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视角的城镇二孩家庭大孩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学校视角的城镇二孩家庭大孩教育策略研究,寻找到有指向性、针对性地做好大孩心理辅导的策略,为“二孩时代”家庭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校视角 二孩家庭 大孩教育 策略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变革,如果不重视辅导与教育,势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提出符合二孩家庭大孩实际情况的问题解决策略势在必行。
  一、以小见大,个案追踪
  为进一步就城镇二孩家庭中大孩在情绪、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经过调查后,选择了研究对象中的12名大孩做了进一步观察,分阶段对这些孩子进行了现状分析、问题探究、解决策略等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
  首先,情绪变化。从表面上来看,大孩往往会表现得失落、焦躁……主要原因是大孩对二孩的到来心理准备不足,当家庭对他们的关注减少,自身便有了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
  其次,行为不当。具体表现为:有攻击倾向、行为障碍等。大孩想借助这些外在行为表现来发泄内心的不满,从而博得家人更多的关注。
  再次,社交障碍。具体表现为:大孩在学校里不善与人交往,倾向于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容易与别的同学发生冲突,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兴趣……同时附带有其他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发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及时了解大孩的情绪状况。通过活动、阅读等形式让大孩们进行心理减压,从可观可感之处入手,帮助、指导他们深入认识自我、剖析自我,鼓励他们真诚、大胆地表达。
  其次,要关注大孩的变化。使大孩感受到来自亲人真切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依然是举足轻重的。通过家校双向互动、双向施策,关注、引导大孩的行为。
  最后,要巧妙转移大孩的社交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阳光活泼、性格开朗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让他们感受到社交带来的快乐。
  二、多元教育,活动激趣
  通过举办多元、丰富的活动,鼓励和引导大孩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成长。
  1.“感恩父母”活動
  通过探究与分析发现,大孩由于二孩的到来,产生了一些情绪障碍和对父母的误解与抗拒,深究其因,现在的孩子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庭环境氛围促成了大孩以个人为中心、以利己为中心的心态和习惯。学校把“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成长教育”等作为德育的切入点与发散点,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习有所得、心向阳光。
  2.“微主题”活动
  通过“点亮微心愿”活动,让大孩感受到来自同伴、老师、学校的关爱;通过“微阅读”活动,拉近父母与大孩的亲子关系;通过“微实践”活动的实施,引导大孩们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微体验”活动,让大孩产生照顾弟弟妹妹的意识……系列“微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大孩的求知欲,培养了大孩的责任感,使大孩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融合到家庭中去。
  三、立足课堂,专业教育
  对于学校来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教师应该主动关心、主动作为,帮助家庭努力适应新形势、新状态。从学校的角度,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体验感受,促心理健康
  (1)播放影视资料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欣赏有关“二孩时代”下大孩和二孩和谐相处的视频和电影。观看之后,利用班队会活动,可引导同学间相互交流观后感,从而推动大孩接纳二孩、照顾二孩,并学会和他们正确相处。
  (2)参与角色游戏
  在平时利用班会课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带大孩再次感受低年级学弟学妹的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带领他们玩游戏。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与体验中,大孩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照顾弟弟妹妹的快乐与幸福感涌入心田。
  2.家校合作,促心理成长
  (1)坚持不懈实地家访
  持续开展家访活动,走进二孩家庭,及时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家校齐育、共促成长。记得个案中有一个叫彤彤的女孩,刚入学时性格阳光、聪明伶俐,但自从家里有了弟弟后,整个人就变了,常常无端发脾气。她的老师进行了家访,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家长予以关注和引导,在学校主动找她谈心,给予鼓励,让彤彤感到家里有弟弟后带来的欢乐与喜悦。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彤彤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建立家校共育平台
  建立家校共育网络平台,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及时沟通、交流、分享,发挥平台对家校共育的重要辅助作用,使广大家长认识到教育好孩子的关键不仅在于学校,还在于家庭。家庭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应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让“二孩时代”的家校共育始终共振双赢。
  随着二孩家庭的不断增多,如何厘清其中的关系,妥善处理矛盾,科学施策解决,实现家庭关系的重新构建,实现家庭氛围的重新融洽,是众多二孩家庭需要面对的重要话题,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深挖与探究的课题。
