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里的七月七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七日,俗称七夕。今天我们说到七夕,最先想到的自然是牛郎织女的传说。从汉代开始,七夕成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东汉崔寔所著农书《四民月令》中,对七夕风俗有较为具体的列举:
  七日,遂作曲。是日也,可合药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葸耳也。
  晋周处《风土记》对七夕乞愿有着具体而生动的描绘:
  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咸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太平御览》卷三十一)
  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结合上述两条记载,可知汉魏以来七夕的风俗,大抵为白天曝书晒衣,晚上设酒脯和时果以乞愿,合药丸及蜀漆丸以防时疫,作干糗采胡葸子等。当然,节庆的风俗是逐渐形成的,并且会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演化。汉魏时七月七日的风俗,到后世自然会有所变化,这也是风俗文化中最有意思的部分。
  曝衣晒书
  西汉武帝是七月七日生人。七夕曝衣的风俗,也和武帝有关。据宋卜子杨《园苑疏》:“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后登楼曝衣。”这应该是有关七夕曝衣的最早记载。或许因为武帝是七月七日出生,野史杂传中有许多记载都和这一天有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武帝宫中献蟠桃七枚的故事,这当然是不可信的。但武帝时后宫七月七日曝衣,则未必不可信。因农历七月七日在夏秋之际,暑气将退,天气晴朗干燥,正适合曝衣晒书。七夕曝衣的习俗,唐代犹存,晚唐诗人李洞《寄南岳僧》有“新秋日后晒书天”的诗句。
  衣分四季,妃嫔又众,当时曝衣,应该也是宫中的一大盛事。初唐诗人沈佺期的《七夕曝衣诗》就是表现七月七日宫中曝衣的盛况的: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
  披香画阁与天连。
  燈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
  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诗人的妙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七夕宫中曝衣图:只见太液池边,殿阁连天,九微灯燃起灼烁的光焰,百和香散发氤氲的芬芳。繁星点点,银河明亮,传说牵牛织女将于此相会。天色将暗的黄昏,曝衣楼上一片扰攘:足着珠履的宫女手提玉箱,沿着宛转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高高的曝衣楼,如置身天河之中,碧烟之上。画屏风上,盘龙帐中,处处皆点缀珠玉的华裳,轻柔如云雾舒散,璀璨似星河流动,令朝霞失色,明月无辉。玳瑁帘中,铺锦列绣,别作春天;珊瑚窗里,明艳辉煌,翻同白昼。显然,诗人所截取的,正是黄昏降临时宫女来曝衣楼将衣服收入玉箱的一个场景。
  民间的曝衣,又是另一番景象。《晋书·阮咸传》中,就有对陈留阮氏一族七夕曝衣的生动描绘:
  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大布,即粗布。犊鼻,即犊鼻褌,齐膝的短裤,以其形似牛鼻,故名。根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成都买一酒舍沽酒,相如与仆役一起洗涤杯盘时,穿的就是犊鼻裈。可见是一种干活时的短打扮,为穷人的穿戴。聚族而居,人有贫富,北阮晒的是绮纨锦绣,辉煌粲目;南阮晒的则是粗布短打,相比之下不免寒酸。亦可见晒衣之俗,相沿既久,富家晒衣,对于相邻的贫家来说,则不免有变相炫富之嫌。《新唐书》就记载,晚唐有位监军朱敬玫,积累了许多不义之财。“每曝衣,纨绣不可计”,被淮南将领张瑰看见,于是派盗贼将他杀死,夺其财货为己有。
  曝晒是为了防潮防虫。如果下雨,曝衣自然是作罢。晴天风大扬尘,衣服也容易被吹走,也不适合曝衣。故沈佺期《七夕曝衣》诗云:“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晴日风轻,才是曝衣的好天气。
  和曝衣相比,晒书就风雅得多了。王隐《晋书》记载曹魏末年司马懿七月七日晒书之事,则事关政治,暗藏凶险:
  魏武辟高祖,高祖辞以风庳。时七月七日,高祖方曝书,令使窃知以告。重遣辟之,惧而应命。
  晒书是个体力活,要把书从室内搬到室外,逐本摊开,确定纸张干透之后再一一合上,搬回室内。这无疑是藏书的一次年度检阅。爱书之人,这本翻翻,那本看看,一天的时间很快销磨。如果有二三知己小聚,边晒边聊,一定更加享受。正因如此,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放松了警惕,才叫人窥出端倪,不得已出山,魏晋之际的历史轨迹也由此而改变。当然,晒书终归是士人的雅事。魏晋士人好彰显个性,也有不晒插架之上图书,而晒腹中万卷的。如此另类的晒书,见载于《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这样看来,就算家不藏万卷,只要能学富五车,七月七日这一天,我们都可以像郝隆一样,拥有另类“晒书”的快乐。
