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Google Earth带来的视觉震撼,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数据库同样可以让你看到身旁的公路、房屋、草地……但是它提供的信息又远远超过Google Earth,由于涉密内容众多而不能向广大民众完全开放。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一睹它的风采?它与Google Earth有什么不同?神秘的涉密信息又指哪些内容呢?
走进位于紫竹院附近的百胜村一号,门口赫然站着警卫,来访者需要提供证件并联系被访人方才准行,楼内也设有严格的门禁系统……所有这些都使其有几分神秘色彩。
这里就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办公所在地,前不久才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数据库就存储在这个大院中的某个机房内,而服务大厅则设在另一楼中。据悉,这里都是经过批报的单位凭批报函进行查询服务,用户不能操作这套数据库,一切由中心的实际操控人员实施,他们都必须具有涉密等级上岗证,而对外服务的资料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与之对应的数据信息。换句话说,1∶5万数据库中很多信息经过保密处理后,才能最终送交到客户手中。那么,1∶5万数据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系统,未来会有哪些应用?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教授。
成就一个虚拟中国
1:5万数据库是迄今为止惟一能够覆盖全中国陆地国土范围,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最大比例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这是中国的近万名测绘工作者用8年时间、耗资7亿元共同完成的成果。从此,我国地理信息数据库告别1∶25万的时代,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覆盖我国陆地国土的1∶5万地形图包括幅面为小4开的地图24218张,拼在一起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它的数据量高达5TB,比1∶25万数据库增加了400多倍,如储存在光盘中,要用8000张。这样的比例尺反映在地图上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图上1毫米,相当于实地50米,可以轻松地找到城市、小区、村庄,甚至你家的房屋。这与此前轰动一时的Google Earth似乎难分高下。
据悉,刚刚通过验收的1∶5万数据库已经开始了数据更新工程,以提高数据的现势性。据陈军介绍,在“十一五”期间,要将现有数据全部更新一次,并对诸如重点道路、地区地名、分界线等要素进行快捷更新。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将要做到应需更新和实时更新。而更新中的最大困难在于要有最新的影像,包括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因为不可能所有地方都由一线人员去实地测量,遇到常年有雾或有雨的地方,卫星就可能多年拿不到当地的资料。据悉,仅今年,1∶5万数据库就要更新3000幅图,按照一人一年2~3幅图的工作量,至少要有1000人参与其中。
Google Earth只是照片
既然从视觉效果看如此类似,为何Google Earth可在互联网中任意下载查看,而5:5万地理信息数据库却如此保密?
原来,Google Earth只是使用了商用卫星摄影的卫星影像图片,通过卫星影像图只能知道大概地形。陈军解释说,Google Earth就如一张人物照片,你能得知他的大概面貌,却未必确切了解他的身高、体重、姓名等信息。也就是说,建筑物的高度、具体地形地名、人文经济等信息,仅从卫星影像图中是无法看出的。而1∶5万数据库则包括了这些信息,它将卫星影像图、航空影像图、大地高程测量数据、大地经纬测量数据、公路GPS测量数据等最基本的地理单项信息数据有机结合起来。数据库中包括了高程、影像、地形、地名、土地覆盖、栅格地图、元数据共七个子数据库,其中有的数据库的内容就属于机密信息,而这些信息基本都是需要实地测量的。
据陈军介绍,地形数据库包含水系、居民地、交通等自然和人文信息要素,包括30多万公里国道、省道,130多万公里县、乡道路的信息,居民地可表示到自然村。栅格地图数据库对1∶5万纸质地形图进行扫描、纠正、色彩规化等处理后,以4米为一格可以精确反映地形地貌。土地覆盖数据库包含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与工矿用地、未利用地、湿地等信息要素,分辨率为30米。地名数据库包括一直到村一级的各级行政区划、居民地、自然地理等名称。影像数据库包括覆盖我国所有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1米分辨率影像。仅就卫星影像图片来看,在某些重点区域,它也会比Google Earth更为详细,但是又不便提供公开服务。
数据库就如一块布料
1:5万数据库已经被应用到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联合检查等政府和社会的重大事务之中。也有不少公司出于一般导航需求,也使用了这套数据系统。
“在2月通过验收之前,它已经开始为上千家单位服务了。”陈军对此解释说:“其实这套数据库并非外界想象得那么神秘,只要是具有明确合理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获批,一般企业甚至个人也能使用。”它将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文化教育、国防建设等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资料,使各行各业的应用更为便利。比如此前的1∶25万数据库中的地名有80万条,而1∶5万数据库具有529万条地名。