  (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立项课题“基于学校视角的城镇二孩家庭大孩教育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tjkyblx2017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早晨八点钟上学,是哪个时辰?”孩子们都低头默默地算着。  “应该是辰时。”一个黑瘦的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这么快就算好了,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在答案之前加上“应该是”。这是一个思维敏捷且缜密的孩子!我在心里叹道。  我在教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们读小古文《日时》,这是孩子们理解了意思以后,进一步拓展所做的趣味题。  可是,接下来的课堂上,这个男孩的表现并不出彩。上课时总是偷偷捣鼓着他的小玩意儿,比如用小
期刊
【摘要】引导学生展开寻“理”的学习探究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感知性质之原理、体会验证方法之学理、寻悟性质之算理,学生在寻“理”中不仅体会到了知识的本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能发展理性思维能力,根植理性精神。  【关键词】寻理 知识本质 理性思维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分数四则
期刊
人生最美的事莫过于读书!  最近,有一张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在武汉方舱医院,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正专心致志研读一本厚厚的书。  据报道,这位39岁的年轻人姓付,他从武大博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在那样恶劣的氛围下,这位青年正在平心静气地阅读一本600多页的思想史。透过照片我們不难想象:阅读已成为他的习惯,成了他的基本生活方式。这才使他的内心如此坚定,面对灾难如此从容!  
期刊
【摘要】基于“生命美学”的理解与哲思,艺术教育是一种“心灵体操”,需要洞悉生命的本质,遵循儿童年龄特征,尊重儿童个性发展,达到提升儿童艺术素养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自然、自主、自由”的艺术追求,通过“环境浸润、课程丰润、活动甜润”的艺术定制课程,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实现儿童精神世界与生命成长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艺术定制课程 生命美學 实践探寻 审美素养  艺术是人生活中不可
期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寒假延长,也再次将“线上教学”推到了风口浪尖。线上教学造成大家牢骚满腹,有教师吐槽技术恐慌,有家长吐槽“神兽”难管、教学质量难保证等等。线上教学对教育与技术的结合,对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都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受以下案例的启发,认为适应线上教学,教师要着力提升“三个能力”。  一、面对琳琅满目的内容,提升资源选择能力  案例1:在最近的一次家
期刊
【摘要】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应该是有深度的、多维的。多维“补白”,可以引入学生生活、情感和思维能力,重构课堂格局,形成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补白 情境 生活 情感 思维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英语学科核心能力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表达的同
期刊
在教学之路上,一路飘摇20多个春秋,有个问题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陶行知先生说,好老师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才干和坚强的毅力。学生时代的我,认为上课幽默风趣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自己当了老师以后,又觉得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就在最近,读完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的新作《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之后,我发现,原来“好老师”的标准
期刊
一次,学生在自己的家庭作业本上为我单独设计了一道题,希望我给出答案,题目有点刁钻,却充满智慧。这是要将我一军的意思吗?我决定顺水推舟,让学生自主设计习题。于是,“习题召集令”活动拉开了序幕。  “召集令”发出之后,学生设计习题的积极性大增,纷纷向我递交他们的得意“作品”。有常规性的基础练习题,也有迁移类习题;有文学常识类习题,也有百科知识类习题。他们对每类大题的命名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生字花瓣,
期刊
【摘要】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文体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魅力。特别是在小学低、中年级,儿童诗因其情感饱满、想象丰富、语言童趣、意境优美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童诗教学中,如果我们将“情”“趣”二字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相信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初步的艺术鉴赏力。  【关键词】儿童诗 情境 情趣 有效课堂  儿童诗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这种特殊的文
期刊
当下,以阅读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各类研究不断推陈出新,譬如经典阅读、整本书阅读、海量阅读、全科阅读、全息阅读等等。这些研究为提高儿童阅读质量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为确保儿童读到好书,各地各校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阅读推荐目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了儿童的阅读面。教材编写也是如此,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直指阅读,不仅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还在三至六年级分别设计了“阅读策略单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