高职院校、管理部门、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对接平台,缺乏人力资源信息及时、畅通对接的渠道。
  其次,师资力量有待提升。江苏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理论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弱的现状,尤其是“双师”素质教育较为缺乏。
  再次,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强。一是科技创新和对外技术服务能力不强;二是科研申报渠道狭窄;三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四是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认可度不高,致使科技成果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孵化。
  二、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措施
  首先,要超前研判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建立对接网站,促进信息交流,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相应的重点专业,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动态机制。
  其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联合相关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积极鼓励高职教师到相关高校继续深造提高理论水平。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最后,加强创新和创业教育,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应用技术研发为主,建立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提高承担科技项目研发的能力和促进技术成果集成创新的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张剑《华章》2011年第36期)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职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类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创造性地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不仅体现人的发展需求,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全面职业教育要通过就业满足受教育者个人发展需求,同时通过主动服务发展社会。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要提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升培养人才的能力,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都是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都是内涵建设的内容。
  三、紧密围绕地域经济特点,促使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要立足于地域经济发展特点,满足地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但不能局限于当地。
  四、解放思想,善于创新,建立职业教育新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类别,有自身的特点,所以面对当前的各种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善于创新,建立独立的教育体系,站在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考虑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问题,将各种发展问题纳入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范畴看待和解决。
  (白永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高等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是培养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各行各业有大量实际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推进实践性教学
  首先,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的,即以“知识为中心”。这种教育思想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水平。
  其次,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确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发展。
  二、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并重,在学时上达到1:1,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训。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主要是进行专业教育。专业性主要指人才的业务素质,兼具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特征,采取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培养模式,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这些特点都要求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赵丽《大众科技》2008年第5期)
  用创新教育和创新精神改革现代职业教育
  一、现代职业教育历史使命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德国70%的初中毕业生在16-19岁接受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不到30%,我国职业教育生源却在下滑,之所以这样,就在于德国崇尚职业技术教育,不存在歧视现象,而在我国,这种歧视现象比比皆是。
  二、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内容
  首先,创新就是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职能。从观念上改变,树立新的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家庭”的观念,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市场需求。
  其次,建立一支一定数量质量的教师及管理人员队伍。让职业学校能够从社会上聘请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当兼职教师,一方面解决了职业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也密切了职业学校与社会联系。
  再次,职业教育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合力培养人才。国家要从法律和政策上进行支持,建立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的培训机制,教育培训机构担负培养符合企业所需之人才,形成“产业界向学校投资,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最后,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对理论学习应“以学懂为度”,实践教学“以习会为止”。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工程实践课就把课堂放到工地一线去,学生每一年当中要有半年的实践实习时间,实行师徒制。
  (贾玉玺《职业时空》2008年第5期)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职业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国近期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形势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只有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寻求新的突破口,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发展,使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办学模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三段式’办学模式”,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第一个是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第二个是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即“一年在农村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
  第一,要解决好培养人的问题。解决培养人的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题。第二,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手段的优化
  要挖掘学校现有的电教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设施,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直观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学校也应及时组织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或交流,使广大教师能及早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形势,自如应对各种新出现的问题,行之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和竞争力。
  (黄刚《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177期)
其他文献
一、专业与专业(技能)方向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应届初中毕业生,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领域的施工操作和基层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继续学习专业、考证要求  1.职业岗位面向: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施
【摘 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能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改革传统学习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主题式网络学习资源,与传统教学形成互补,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学生参与,师生共同诠释课程内容,围绕课题构建学习资源。  【关键词】网络学习资源 主题式 信息技术  网络学习资源指的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即在网络技术支持下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服务的一切信息。相较传统教学方式,利用信
主要创新点:  1.四个“疾病”模块的实践性教学和特色校本教材开发,使学生学会针对某一类疾病的康复功能评定和综合治疗技术,实现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临床治疗在教育上的“零距离”衔接。  2.轮转实习模式的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轮岗实习点,增加了接诊各种疾病康复治疗的机会,并提高了学生医患沟通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中医院多为脑卒中患者,儿童医院多为脑瘫患儿,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则以治疗脊髓损伤和骨关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需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餐饮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中等应用型人才。  职业道德与情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的成熟与完善度已经成为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健全的会计工作为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会计专业的建设、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充分的调研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得出了中职会计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相关结论。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一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网络集成商、网络设备厂商从事网络设计与搭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制作等工作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  (一)知识目标  掌握德育、法律、语文、数
育人篇  主要创新点:  1.探索出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路径  在30多年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实践不放弃,应势而变,探索出“复制—转换—迁移—创新”的本土化路径。早期主要是原样“复制”德国模式,然后根据学校实际“转换”,如改造德国瓦工专业的结构和内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2年以后将转换成功的方式“迁移”应用于专业群建设,形成了建筑设备、楼宇智能化等建筑类专业群;“创新”即同时分析
一、学制与培养目标  学制:三年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办学层次:中专。  二、培养目标  面向电子及相关行业,培养具备胜任相关岗位需求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  (一)素质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2.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
主要创新点:  1.树立了“专业纽带·品牌中心”集团化办学理念  “专业纽带”建立办学内联机制。“品牌中心”明确办学价值取向:一是实现优势互补,品牌学校对接品牌企业;二是建立质量标准,教育渗透品牌技术标准,提高育人质量;三是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  2.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论”  该理论为实现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对策思路。  3.创建了“联盟订单式”
10余年前,我在加拿大教育旅行时,在多伦多公园偶遇上百对“新郎新娘”,他们身穿各式各样、鲜艳华贵的结婚礼服,或在公园的草地上休憩,或在小河边私语,或在林荫道游览,更有“加长”婚车,婚车上分列着5对新人,车身上赫然写道:“今天是我俩最幸福的一天,请让让我。”让我们惊讶的是,“新郎新娘”都显得有些稚气。据陪同我们的一位台湾籍大学生说,这是高中生走上社会前进行的一次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教育及实践体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