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曾是两乡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unshine20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众彩纷纭的网络世界,像我这样至今不用微信的人俨然成了“另类”。有朋友嘲笑我说:“没看到全屯子人连扫马路的,蹬三轮的,卖白菜的都抽空在微信上聊天、观景吗,你还这样老守田园,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还是作家呢!”对此我很不以为然。
   我的不用微信,并非是排斥新生事物,也不是忙到没有时间去看一眼微信。其实我对新生事物,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新生事物历来极为关注,早在9年前就曾经有过自己的微博。那是2008年春天,听到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后,我立即终止了在外地的采风,刻不容缓地返回本市,参与市直机关的救灾及捐赠活动,并在报上开辟专栏,连续撰写支援抗震救灾的文章,如《敢有歌吟动地哀》《遥望汶川》《悲壮人生》《我为灾区做什么》《不信东风唤不回》等。文章发表后,引发多方产生共鸣,纷纷通过媒体索要原文。当时我曾经工作过的机关同事们提议,何不建个微博,将撰写的文章随时贴上,让读者一睹为快。倥偬之间,我默许了他们的提议。当时的方案是,囿于精力与视力不济,微博不由我亲自操盘,安排一位年轻的秘书代劳,文章贴出后,遇有参与者,由秘书将内容下载给我,我则有选择的回复。如此这般,微博上的点击率日渐火爆,不断创出新高。光阴荏苒,半年之后,麻烦来了。有些网友们由先前只谈读书写作问题,转而五花八门,从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到才子佳人,风花雪月,无所不及。而我的回复依旧是有“有选择的”,加之我所得到的帖子全部由“二传手”下载后转来,难免不够及时,于是微博上就出現了微辞,且言辞日渐激烈、草莽、山寨化。此时一位我十分尊敬的师长告诫我说:“这样的教训我早领教过了,劝你尽早关了微博吧,咱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别人闲聊神侃。”这样,遵从师长之嘱,我的微博只开了半年多就收官大吉。
   自2011年我国开始使用微信以来,作为一种既便捷又神速的通讯方式,很快形成方兴未艾之势,所有公开或私密的场合,几乎无人不在看微信。一个家庭里四世同堂同时看微信的现象,并非绝无仅有,特别是年轻人,对微信乐此不疲,简直须臾不可离开。说微信改变了社会形态,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并不为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只需指尖一点,旋即传遍天下,对某件事情的评论可随时相互交流,天各一方的恋人,亦可在屏幕上面对面谈情说爱,直至虚拟家庭……如此光怪陆离的诱惑,让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相看两不厌”也不足为怪。一种高端通讯手段,微信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人际交往渠道的拓宽,无疑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助推作用。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有过犹不及之处,作为通讯网络的微信,最可怕之处是个人信息的失控,多方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须臾之间对某件事物的品评即可雪片似的飞来,稍有不慎就会给居心叵测之人造成可乘之机。另外,由于微信渠道的扩大化,成了便捷的社交平台,一个人的“朋友圈”动辄数以千计。众多的人喜欢以此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恨不得将一日三餐都搬到上面,并期待着别人关注。偏偏又有许多人喜欢东施效颦,不断通过微信打探别人的言行举止,只要朋友圈发出一条信息,他立刻赶来点赞,于是网络之上来来往往的微信内容,如同旧时唱莲花落的艺人,走一路,唱一路,赞一路。可以说,使用微信的人,大多都有这种“求赞”的欲望与“被赞”的满足感。由于痴迷微信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学习时萎靡不振,做事不专注,甚至公交车上坐过了站的现象屡有发生。家人、亲友间的关系理应因为有了更便捷神速的通讯手段更为亲密,然而适得其反的是,众多的人由于终日混迹于“低头一族”,成了习惯动作,即便与家人、亲友聚会依然不忘居于线上,结果与亲人虽相向而坐却成咫尺天涯。
   值得一提的是,“圈里人”的你来我往,其网络语言往往折射价值认知主体的选择,受兴趣、领域、学识、修养的影响,注定是不对称的。有人为了展示自己,搅尽脑汁地拼凑某些自认为独树一帜的语言,到处寻章摘句,牵强附会地粉饰自己教育别人。其网络语言要么“鸡汤”味十足,要么是打诳语,掉书袋。在我的阅读领域中,常见有网络语句的选载,让人如同背遭芒刺般的不忍卒读。长此以往,谬种流传,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文风还当如何是好呢?