对于未来这套系统在没有解密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陈军描述了它的未来。在他看来,1∶5万数据库就如一块原始的基础布料,需要根据不同应用进行裁减和添加,才能制成合身的衣服,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针对不同应用的增值系统。例如对于国家应急指挥平台的服务,该系统就需要与国土资源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相应产品。例如,针对统计局的应用需要添加统计资料,明长城的重新测量也要加入有关长城的特殊信息。据悉,1∶5万数据库已应用于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测绘局联合组织研制的“国务院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
而针对老百姓出行导航的位置服务系统,就可通过保密处理后将涉密部分屏蔽,并加入出行、旅游、探险等地理信息。而且,未来还要制作更为详细的区域性数字地图,各省要做1∶1万,部分城市要做1∶2000等,为当地百姓使用,并将推动车载导航、移动定位、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民用产业的发展。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表示,1:5万数据库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覆盖全中国的最大比例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链接
背后的强大IT平台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中心需要对1:5万数据库中5TB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这背后一定会有一套强大的IT平台支撑。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网络技术部副处长翟永带领下,记者穿过严格的门禁系统,看到了5TB数据的“家”——核心机房。
海量数据处理的瓶颈就是存储与备份。正因为这个IT平台的有效利用,操作人员告别了以前离线数据需要去仓库查找光盘和磁带库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现在,操作人员看到的就是电脑上的一组文件,用鼠标一点,就可得到数据内容。
据翟永介绍,该IT系统还是国内第一套实用的、脱离局域网(LAN-Free)的、跨平台(Unix/Windows)的存储区域网(SAN)系统,它解决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备份的难题,保障了1:25万、1:5万数据库建库和重大测绘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该系统在地学界首次实现了基于虚拟技术的分级存储。1:5万成果数据是5TB,如包括遥感数据就是上百TB,但遥感数据访问频度低,单个文件高达几十兆。为此,系统采用虚拟硬盘、磁带库、磁盘阵列分级存储做近线处理。此外,中心还实现了异地存储备份。
走进位于紫竹院附近的百胜村一号,门口赫然站着警卫,来访者需要提供证件并联系被访人方才准行,楼内也设有严格的门禁系统……所有这些都使其有几分神秘色彩。
这里就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办公所在地,前不久才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数据库就存储在这个大院中的某个机房内,而服务大厅则设在另一楼中。据悉,这里都是经过批报的单位凭批报函进行查询服务,用户不能操作这套数据库,一切由中心的实际操控人员实施,他们都必须具有涉密等级上岗证,而对外服务的资料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与之对应的数据信息。换句话说,1∶5万数据库中很多信息经过保密处理后,才能最终送交到客户手中。那么,1∶5万数据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系统,未来会有哪些应用?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教授。
成就一个虚拟中国
1:5万数据库是迄今为止惟一能够覆盖全中国陆地国土范围,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最大比例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这是中国的近万名测绘工作者用8年时间、耗资7亿元共同完成的成果。从此,我国地理信息数据库告别1∶25万的时代,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覆盖我国陆地国土的1∶5万地形图包括幅面为小4开的地图24218张,拼在一起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它的数据量高达5TB,比1∶25万数据库增加了400多倍,如储存在光盘中,要用8000张。这样的比例尺反映在地图上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图上1毫米,相当于实地50米,可以轻松地找到城市、小区、村庄,甚至你家的房屋。这与此前轰动一时的Google Earth似乎难分高下。
据悉,刚刚通过验收的1∶5万数据库已经开始了数据更新工程,以提高数据的现势性。据陈军介绍,在“十一五”期间,要将现有数据全部更新一次,并对诸如重点道路、地区地名、分界线等要素进行快捷更新。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将要做到应需更新和实时更新。而更新中的最大困难在于要有最新的影像,包括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因为不可能所有地方都由一线人员去实地测量,遇到常年有雾或有雨的地方,卫星就可能多年拿不到当地的资料。据悉,仅今年,1∶5万数据库就要更新3000幅图,按照一人一年2~3幅图的工作量,至少要有1000人参与其中。
Google Earth只是照片
既然从视觉效果看如此类似,为何Google Earth可在互联网中任意下载查看,而5:5万地理信息数据库却如此保密?
