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是合规律的文本解读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于永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以来,就有不少专家、教师更深入地研究起他的“简单语文”来,大家都认为“简单语文”其实不简单,那么,其中之“道”到底在哪里呢?细细研究于老师的诸多课例,笔者认为,正在于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可以说,于永正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理解作者—个性表达—回归文本—迁移智慧。于老师的“简单”,是一种文本解读哲学的“简单”。下面谨以于老师最近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例,试加阐述。
  一、 看到了“园子”里的什么——理解作者:文本用什么表现
  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他的《真理与方法》中认为,理解文本,首先要与文本取得一种“同质性达成”,读者要与作者处于同一种状态下思考:文本用什么来表现?于永正老师的做法正符合这种文本解读的哲学之道。无论是20年前的《小稻秧历险记》,还是现在的《番茄太阳》和《我和祖父的园子》,于老师首先跟孩子探讨文本是用什么来表现的。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教者首先提的问题是:“朗读课文,你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什么?”在如今“深度语文”的影响下,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问题实在太“浅”。然而,孩子们的回答坚定地改变了我们的想法: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狗尾草、谷穗、韭菜、野草、白蝴蝶、黄蝴蝶、玉米、天空、小鸟、草帽、水瓢、倭瓜、土窝、鸟笼、“我”和祖父……这应使我们明白:没有这样一个看似肤浅的提问,我们怎么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祖父园子的丰富多彩、情趣盎然?没有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提问,我们怎么能那样深刻地理解“我”童年的快乐?我们还看到,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于老师跟大家一起回顾了作者写作的背景,使孩子始终处于“同情”作者的位置。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后,于老师还让学生通过口头言语概括一下“看到了什么”,这种概括看似不经意,却在孩子们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张力:孩子确信,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放飞童年的好地方。美国学者古德曼在他的《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中认为,人们学习语言,主要是一种意义的学习,而构建意义的,首先是诸多事实。心理学家贝斯特在《认知心理学》中也这样说,知识一定得从知识背景中提取。因此,打开文本意义之门的首要法则,自然是对诸多事实的把握,也就是文本是用什么来表现的。于永正深谙此道。
  二、 用心“看”到了什么——个性表达:文本表现了什么
  文本不是静止、无生命的,文本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意义便开始流动,文本始终在试图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诠释学认为,当读者用心去解读文本时,往往会因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带着一种基础性的“前理解”,当读者的“前理解”与文本的“表现”形成“视界融合”时,读者便会在“前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更深的理解。因此,阅读文本,在理解作者、理解文本“用什么表现”的同时,更要关注“文本表现了什么”,因为此时孩子们所说的“文本表现了什么”,一定是他们自我个性的表达,是融入他们生命的表达。于老师的阅读课,会经常让孩子们用心读书,努力“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在于老师的阅读课中,文本一定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个性化阐释。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在交流了“走进园子,你看到了什么”之后,于老师提出了“用心去‘看’,你又‘看’到了什么”的要求。孩子们在“前理解”的驱动下,开始用心地“看”。最终,有的孩子看到了文中的“勤劳”,有的看到了“自由”,有的看到了“疼爱”,有的看到了“宽容”,有的看到了“我的天真”……有的看到了我的“自由自在”,有的看到了祖父的“疼爱”和“宽容”……每一个孩子的表达各不相同,文本意蕴越来越丰富,文本给予孩子们的生命空间越来越敞亮,孩子们也显得越来越愉悦。与此同时,于老师还巧妙地发挥了自己的角色功能,他绝不给孩子们统一的答案,也绝不评价孩子们个性表达的优劣,于老师只认真做一件事情——帮助孩子提升自我表达,加深对“文本表现了什么”的理解。请看下面这个小片段:
  生:祖父很耐心。
  师:还有比“耐心”更贴切的词吗?
  生:祖父很亲切。
  师:还有比“亲切”更贴切的词吗?
  生:我觉得祖父很慈祥。
  于老师善于体察孩子们的内心体验,他知道孩子们此时的表达是不准确也是不到位的,因为祖父不能叫“耐心”,“耐心”的意义指向在于施动者,比如做某事很有“耐心”;也不能叫亲切,因为对自己的亲人叫“亲切”不恰当。于是,于老师智慧地采用追问的方式,让孩子顿悟出一个贴切的词——“慈祥”,学生对“文本的表现”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在现场听课能感觉到,当学生说出这个词时眼里的那份激动。可以说,于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能通过探究“文本表现了什么”而达成孩子的深度个性表达。笔者认为,这也是他的课总是很“润泽”的原因所在。
  三、 专心读写得好的段落——回归文本:文本怎么写的
  提升阅读素养,文本的意义与言语是最重要的载体,然而在文本叙事中,意义始终是从言语中渗透出来的。当我们涵泳文本意义时,一定要关注承载其的言语文字。相对于意义的可变性,言语文字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也就是文本是如何写的,一般是不会变的。当我们真正让孩子去触摸文本言语文字,尤其是那些写得好、写得有个性的言语文字的时候,却又会发现,这些言语文字其实也很难把握。因为,言语还同时与思维结合在一起,这让缺少语言学知识的学生很难从技术层面理解文本的言语形式。有些阅读教学程式化地教学言语形式,比如一些教材有意无意地不断呈现一些固定的写作或修辞手法,“总分总”结构,“排比句”形式等,一个“有的……有的……有的……”从一年级一直讲到六年级,是对孩子们言语独立性的扼杀。语文,说到底是一门精神学科,是一种“教化”的学科,因此,于老师便采用了一种精神学习法:读。《番茄太阳》的教学因为整堂课几乎都是读,而引起了一些专家和教师的质疑。《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也是这样,在孩子们“用心看”了之后,于老师便让孩子们读起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段落来。不仅如此,于老师还参与其中,亲自读,让孩子们看他的脸读。在于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也读得声情并茂,他们完全沉浸于阅读的喜悦中,竟自然体会出了文本的“好”。当老师问“这部分为什么有趣”时,孩子们的回答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文本的构思:所写的事情很有趣,所写的方法用“对话”……也许一代大家萧红也没有刻意如孩子所说的那样构思,但他们的理解却让我们十分信服。于老师向来讲究“读”自己喜欢的言语段落,细细研究,颇具深意。第一,于老师不断地让孩子读,是让孩子站在作者的立场上,顺着作者的思维读,顺着作者的意思读;第二,于老师同时也不断让孩子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作者思维边审视边读,这种读,是展示自己理解的读。因此,于老师课堂不断的读,最终使孩子们读进了文本的言语组织,且能逐渐将言语组织的形式渗透进自己的思维中。这种过程,很难言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很好地实现了孩子对文本言语的内化。
  四、 “刷刷”地写起来——迁移智慧:学生应用文本
