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言文是母语教育的一项特有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在传统工具论的论调下,文言文变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鸡肋”。为改变这种现象,从诵读模式、质疑模式、体验模式3个方面对文言文具体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文言文;诵读模式;质疑模式;体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1-0027-02
  Exploration into Teaching Patterns of Classical Chinese//Wang Lifanag, Song Kangjian
  Abstract Classical Chinese is not only one particular aspect of our mother language, but also great heritage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theory, the teachers unwilling teach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student shows little passion in studying i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patterns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recitation pattern, question pattern and experience pattern), in the hope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classical Chinese; recitation pattern; question pattern; experience pattern
  Author’s address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eifang, Shandong, China 262700
  
  在传统工具论的论调下,文言文变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鸡肋”。新课程不论是从教材还是从具体教学要求方面都加重文言文的分量,而且一改工具论一统天下的局面,更强调人文性的一面。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把握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接受传统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本文对文言文具体教学模式的探讨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
  1 诵读模式
  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熟读静思论”影响深远,至今仍有价值。这里的熟读包括今天的诵读。学习文言文,诵读是基本功和重要方法之一,诵读对于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文言文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诵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诵读过程大致分为范读、正读、美读。
  1)范读。范读指教师示范朗读和听录音、视频设备的示范朗读,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因为录音、视频设备的示范朗读虽完美度高,但离学生能模仿的程度太远,尤其视频设备由于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容易削弱学生在听觉上的注意力,平时在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教师流畅的示范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逻辑气韵、中心思想,恰当地运用停顿和重音。
  2)正读。教师的范读只是起到示范作用,重要的是学生的读。正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正字音,接着是指读,最后是高声朗读。第一步正字音过程可以出声,也可以默读。但在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带笔对陌生字做划线标志,直至阅读结束,了解大意后,自己通过工具书解决陌生字的字音。第二步是指读。指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甚至用手指点字来强化印象,同时用笔做好圈点工作。第三步即高声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美读。在基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努力读出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色彩,读出语气和节奏。诵读时需要结合具体文本作语气语调和情感气势的处理。在正读过程中,还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自由读、齐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朗读中增强语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质疑模式
  一直以来,人们讲究“师道尊严”,以至于学生只会接受学习,缺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往文言文教学是“一言堂”,学生没有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只有在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前提下,才能摆脱文言文教学多年来事倍功半的局面。作为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给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他们不同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在思索中接收,在质疑中获取。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细心求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得出个性化的见解。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曾经视为拦路虎的文言文在他们的探究下也“有滋有味”起来。教师应尽量将课堂学习时间用于质疑讨论,并形成一定的顺序,先讨论难解的字词、句式,再讨论文本内容,得出的见解往往出乎教师的预料。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有主见的思维品质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3 体验模式
  诵读模式和质疑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语文学习光靠课堂知识容量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时间长了容易产生疲劳。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同时也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1)视频。《百家讲坛》在更改自己的学术性定位之后,把内容集中在文史哲方面,多是对学术性东西的普及,再加上主持人个性化的讲解,曾引起一股收视热潮。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安排一定的时间有选择地播放这些视频,对学生更好地吸收文言知识起到莫大的作用,不仅降低他们阅读的难度,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更多的了解。
  2)朗诵。文言文不少是文学经典,有些经典片段非常耐读,教师可以在诵读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材料举行朗诵比赛。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诵,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并提高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在朗诵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朗诵知识的技巧,借助朗诵比赛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随笔。学生真正走进文言文,思想的火花转瞬即逝。教师应及时提醒他们记录自己思想的火花,可以只是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点滴片段,也可以随笔的形式记载自己对某个人物的评论、对某个事件的评价、对某个写作手法的借鉴。作为学生思想火花的荟萃的随笔往往会给别人带来惊喜。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宏大而又复杂的工程,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只是针对目前文言教学的一些问题,结合个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他人工作的总结,做一些幼稚浅薄的探索。时代在变,学生在变,传统的串讲语言知识的方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本文以文言文教学模式为例,希望能摸索一条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文言文教学之路。
其他文献
介绍PP-R管材料的特性;PP-R管设计时如何选择安全系数和公称压力;根据PP-R管特性在安装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整个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比起笔译等其他科目来,口译课在中国的历史相对较短,对此课的探讨和研究也相对迟缓.本文将
期刊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人们最关注的是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如何保障交易过程的安全性成了银行、商家在网络环境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对大多数使用者来说并不需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决策经常是一个群体行为,即便是单人决策,也往往需要事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因此,从本质上说这样的单人决策也是群体行为.由于现代决策特别是大型决策问题变
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颁布实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后,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至此,
自2008年江苏省开始实施“3+学业水平测试”的新高考方案以来,至今已经经历4届,物理实验考查要求不断提高,所占分值不断提升,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得分率却并不理想。“眼睁睁地看着大部分的分数被扣掉,花了很多的力气却收获很少。”很多物理教师有着类似的感受。鉴于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物理实验题,与教材中的实验相比,知识的变通性要求高,对能力层次的考查提高,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逐渐深入,在实验复习中千万
简述了胶乳生产的工艺流程及特点,采用欧姆龙CJ系列PLC与组态王组态软件设计了胶乳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模糊控制与PID算法实现了反应釜温度的有效控制,整个系统运行良好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WNCS,Wireless Network Control System)具有无需布线、组网和维护方便、易扩展以及良好的移动性等优点,使得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成为控制界研究的
小波包变换(WPT)建立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信号频带的均匀划分,能够更好地提取信号的时频特性,具有更好的谐波分析特性.但是现有的小波包变换算法实现的频带划分不是
随着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1 以地理科学知识充实地理教学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新技术革命对地理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