  乞愿乞巧
  乞愿可说是七夕最重要的习俗。七夕乞愿,所乞之愿因人而异,晋人周处所著《风土记》就提到“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并且补充说“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这是说每次只能许下一个愿望,并且不能告诉人,否则不灵验。   关于乞子,唐人《岁时纪事》有一条记载很有意思:
  七夕,俗以蜡作婴儿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生子之祥,谓之化生。
  诗中的“化生”,又名摩睺罗、磨喝乐,宋人浑称“泥孩儿”。以化生戏(摩睺罗戏)乞子,在唐代很流行,七夕、中元节都有。晚唐诗人薛能《吴姬十首》其十云:“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诗中描写的,就是中元节在宫中作摩睺罗戏的情景。七夕摩睺罗戏的风俗,宋元犹存,而且风气更盛。摩睺罗为七夕必有之节物,制作也日益精致奢靡,故“南人目为‘巧儿’”(南宋罗烨《新编醉翁谈录》卷四《京城风俗记》“七月”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描写了宋代士庶追捧“磨喝乐”的盛况:
  七月七夕,(汴梁)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新丽。
  七夕当日,不仅市坊有磨喝乐出售,甚至有小儿效颦磨喝乐为乐的,可见一时风气。这些磨喝乐制作精良,价昂者值数千,非平民所能消费。内廷进献给皇室的摩睺罗,“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作,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镂金纱厨”(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乞巧”),更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也因此出现了一批专精制作泥孩儿的能工巧匠。陆游就曾提到自家所藏一对,就出自以制泥孩儿名闻天下的“鄜州田氏”(《老学庵笔记》卷五)。
  《杂异书》中有七夕乞富的故事:
  时有女子尚幼,七夕见家人出庭望候天门开,独在室中不出,曰:“若合当见者,虽暗室中,亦应见之。”至夜深,忽见天上门开,云物赫弈,因求富。及长,嫁而富。既寡,众累钜万。有贾客货其绢百匹,去而船覆溺,资货皆没。其女子偶开后房,见绢在其中,但湿耳。后贾客归而自首。女子曰:“绢归矣。”验之而信。(《太平御览》卷三十一)
  故事中的幼女,于七夕深夜见天门开而乞富,并得偿所愿。这一类的故事,在当时应该不少,但见于文献记载者寥寥。
  七夕各种习俗中,乞巧是最重要的一种。从汉唐一直到明清,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七夕乞巧活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女性向织女乞巧,是想要拥有和织女一样的巧手,提升织布的技艺。《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上述记载如果可信,则七夕穿针之俗,起于汉代宫廷,并且逐渐流行于民间。月下穿针,高处更明,故汉武帝的开襟阁、齐武帝的层城观(见《舆地志》),都是宫女穿针的好地方。后世七夕,市坊也竞起高楼,名为乞巧楼,正是沿袭这一习俗。当然,要将柔软的彩缕穿过细细的针孔,除了心灵手巧,还需要月华明亮,并且没有风,因为“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而“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梁简文帝《七夕穿针欹疑诗》)描绘的,就是因为不时有风来捣乱,而不能顺利穿针的小烦恼。如果上述条件都具备,那么,只要牢牢掌握“缕条紧而贯中,针鼻细而穿空”(庾信《七夕赋》)的诀窍,就能敏捷地将彩缕穿过针孔了。
  古代妇女大心灵手巧,普通的缝衣针穿起来过于容易,不便与人争胜。为了斗巧,至迟在梁代,已出现七夕专用的七孔针。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
  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
  七孔针是为七夕特制的,并不用于日常缝制衣物。用五彩丝线先后穿过七孔,难度更大,而且“七孔”对应“七夕”,也体现一个“巧”字。还有妇女别出心裁,在七夕时“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刘孝威《七夕穿针诗》),借此寄托早结良缘、双宿双飞的期盼。到了元代,还出现了更复杂的九尾针(陶宗仪《元氏掖庭记》)。从普通的单孔针发展到七孔针、九尾针,都体现出一个“斗”字,让我们想到一群人月下穿针斗巧的热闹场面。穿针用的“彩缕”,即“五色缕”。据《西京杂记》,深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连爱”。缕者,丝也,谐音“思”,又连而不断,故可以用来表达恩爱不绝、长相厮守之意。