   据报载,美国一位从事社交媒体的研究人员曾说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更重视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在“推特”上聊天,他更愿意花时间在真实的世界上。以我当年开微博又关掉微博的体会,不用微信,朋友照样交,信息照样得,日子照样过。每天我照例读书、读报,并留心关注上面所有的信息。写作过程中遇有引经据典或是涉及相关资料,有时也借助网络,但若有不同版本,仍以纸媒为准。要好的朋友时而聚会一次,搞一次“沙龙”,或是通过手机短信相互问候一下,也感到十分亲切。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多数人痴迷于微信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背离了初衷,用得泛化,操之无度,成为人际交往的负担与麻烦,甚至变成一种“情感绑架”,那还是不用为好。面对许多朋友邀我“加盟”的鼓励,我仍然含笑捥拒。唐人王昌龄曾有诗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在一片土地上耕耘,背靠一座山,头顶一轮月,“我思故我在”。尽管没有“建群”、“入圈”,但是信息并没有阻隔,朋友并没有疏远,若是说至今不用微信失去了什么?我想或许只是些无休止的闲聊,或是蹩脚的“段子”吧,然而却因此赢得了大把的时间。赘言至此,是耶,非耶?自在人心。诚愿吾侪权当是耳边之风,一家之言而已。
其他文献
写在秋天  在落叶间打坐  在风中探寻童年的笑声  在雨滴里找回你的影子  一无所有的日子,风追赶着时间停停走走  秋天是成熟的少女  秋天里残缺的黄昏  秋天是丰满的粮食  大地上的相遇是前世的缘,像雨滴终回故里  目光一次次转回故乡的方向  老屋,枣树,磨盘,曾经里童年的记忆  飘零的落叶,一路高唱  仰望和俯视这片土地,泪水粘满天空的云团  童年  风在追赶着时间  沿着村口的那条小路,拐过
期刊
沙克,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60后,生于皖南,居住南京。历任多家媒体杂志记者、主任编辑,高校兼职教授,北大访问学者,政府、教育及文艺机构顾问等。现从业于文艺研究、文艺编辑、文艺协会。《中国文艺家》杂志特约副总编。   文本有散文、诗、小说及文艺评论等数百万字,出版专著十多种。作品被收入全国二百余种文学选集、典籍。曾赴亚欧非美澳访问交流、采风写作,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以、西、
期刊
打盹  垛口下的老汉 在打盹  草坡上的羊儿 在打盹  鸟巢里的夕阳 在打盹  晚风 轻叹了一口气  群山 向后退了退  午后  放羊老汉 在背风坡晒着太阳  洁白的羊群云朵一样 静卧在青青的草上  他们都眯着眼睛 披着薄如蝉翼的阳光  此刻 万物不语  风 是大地的呼吸  中草药  总把身段放得一低再低 直接低进砂砾、泥土  一生也不曾开口说一句话 只是默默地扛起人间的痛楚  所以 这满怀悲悯的
期刊
天鹅湖  当所有的体力被掏空  湖面就静止了  身体向左或向右  纷飞的羽毛  都会沉重地落下  一种嘶鸣夹在水中  如一枚红豆  从胸前穿越到背后  湖水开始不断扩延  这样的空间缩小或放大  与你的腾飞无关  这样的湖面是否清澈  与你的生存却息息相关  身体扭曲了湖面的波纹  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  汲起羽毛一样的纯净  透过缝隙的眼神  在我和落地式窗户之间  现在打开或关上  已没有本质
期刊
孤独的牧羊人  有水草的地方  他的心、眼睛分外明亮  脚步放缓,尾随在羊群的后面  牧羊鞭也像风吹过的蒿草,筚路蓝缕  在这一片山地草原上  一棵岳桦树陪着他  一条无名无分的季节性小河陪着他  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被他的脚蹭亮了  几十年,黑发换成了白发  月亮如水,日头很毒  岁月从不草率西落东升  羔羊一天天长大  白云飘过一茬又一茬  叫不上名来的野花  有名有姓的紫花韭菜围着拴马桩  牧
期刊
你是不幸的  八点零的震级使你在瞬间蒙受劫难  你是幸运的  你有十三亿同胞及四海五湖的大爱温暖  你的昨天在记忆中永驻  你的明天在希望中诞生  伤痛短暂而悲壮  生活在动力中常新  摧不垮的信念使你坚强再坚强  你以不息的生命告慰逝去的亲人  你以前进的步履书写未来的华章  我心中的汶川啊  我至亲至爱的汶川  让我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你又是一座民族的丰碑  今天,是妻的生日  这是一个平常
期刊
母亲进城  晨曦,母亲叩门  拎着十八弯乡道的馨香  一包包捆紧的相思  还睡着回笼觉  季节更替轮回  可母亲的头发  似深秋的芦絮,泛起了白  教书三十载  天南地北学子问候时  仿佛地域在浓缩  岁月时有虚空  静寂的夜,台灯下  一杯腾腾的热茶  渐渐地卸着叶脉的光辉与葱笼  父亲胸中装着三山五岳  父亲爱喝酒,常约三两好友  酒酣处  歌声会牵回草原的辽阔  父亲爱研墨,字传乡里邻间  
期刊
姥姥  当铁钩推着钢圈去追风时  拄着花椒木拐杖  迈着三寸金莲的姥姥  却总能追上我的童年  那条长烟杆里的咳嗽  袅袅地竟跟云朵走了  翻晒脸上的褶皱  大棉袄里的后脊梁  总是姥姥挠得最止痒  在趔趄的生活里  “欺负”她成了插曲  已当爷爷的“外甥狗”  天真梦想着穿越  能懵懂地再欺负一回姥姥  那样的人间  该是怎样的奢侈  父亲  脐带汇成的河流  奔涌滔滔  铁样的阔肩,一恍惚  
期刊
瓷器之歌  月亮是一件瓷器,而星星  是瓷器里的一个大类。把它们  若隐若现,摆在天上  夜空是最美妙绝伦的展厅  白云在风中,把瓷器梦幻一面  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白鸽  是自带翅膀的瓷器  优雅从容,从枪炮上方飞过  白花娇弱,不惜冒着破碎危险  在旷野摆出,瓷器的圣洁  而远山的冰雪,最能够体现  大型瓷器的庄重、肃穆  浪花是另一种瓷器,大海  一次次举过头顶。而米粒细小  代表着最卑微的瓷
期刊
突然有这么一天,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站在杜梨树下小声议论着。他们的眼里露出惊喜,像采矿人采到一块金子。甚至有人伸手抱住了杜梨树。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  刘锄头一声喝,搂树的那双手收了回来。  老人家,这棵树卖不卖?如果卖,我出这个数。说话的人伸出三根手指。  三万?刘锄头说。  老人家真会说笑话,那人往刘锄头这边走过来,三千,不是一棵杜梨树,我哪会出这个价。  就是,不少了,搁往年能盖一栋房子。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