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着重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创设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探寻教材中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发掘创新思维的潜能;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强化动手探究,发展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想在课堂上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深入探究该如何发掘他们的思维潜能及激活创新思维。
1.创设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护并持续行为。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到尾在相互地教。”由此可见,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和谐”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松驰。“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不干涉学生的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而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
2.探寻教材中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发掘创新思维的潜能
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利条件,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是思维高峰的起点,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旧知识转向新知识的过程,主动探索、分析新知识的组成要素。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启迪学生用语言概括出新概念,对建立起的新表象及组成的要素进行判断,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进而进行内化,达到知识间的守恒。发掘出创新思维的潜能,随后的工作就是如何激活,真正拿到叩开学生数学思维之门的金钥匙。
3.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旧学校要求学生太多的“好胜心”,而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逐步引导学生从“好胜”走向“好奇”,从做“学答”到做“学问”,这就要求课堂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相结合。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
例: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以下5个问题让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1.3/4、6/8、9/12和9/12、6/8、3/4这两组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各是怎样变化的?
2.比较3/4、6/8和9/12的大小?
3.根据前两题的结论,你悟出什么道理?请写在自学笔记上。
4.分数的基本性质中为什么规定零除外?
5.请你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通过鼓励学生不断向教师乃至课本质疑问难和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形式来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其想象领域。
4.强化动手探究,发展创新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是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例: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剪拼。几分钟后,有的学生小声议论:“好像等于180度。”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有的说:“我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学生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和自豪。在这一动手操作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发展了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凭借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积极探究创新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中自由飞扬。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想在课堂上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深入探究该如何发掘他们的思维潜能及激活创新思维。
1.创设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护并持续行为。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到尾在相互地教。”由此可见,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和谐”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松驰。“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不干涉学生的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而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
2.探寻教材中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发掘创新思维的潜能
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利条件,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是思维高峰的起点,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旧知识转向新知识的过程,主动探索、分析新知识的组成要素。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启迪学生用语言概括出新概念,对建立起的新表象及组成的要素进行判断,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进而进行内化,达到知识间的守恒。发掘出创新思维的潜能,随后的工作就是如何激活,真正拿到叩开学生数学思维之门的金钥匙。
3.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旧学校要求学生太多的“好胜心”,而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逐步引导学生从“好胜”走向“好奇”,从做“学答”到做“学问”,这就要求课堂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相结合。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
例: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以下5个问题让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1.3/4、6/8、9/12和9/12、6/8、3/4这两组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各是怎样变化的?
2.比较3/4、6/8和9/12的大小?
3.根据前两题的结论,你悟出什么道理?请写在自学笔记上。
4.分数的基本性质中为什么规定零除外?
5.请你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通过鼓励学生不断向教师乃至课本质疑问难和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形式来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其想象领域。
4.强化动手探究,发展创新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是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例: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剪拼。几分钟后,有的学生小声议论:“好像等于180度。”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有的说:“我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学生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和自豪。在这一动手操作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发展了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凭借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积极探究创新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中自由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