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慈观:透视《贫困与饥荒》

来源 :陆家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英国剑挢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教授,以表彰“他在研究福利经济的基本问题方面作出了数项重要的贡献”。而这“数项”重要的贡献,据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称,包括“充满格言意味的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困指数下定义,对饥荒进行以经验为根据的研究”。
  《贫困与饥荒》是阿马蒂亚·森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书中收录了这位大器晚成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多篇涉及贫困与饥荒问题的论文。阿马蒂亚·森在书中以权利关系的概念,解析了贫穷与20世纪的四次大饥荒,包括他本人九岁时所亲见的孟加拉大饥荒。
  邱慈观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任教、新泽西州民间企业任职、中国台湾的“中央大学”任教,并任行政领导,协助推动校务和负责大学发展等工作。所教的专业科目有投资学、金融伦理学、绿色金融、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等。
  作为一位有着广泛社会关怀的学者,邱慈观教授以专业视角解读了阿马蒂亚·森的著作《貧困与饥荒》及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她分五个板块对该书进行了解读,即阿马蒂亚·森的生平;著作主要论点、基本概念与方法;以权利法对饥荒做案例分析;该书的意义与启示;阿马蒂亚·森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阿马蒂亚·森1933年生于东印度孟加拉邦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为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外公是古印度学专家,他现在仍然保持印度国籍。阿马蒂亚·森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主修经济学,于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长期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先后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印度经济学会会长。因社会动荡及种族矛盾,阿马蒂亚·森幼年时接触到贫穷、饥荒与不平等,这对他日后思想有重大影响。
  邱慈观教授介绍,阿马蒂亚·森通过严谨的逻辑论证,驳斥了饥荒由食物供给不足所引起的说法,他还透过自我创建的“能力导向法”(capability approach)核心方法学明确指出,饥荒、饥饿现象反映出人类对食物的所有权,饥饿应该是一个交换权利的函数,而不是粮食供给的函数。换句话说,在阿马蒂亚·森看来,饥荒的引起,并不是因为总体粮食供给不足,而是粮食分配不公的内在机制所致。一般的“食物供给方法说”不仅会掩盖事实的真相,还会造成错误的公共政策。
  邱慈观教授用全球近八十亿人口中的贫穷人口比例、生活在黑暗中(无法稳定用电)人口占比等具体数据,以为全球20亿无法稳定用电者设计创办的创新公司D.light作类比,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阿马蒂亚·森学术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自由和能力,以及该如何理解“能力导向法”为何会把重点放在“正面自由”而非一般经济学中所谓之不受干扰的“负面自由”上。
  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阿马蒂亚·森的学术格局,邱慈观教授进一步解读了《发展即自由》和《衡量公民的幸福》等继《贫困与饥荒》之后阿马蒂亚·森所写的多部代表性著作,这些著作都显示了在关于人类幸福问题上所作的努力。
  邱慈观教授结合本人的实践研究心得,对阿马蒂亚森的著作及其本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表示,阿马蒂亚·森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对公平、正义、贫穷、人的发展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主要贡献表现在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饥荒的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人民幸福的量度等领域。
其他文献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财富的起源》(The Origin of Wealth-Evolution,Complexity and the Radical Remaking of Economics)。作者埃里克·拜因霍克(Eric Beinhocker)是牛津大學新经济思想研究所掌门人,圣塔菲研究所外聘教授,还曾是麦肯锡高级咨询顾问,他在书中总结了经济学研究最新成果,并得出结论:市场是一个不断演化
期刊
四季度经济增长如何展望?降低政策利率是否已经暂时收回政策工具箱?地方债今年四季度是否会提前发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协调互补?以我为主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对市场有何影响?《陆家嘴》对话中信证券研究所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  基建投资长期以稳为主  《陆家嘴》:你们团队的报告里边有阐述,现在整个基建的托底作用如果维持在5%的话,房地产投资就要在8%到8.5%,才能确保经济比较平稳,不会有太大的下行压
期刊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齐聚布雷顿森林,讨论战后国际货币安排。虽然参会的国家众多,但会议事实上是英美两国的对手戏,而代表两国出演的便是英国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的哈里·德克斯特·怀特。这场货币战争以怀特完胜、凯恩斯完败落下帷幕,并就此奠定了美国在世界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  而今,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远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危机四伏,世界是否又到
期刊
2013年6月28日,《陆家嘴》杂志发起的陆家嘴读书会举办第一次活动,邀请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做主题演讲。  沈联涛是少有的几位能跻身国际金融学界和政界主流圈的华裔金融家。他完整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当时他正履职香港金管局副总裁,而香港是风暴眼之一,在国际资本市场更是“血战”之地。沈联涛在离任担任长达七年之久的香港证监会主席一职后,潜心著述,研究课题正是1997年那场危机。  熟料这厢
期刊
2013年12月17日,由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主讲的第7期陆家嘴读书会,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举行。著有《人民币产品创新》一书的张光平,以“人民币国际化与产品创新”为主题,讲述自己对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和未来的研判,上海交大金融学教授潘英丽、东方证券执行董事孙志鹏、星展银行交易主管谭梓杨、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等嘉宾随后展开点评,现场的“热度”与户外降温又降雨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张光平19
期刊
我在做商业文明的研究过程当中,对金融还是有很多的困惑。我采访过很多金融家,和他们讨论过很多问题,究竟什么是金融?什么是好的金融?实际上从这方面来讲,我并没有找到一个特别确定性的答案。  为什么我今天要讲“自由和约束”?在过去20多年的过程当中,我其实一直在研究创新,研究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所以我在很多其他地方演讲的时候,他们会希望我讲一些中国企业家哪些模式的创新上是世界性的,我
期刊
2014年11月12日,《21世纪资本论》作者、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光临第24期陆家嘴读书会。  这次读书会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主持,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和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参与了对话。陆家嘴读书会的近300位读者聆听了这场读书会,并与作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皮凯蒂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型经济学家,他1971年出生,18岁考入巴
期刊
1994年就来到中国,阿里巴巴创业早期的咨询顾问克拉克将阿里巴巴帝国崛起过程中他的见闻、感触和思考结合深入的访谈、研究写成了《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书中既可以读到阿里巴巴艰辛的创业历程、惊心动魄的商业对垒,也不乏有趣好玩儿的背后故事。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也是市场上关于阿里巴巴的书比较少提到的莫过于阿里巴巴的融资过程,处理和投资人的关系问题,股权易主问题……此外,作者一直在更新书
期刊
我们有一种秩序论,按照这个秩序首先要推利率市场化,利率推不动,别的都推不动。再比如说汇率,汇率机制还没到位,资本账户不能开放,但是很多都没有完成,如果按照严格的利率、汇率、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就好好搞利率,别的都别动。当时利率改革非常困难,按照这么一个逻辑,资本账户是不能开放的,因为利率市场化还没搞完,什么都别干,这就是理论束缚了制度。  2010年-2011年的时候,人民银行想推资本账户
期刊
把握未来我们应该先看过去,未来是过去的产物。  从历史上来看,为什么西方如此强大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始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化石燃料、电力的使用、铁路道路铺设、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分工,都是工业化提升西方的生产生活水平的例子。但是现在,亚洲正在非常迅速地追赶西方,快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现在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已经成为亚洲的常态 ,未来几十年中,亚洲都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