原来,Google Earth只是使用了商用卫星摄影的卫星影像图片,通过卫星影像图只能知道大概地形。陈军解释说,Google Earth就如一张人物照片,你能得知他的大概面貌,却未必确切了解他的身高、体重、姓名等信息。也就是说,建筑物的高度、具体地形地名、人文经济等信息,仅从卫星影像图中是无法看出的。而1∶5万数据库则包括了这些信息,它将卫星影像图、航空影像图、大地高程测量数据、大地经纬测量数据、公路GPS测量数据等最基本的地理单项信息数据有机结合起来。数据库中包括了高程、影像、地形、地名、土地覆盖、栅格地图、元数据共七个子数据库,其中有的数据库的内容就属于机密信息,而这些信息基本都是需要实地测量的。
据陈军介绍,地形数据库包含水系、居民地、交通等自然和人文信息要素,包括30多万公里国道、省道,130多万公里县、乡道路的信息,居民地可表示到自然村。栅格地图数据库对1∶5万纸质地形图进行扫描、纠正、色彩规化等处理后,以4米为一格可以精确反映地形地貌。土地覆盖数据库包含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与工矿用地、未利用地、湿地等信息要素,分辨率为30米。地名数据库包括一直到村一级的各级行政区划、居民地、自然地理等名称。影像数据库包括覆盖我国所有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1米分辨率影像。仅就卫星影像图片来看,在某些重点区域,它也会比Google Earth更为详细,但是又不便提供公开服务。
数据库就如一块布料
1:5万数据库已经被应用到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联合检查等政府和社会的重大事务之中。也有不少公司出于一般导航需求,也使用了这套数据系统。
“在2月通过验收之前,它已经开始为上千家单位服务了。”陈军对此解释说:“其实这套数据库并非外界想象得那么神秘,只要是具有明确合理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获批,一般企业甚至个人也能使用。”它将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文化教育、国防建设等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资料,使各行各业的应用更为便利。比如此前的1∶25万数据库中的地名有80万条,而1∶5万数据库具有529万条地名。
对于未来这套系统在没有解密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陈军描述了它的未来。在他看来,1∶5万数据库就如一块原始的基础布料,需要根据不同应用进行裁减和添加,才能制成合身的衣服,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针对不同应用的增值系统。例如对于国家应急指挥平台的服务,该系统就需要与国土资源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相应产品。例如,针对统计局的应用需要添加统计资料,明长城的重新测量也要加入有关长城的特殊信息。据悉,1∶5万数据库已应用于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测绘局联合组织研制的“国务院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
而针对老百姓出行导航的位置服务系统,就可通过保密处理后将涉密部分屏蔽,并加入出行、旅游、探险等地理信息。而且,未来还要制作更为详细的区域性数字地图,各省要做1∶1万,部分城市要做1∶2000等,为当地百姓使用,并将推动车载导航、移动定位、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民用产业的发展。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表示,1:5万数据库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覆盖全中国的最大比例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链接
背后的强大IT平台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中心需要对1:5万数据库中5TB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这背后一定会有一套强大的IT平台支撑。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网络技术部副处长翟永带领下,记者穿过严格的门禁系统,看到了5TB数据的“家”——核心机房。
海量数据处理的瓶颈就是存储与备份。正因为这个IT平台的有效利用,操作人员告别了以前离线数据需要去仓库查找光盘和磁带库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现在,操作人员看到的就是电脑上的一组文件,用鼠标一点,就可得到数据内容。
据翟永介绍,该IT系统还是国内第一套实用的、脱离局域网(LAN-Free)的、跨平台(Unix/Windows)的存储区域网(SAN)系统,它解决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备份的难题,保障了1:25万、1:5万数据库建库和重大测绘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该系统在地学界首次实现了基于虚拟技术的分级存储。1:5万成果数据是5TB,如包括遥感数据就是上百TB,但遥感数据访问频度低,单个文件高达几十兆。为此,系统采用虚拟硬盘、磁带库、磁盘阵列分级存储做近线处理。此外,中心还实现了异地存储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