  七夕乞巧,蜘蛛也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巧)。”长脚蜘蛛别名“喜子”,结网而居。古人认为看见此物,预示有亲客至,故名。此俗唐代犹存,杜甫《牵牛织女》就有“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的描写。《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蛛丝乞巧”条记载了杨贵妃和唐明皇在七夕乞愿的场景:
  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珠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这里有关蜘蛛的描写,与《荆楚岁时记》微有不同。梁代七夕,只要瓜上结网,即“以为得(巧)”;唐代七夕,蜘蛛是宫女各自特意捉来放在盒子中的,天亮时才打开看,以网密者为巧多,网疏者为巧少,体现的仍是一个“斗”字。
  其实,无论乞富、乞子、乞巧,还是乞求“合欢”“连爱”“比翼”“连理”,都寄托着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憧憬,包含了古代女性对世俗幸福生活的热望与期待。
  蠲疾防疫
  中国古代的节日,大多有祈福除邪、蠲疾防疫的内容,例如正月初一贴桃符、放烟火,端午節家家插艾、饮雄黄酒,重阳节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七夕当然也不例外,如汉朝时在七月七日“合药丸及蜀漆丸”,就是为了预防时疫的。不过这方面的习俗,今人保存较少,所以不太为人所知。这里也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崔寔《四民月令》中所说的“蜀漆丸”,是一种治疗热疾的中药蜜丸。根据北宋时官修《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记载,“蜀漆丸”的成分为蜀漆、乌梅肉、石膏、鳖甲、衡山、香豉、甘草、知母、麝香、桃仁等,分量各若干,合而研磨成末,炼成蜜丸,如梧桐子大。主治肝热为疟,积年不愈。药丸不详所指,当与蜀漆丸一样,都具有祛除疾病的功效。入秋暑气渐消,服之易见效用。
  汉代七夕与蠲疾有关的习俗,除了合蜀漆丸,还有吞赤小豆、食糜等。前者见于唐人《韦氏月录》所引汉代佚书《龙鱼河图》,谓“七月七日,取赤小豆,男吞一七,女吞二七,令人毕岁无病。”后者见于晋周处《风土记》: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可见汉人七月七日例食糜。曹魏时此俗已不存,就只设汤饼(面条),不再设糜。董勋是魏晋时人,著有《问礼俗》十卷,他的说法应该是可靠的。
  另外还有与美白养生有关的记载。如《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七月七日午时,取生瓜叶七枚,直入北堂中向南立以拭面,靥即当灭矣。”《诗·豳风·七月》云:“七月食瓜。”古人饮食,讲究节候,黍熟则食糜,瓜熟则食瓜。认为七夕以生瓜叶拭面有奇效,应该也是出于这种观念。又《韦氏月录》载:“合乌鸡药。是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三日桃花末,涂面及遍身,三二日肌白如玉。此是太平公主法,曾试有效。”这一则所谓宫廷秘方,就更加离奇了。但也都反映了当时七夕特有的风俗。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和牛女一期一会相关的爱情话题,才是七夕民俗中最富于魅力的部分。汉唐以来有关七夕的诗词成百上千,其中最传诵的,也仍是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这样的句子。近些年来,七夕在各种宣传中甚至被称作“中国情人节”,或许也与此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系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经历了先秦时代的发育、成长、突破、对话、融合之后,中华文明在秦汉时代发展到了稳定成熟的阶段。中华文明稳定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批被称为“经”和“史”的文化经典得以确立。“经”代表着意义本源和价值准则,“史”代表着基于“经”之意义价值的历史叙事和是非褒贬,“经史互为表里”共同构建了中华文明的价值基石和人间秩序。要理解中华文明的性质,必须回到“经”和“史”之中去探究文明的基因和内核。同时,正是通过一代又
去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场伟大的变革的开端,与思想、观念、文化的解放开放密不可分。四十年后的今天,说起当年消冰化雪的思想解放,人们必会提到“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二十世纪文库”和“走向世界”这四套丛书。确实,这几套丛书的启蒙作用,大有二百多年前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意味。  /壹/  近四十年的时期,《走向世界丛书》仍在出版,仍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好评;已经出版的,也常读常新,依然引人深思。
