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沉浸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对学习达到一种忘我的沉浸状态,这对于英语教学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介绍英语学习中产生沉浸体验的主要条件以及沉浸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理论 英语教学 启示
  
  英语学习是一项耗时耗力、有时甚至很枯燥的艰巨任务,需要学习者持有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能持之以恒,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学习者必须要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自发愉快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对英语学习达到一种沉浸状态。
  近年来沉浸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研究上。国内将沉浸理论运用于中学英语学习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并不多。其实,该理论也同样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心理学的支持。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将沉浸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学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一、沉浸理论简介
  
  沉浸理论 (Flow Theory)始创于1975年,由著名美籍匈牙利心理学家Mihalyi 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经过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奇克森特米海伊教授发现“人们投人到一种活动中去而完全不受其他干扰的影响,这种体验是如此地让人高兴,使人可以不计较任何代价与付出,人们完全出于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而做它。”他将这种状态命名为“沉浸”状态。当人们进入沉浸的状态时,个人因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能量过疲”现象会暂时消失,也就是到达忘我的境界。Csikszentmihalyi 指出,“沉浸”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optimal experience) ,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沉浸体验能够给个人带来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并且产生一种充满乐趣的心理状态,经常感受沉浸的人表现较为活跃、进取、专注、坚强且有创造力。而英语学习就需要学生能够达到这样一种沉浸状态。
  
  二、在英语学习中产生沉浸体验的主要条件
  
  研究中表明,多数人必须在他们的活动和自身技能有利于进人沉浸状态的时候才能够获得沉浸的体验,也就是说达到沉浸状态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那么哪些条件会引发或影响这种体验呢?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和试验报告,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沉浸体验是一项复杂的心理体验,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挑战和技能保持平衡是沉浸体验产生的最重要条件。当挑战与技能相当时,人们容易进入自觉丧失的状态进而产生时间的扭曲感,也就是愉悦地融入一活动中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种平衡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如果任务挑战性高,个人技能低下时却会导致焦虑的产生;任务挑战性低,个人技能高则使人产生厌烦;如果个人技能和任务挑战性均低时产生的往往是对任务的冷漠。在中学英语学习阶段,随着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学生英语水平逐步提高,教师应当适当把握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习者技能水平之间的平衡,促进学习者达到沉浸体验,使英语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2.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内部动机
  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目标的确立。 确立学习目标也是一种元认知策略,确立学习目标与学习动机、学习计划有显著相关性。沉浸理论强调学习者在每一步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内部动机越高,则在学习上的表现会越好,反之亦然。内部动机能提供给学生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他们不会很在乎学习以外的东西,学习本身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学习让他们感到快乐、愉悦。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内部动机可以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外语学习中,达到忘我的沉浸状态。在中学英语学习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相反,如果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对学习就打不起精神,学习就会失去动力,产生倦怠、厌烦情绪。
  3.个人控制感
  个人控制感也就是个人的自主能力。个人控制感是人的自由感或特权的满足感,参与行为是由参与者自己决定,而不是外在因素的强迫或奖励。《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点与沉浸理论特别强调的“学生的主体体验”是一致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自由感、满足感和成功感,使学生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主人翁精神能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获得忘我的体验——即最佳的学习体验。
  