  于老师的阅读课每课必写,这也是有着深刻的道理的。伽达默尔认为,文本解读一般分为三个过程:理解、解释和应用。上述三个步骤可以说是理解、解释的过程,但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文本,应用了文本意义、言语形式,才算是达成了对文本的最终解读。有很多教师由于不理解这样的道理,而无限地将“应用”宽泛化,将解读文本与写作练习割裂开来,形成了所谓的“读写结合”。细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多数“读写结合”并不能巩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而是生拉硬扯,为“结合”而“结合”。在《祖父的园子》中,孩子们读出了“事情有趣”,读出了“对话”,于是,于老师也让孩子们学着作者的样子,回忆有趣的事情,试着用“对话”的形式写一写。于老师的要求中:作者还在,文本意义还在,文本的言语形式还在,可以说,于老师绝不仅仅是迁移了文本意义或者文本形式,而是迁移了作者的言语智慧。课堂上,我们听到,孩子们是完全站在作者立场上进行写作的,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个个“祖父的园子”,一个个当代的“萧红”。
  参考文献
  [1]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 [美]古德曼,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李连珠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德]贝斯特.认知心理学.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校讯通,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沟通渠道,它的普及利用,极大地方便了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特别是方便了班主任与家长的相互联系。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注重这一平台的合理利用。尤其在本学期因甲流停课期间,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了。    一、 作业详情,清楚告知  环球小学各科教师合理利用校讯通发送作业,低年级教师更是坚持每天发送各科作业,分科发送,家长清楚明了每天的作业要求,对提高学习效率作用明显。在停课期
班主任常常遇到这样的两难境况:一方面希望能有一套得力的班委班子,以协助自己管理好学生;另一方面又往往受限于时间精力,无暇顾及班干部培训。如何能以很少的时间精力为代价有效地培养出班干部来呢?实践中发现,“述职”这一特别的形式可以实现这种可能。  一、 什么是述职  述职,顾名思义,就是陈述自己的职守情况。述职并不是一个现代名词,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定期向天子陈述职守,就被称为述职。《孟子·梁惠王下
科普文题材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的任务。但是,由于科普性说明文本身的独特性,造就了科普文的趣味性相对较差,教学此类课文,我们通常容易犯两类错误:一是单纯的说明方法的分析,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学得被动;二是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普及,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科普课,忽略了“语文味”。那么,
翻阅一本近期出版的某教育杂志时,看到“管理敘事”栏目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两处出现了老师“叫学生拿”的情况:一处是“你可以在后天下午上课之前叫学生拿到我办公室”,另一处是“如果你没有时间,可以叫学生拿上来”。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此类“叫学生拿”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几乎成为了常态,好像谁也没有觉得其有什么不应该。但是,只要细细想来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种“叫学生拿”的思想、行为,着实多有不妥。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何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揭露数学的本质,是一线数学教师都在探索、研究的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直观图,寻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态想象中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凸显出数学本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本质;直观;对比;想象;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文本解读是读者不断逼近作者思想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因其担负着引导学生习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职责,所以对它的解读要比常规意义上的文本阅读复杂得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教材文本因为解读主体的多样性而呈现出解读结果的多样性。编者、教师、学生由于角色的不同、阅历的不同、阅读目的的不同,在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会捕捉到不同的信息。其中,教师的解读尤为重要,因为这是联结作者、教材、编者和学生
儿歌、童谣,因其朗朗上口、富有情趣,历来被儿童所青睐。翻阅《品德与生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内容,共计有三十余首,几乎每个单元都加入了1~2首儿歌。这些儿歌、童谣,在编排上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丰富了课堂。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感情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和乐观开朗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 基于学生的兴趣出发点——
数学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教材,教师需要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才能浅出,从而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可以说,教师对数学教材解读的深度、准确度,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败。笔者始终认为,研读数学教材要从四个维度入手。  一、 研读数学教材的纵向联系  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前面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情况、特征或者道理的文体。说明文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占一定比例。说明文不像记叙文那样情感真挚,课上起来有声有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科学知识越来越重视,但对说明文,我们研究不多,思考不够,因此有的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兴趣不大,老师们感到,说明文具有直接描述、语言浅显特点,学生一读就明白,没什么学习障碍,尤其是公开教学,生怕上得比较平淡。  在提倡回归语文教学常态、扎扎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与教师谈心是校长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然而,令许多校长头痛的是,这种谈心的方式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谈谈校长与教师谈心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邀请方式不恰当  情景:上课铃响过之后,A校长突然走进体育组办公室,来到李老师的面前,当着办公室所有教师的面,语气较为严厉地说道:“李老师,你出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