疫病自古就是对人的生命健康威胁最甚的自然灾异之一,其传播不仅在各类史籍中留有触目惊心的记载,同样也成为沉痛的历史记忆反映在文学作品之中。蒲松龄作为一名关心民瘼的底层文人,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颇多以忧民纪灾为主题的作品,其中有18篇涉及疫病书写,所涉疫病类型除原因不明的大规模瘟疫外,还包括结核病、疟疾、天花以及动物类疫病,如牛癀、马瘟等。疫病书写及现实背景  蒲松龄长期生活在山东淄川的乡村,对于
每一位可爱的孩子都关涉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承载着万千父母的梦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如春天即将破土而出的幼苗,渴望晶莹雨露的滋养;他们也如清晨株株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和煦阳光的普照;他们还如即将汇入大海的小溪,必将迎接汹涌浪涛的冲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是古人描写的儿童自然、无忧的原生态生活场景,面对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当下社会,如何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然成为全社会共
《明代小说史》的突破与《明代小说编年史》  中国古代小说本来是下里巴人的娱乐,它们的生命力都在勾栏瓦肆的宣讲、田间地头的龙门阵和消磨时光的闲暇之中,很难进入知识的传承与学者的书斋。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强烈撞击,西方小说体制与观念涌入国内,与当时希望变革的有识之士一拍即合,开始了所谓的小说界革命。此后,中国文学的座次开始重排,昔日完全自生自灭的小说逐渐登堂入室,成为文学世界中备受关注的一体。当然,
兵圣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一直以来,学界在近代中国军事史方面的研究,不如政治史、外交史、文化史等领域的成果那样丰富,尤其是对于甲午战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新军,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青年学者彭贺超的《新军会操——中国近代军演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版),是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作为第一本关注新军会操的专著,该书描绘了会
京杭大运河浩浩汤汤,从北京自通州蜿蜒奔流南下,这方被运河滋养、被文明浸染的田园水土,是被誉为“大运河之子”的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创作原乡。刘绍棠出生在北运河畔翠柳与苇草丛生的儒林村,距离通州城三四十里路,运河边的田园故乡是刘绍棠记忆中的乌托邦。乡土与乡民哺育着赤子的真心,无论是传播而来生根发芽的红色革命传统,还是童年时期数次遇险时乡亲们的搭救,“文革”中一如既往的朴实爱护,先后三十余年的乡村生活是刘绍
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说过:“诗歌只有一个职责:把自己和人们沟通起来。”诗人,是每一门语言最敏锐的触角,而诗的力量就在于通过语言命名世界,通过命名而进入存在,刷新存在。诗人通过语言召唤出的光热可以温暖世界,他的思维方式、语言构成、写作立场以及对生命和事物的感受与知觉都在重构一个社会的精致秩序。诗歌的任务就是在当下生活中揭示出另一种秘密,以拓展我们的心灵。在诗人的笔下,世界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陌生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旨在强调历史的“现代性”,强调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联贯性。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历史和认识历史,总免不了要从现在立场出发。正是由于现实生活需要,才激发人们对过去历史进行求索并做整体把握。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认识域外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外文化交流史就成为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选项。  我国著名的唐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专家。中西
把邱新荣先生的《诗歌中国》(精选)从头读到尾,首先读出了震撼。  他是从《祖国啊 我的祖国》作为“前奏”起笔的,这让我想起,许多年前我读诗的时候,曾对两首写祖国的诗印象颇深,其一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其二是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朦胧诗的年代,两位诗人呼唤着祖国或中国,书写的却是整个民族的创伤记忆,以及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满满期待。记得舒婷的诗我抄过背过,我也正是从舒婷、