  三、沉浸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研究中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有“内在自我体验autotelic”的个性,能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都获得沉浸体验。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沉浸体验的获得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适合的前提条件。教学中,教师应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作用,以期让学生完全投入学习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根据笔者长期以来对英语教学的观察分析,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以下几点做法值得参考。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获得沉浸体验创造条件。
  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好的教学情境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促进学生获得沉浸体验。为了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沉浸体验的教学情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辨清学生的学习风格,创设教学情境。在现实教学中一般从四个方面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利用认知冲突创设情境。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充分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沉浸在教师预先为学生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创造性的选择和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以有利教学情境的创设。
  2.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兴趣。
  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en)提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沉浸理论是关于人的行为与动机关系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兴趣与内部动机。这一理论要求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自主的过程。学习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去发现、探索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发现探索方法,通过发现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认知范围在逐步扩大、分化,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有意识注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显著的发展中;他们的情感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兴奋性和特有的热情,喜欢群体活动;他们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感在不断增强;他们爱说、爱动,自我表现欲和参与意识强烈。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中学生的这些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提示,让学生觉得活动有趣味性、挑战性,但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完成性,从而感受到沉浸带来的愉悦。
  3.重视语言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沉浸于英语学习的环境中。
  沉浸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是一个英语游泳池的理念:让学生在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中培养语感,无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生都完全沉浸在英语海洋里,每天不断地接受各种英语资讯的刺激,吸纳英语知识,反复锤炼英语技能,持续地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和生活,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觉自然地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因此,英语教学需要有一个语言环境,不仅在课堂上需要沉浸,在课余时间更需要有一个英语环境。整个班级、校园应该就是一个大的语言环境,班级、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对培养学生的外语意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为了加强沉浸式教学氛围的整体效果,应当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要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英语村”。
  综上所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沉浸理论的运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品尝智力的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最终获得英语学习发展。笔者对于沉浸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运用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起众多同仁对沉浸理论的关注,以探索将其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Csikszentmihalyi, M.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8.
  [2] Csikszentmihalyi, M. Flow and education [J]. NAMTA Journal, 1997.
  [3] 王锐俊.试论沉浸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 2005,(149).
  [4] 孙厌舒. 沉浸理论与外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 2005,(64-65).
其他文献
英语是国际性语言。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英语教师。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思考是我们上好每节课的关键。  一、设计理念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师生要进行交流、互动,给学生思考、质疑、动手的权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三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扩大课堂容量,并且能极大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要注重教学改革,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和学习中采用预习案、学案和巩固案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先进行预习。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自行查阅工具书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及目前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的分析,从教师把握学生心理,了解文化背景以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方面探讨了应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 听说教学 文化背景 多媒体教学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已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仅是人们
期刊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如听力、发音、拼写、语法等。如何对待学生的失误,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得好,能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几方面造成压抑,从而影响教学。    一、产生失误的原因    (一)学习目标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用已掌握了的知识结构用在另一个语言项目上,或者分不清哪一个是正确的而作出的随意反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特点,围绕“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的英语教学培养目标,从“听”与“说”、“写”;“读”与“写”;“规则”与“语感”;“讲”与“练”;“语句”与“篇章”;“重点”与“难点”;“纲”与“本”等七个方面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旨在更好地搞好大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英语运用能力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日益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中国
期刊
【摘要】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同样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必须采取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高职会计实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发展及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31-02  我国的高职会计专业一般以培养适应会计专业需要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不断思考,创新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法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每一堂语法课,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才能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策略 教学手段  有效教学就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方法、技术,促进学生发展,需要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期刊
摘 要:正确听说英文数字能有效提高英文的听说能力,本文介绍了一些数字在不同场合的表达方式、发音特点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听 说 数字    一些学生听不懂、说不出数字是因为他们对英文数字的组成、排列及读法不熟悉而造成的。不能对数字作出迅速准确的反映会大大影响听说英文的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数字在不同场合的表达方式、发音特点及相应对策。    一、熟读牢记关键数字     迅速无误识别数字要从读两位
期刊
一、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及原因分析    如何让学生专心听课、积极发言常是教师之间讨论的话题之一。教师们常常抱怨无论自己如何使尽浑身解数,想让全体学生参加讨论,但每次讨论要么是部分学生不经教师同意就直接吼出答案,要么是最终只能无奈地叫那为数不多的几个举手的学生来回答。而且所教的学生年级越高,上课的发言积极性、发言频率也就越低。笔者曾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课堂的参与方面向班上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
期刊
摘要:大学生教育实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效检验高校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又能加强高校与地方中学的有机衔接,促使高校与地方中学资源配置优化、师资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教育实习 高校教学 中学教学 师资双赢    1.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三日)》(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